文丨大靜

10月10日,2018北京電視節目交易會(秋季)召開,從參展片單來看,行業供給側改革持續,由“量”到“質”實現轉型。關注現實社會、聚焦大衆人生的現實題材電視劇,尤其是當代都市題材作品在數量呈上升勢頭,成為主流創作的發展趨勢。

這與現實主義題材在2017-2018年的“大豐收”有關,《人民的名義》《歡樂頌2》《好先生》《生逢燦爛的日子》等在過去兩年均斬獲了不錯的社會影響力、受衆關注度及收視與口碑。

在國産劇提質減量加速進行、當代劇成台網播出主要題材的當下,如何緊跟政策導向,立足現實,找尋優質切口,制作出正能量、接地氣、叫好叫座、俘獲大衆情懷的優秀影視作品,已經成為各大影視公司的新命題。

...

與此同時,現實題材都市暖情劇《愛在星空下》曝光一組以“蛻變”為主題的劇照,在秋推會上引起業内廣泛讨論和關注。

《愛在星空下》由青春你好、完美世界影視、童樂影視聯合出品,陳暢執導,梁振華任總編劇,李花編劇,賈乃亮擔任藝術總監。在演員陣容上,男女主角賈乃亮、陳意涵首組暖心熒屏CP,分别飾演“亞洲頂級偶像”蘇星及“小鎮潑辣姑娘”孫小艾,實現完全不同軌道人設的激烈碰撞。

曾在《如懿傳》中飾演惢心并獲得觀衆認可的青年演員陳小纭在該劇飾演了“朱莉”一角,并在劇中有驚喜表現。剛剛獲得第55屆金馬獎最佳男配角提名的傅孟柏的身影也出現其中,《人民的名義》中“陳岩石”的扮演者老戲骨白志迪也加持該劇,飾演蘇星演藝事業的啟蒙老師康教授。除此外,演員名單裡出現了冉旭、梁超、王璟彥、梁小潤、譚佑銘、楊青、李依曉、許文廣等衆多新老實力派演員。

...

這部由優質團隊打造、實力派演員加盟、聚焦真實娛樂圈、講述演員在逆境中進化與成長的作品,将如何打破當下觀衆對浮華娛樂圈的刻闆印象,講述一個能夠傳遞行業聲音的好故事呢?

劇情“反偶像”、演技派突圍,《愛在星空下》賈乃亮演繹真實“蛻變”

何謂“蛻變”?是經曆挫折、體會磨難後的重生,是“置之死地”後涅槃,并愛上酸甜苦辣的人生。由此次曝光的多幅劇照來看,劇中人物無不展示着厚積薄發的沖突感和力量。

《愛在星空下》将故事背景對焦在五光十色的娛樂圈,以賈乃亮飾演的藝人蘇星為閘口,在第一視角的審視和觀察中,勾勒了娛樂圈的衆生相——一個殘忍、現實、争名奪利的鬥獸場。紅極一時的蘇星也逐漸在一群猛獸中迷失,變得目中無人、看不見自己的内心。直至被人陷害,蘇星不得不沖破曾經榮耀帶來的枷鎖、沖破身體的疾痛。他付出全部努力為夢想搏擊,直到拾回初心,成為一個用作品說話的真正演員。

...

雖然有着娛樂圈、偶像及愛情外殼,但《愛在星空下》以新穎的題材、極具沖突性的劇情、角色們身上的市井煙火味實現了“反偶像化”:人物身上的時代氣質區别于好高骛遠的懸浮偶像劇,既沒有如瑪麗蘇傑克蘇般經不起推敲的人設,也沒有脫離現實生活強行推進的劇情。《愛在星空下》更加貼近真實,賈乃亮在劇中從偶像到“廢人”再到真我,與小鎮姑娘孫小艾互相溫暖與共同成長,雙方以不離不棄、彼此扶持的态度演繹了雖然平凡卻打動人心的愛情故事。蘇星最終治愈了孫小艾的過往傷痕,孫小艾也助力蘇星從“偶像人設”中徹底蛻變。

除賈乃亮、陳意涵兩位男女主演外,陳小纭飾演的朱莉、冉旭飾演的中醫葉朗、李依曉飾演的敏娜、傅孟柏飾演的齊悅等角色合力展示了這部作品的人物群體命運,協助這部作品完成現實題材作品的市場突圍。

...

