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發自簡書App

當年《甄嬛傳》是在酒店封閉開會的時候被同事安利的,我很好奇辦公室裡最擅長在領導面前說話的人為什麼那麼喜歡看這個劇。果然,《甄嬛傳》就是一部披着宮鬥劇外衣的辦公室政治片,裡面每一個角色都可以在你的辦公室裡對号入座,裡面的每一個手段似乎都是封閉辦公室裡常玩的招數,細想,無比厭煩。

《如懿傳》既然是《甄嬛傳》的升級版,對于前作培養出的衆多觀衆一定會用更精緻的畫面、更大牌的演員、更曲折的劇情去拉攏與安撫。

我喜歡《如懿傳》,因為它的畫面更加唯美,構圖更加仔細,大型的拍攝場面也是之前很少見的,各路演員的演技更不用說。最主要的是《如懿傳》以廢後的角度,描述了紫禁城裡在皇權之下,唯獨如懿一人一直在堅持做自己,從不曾改變,而最終以悲劇收場。

如果說《甄嬛傳》講的是一個女人的升職記,那麼《如