這些擁有鮮活、立體生命的角色,如何在光怪陸離的娛樂圈中迷失自我,又如何在迷霧之中跌跌撞撞尋到初心,這場“蛻變”,構成了《愛在星空下》的終極主題。

聚焦“堅持”與“成長”,現實題材需要暖心正能量

講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成為文藝作品的創作方向。《愛在星空下》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産生,它細緻地勾勒了大時代中普通人身體裡蘊藏着的不抛棄不放棄的精神力量,以人物命運闡釋了時代主題。

...

先嘗到悲,再收獲喜,未經曆“小死”,就不能明白“大生”。《愛在星空下》從更高的精神内核出發,凸顯了人在谷底之中絕地求生的魄力。蘇星低谷時的掙紮和重回高處時的自省都揭示着一個道理:無論身處何種境遇中,最終都是不服輸的勇氣和腳踏實地的努力讓人變得更強大,隻有不斷堅持才能換得成長。

如何與過去的自己告别,如何找回丢失的自己,如何擁抱未來全新的自己?《愛在星空下》中蘇星每一次對内心的叩問,都是觀衆對“娛樂圈”、“演員”甚至“人性”的一次思考與審視,也是一次正能量價值觀的傳播時間。

...

溫度、血性、勇氣、奮鬥、成長……這些元素共同築造了《愛在星空下》的正能量城牆,這些樸實、無門檻的價值觀,能夠幫助不同層次、不同閱曆的觀衆看到人性與社會的溫暖和希望。

内容制勝、多元發展,解密“青春你好”的創作方法論

這兩年來,電視劇行業迎來理性回歸,“大IP+大明星+大制作”的爆款批量生産模式已經失靈,行業風向轉為立足内容的精品生産,符合時代發展的主流價值觀成為影視作品的基石。

從古代到當代、從神話到現實,電視劇市場題材内容越來越豐富,風格樣式手法越來越多樣,中國電視劇在新時代呈現出了蓬勃向上的整體風貌。

而因為觀衆審美的成長,模式化的套路劇情、缺少個性和溫度的“空殼”角色人設已經無法擊中觀衆痛點、引發共情。如何打破圈層限制、傳播雅俗共賞的内容,将小人物人生帶入大時代洪流裡?站在文娛行業發展大風口的“青春你好”,從時代提倡的價值觀入手,投資拍攝了數部制作水準上乘的優秀作品。

...

《豔勢番之新青年》講述了擁有新思想的貴族青年與平民少年一起沖破腐朽傾頹的體制、保家衛國的故事;《思美人》叙述了出生名門的屈原和民間女奴莫愁與權貴鬥争中的種種家國情仇;《天意》則在東方科幻的背景設置中,描繪淮陰少年韓信與神秘力量的勇敢抗衡;同在本次秋推會參展的《幸福的理由》,講述音樂天才方浩聲因聽障遭遇命運滑鐵盧,迷惘時主動面對人生、選擇真愛的故事。整部劇以治愈心靈為内核,“音樂+公益”雙線并行講述整個故事,也是希望能以淬砺之作傳達人文情懷,燃起觀衆的公益之心,其原創公益音樂題材劇本和現實主義題材的結合與創新,既獨特又新穎。

青春你好奉獻的每一部作品均以強大的正能量内核賦能,描繪劇中人物與現實的碰撞、共振,進行了良好的内容輸出與價值觀傳播。

新時代會有更多需要被傳播的好故事,美好生活也會釀造更多正能量作品。相信青春你好也将着眼于滿足觀衆内心對優質内容的需求與渴望,以工匠精神精雕細琢,真誠做劇,推出更多口碑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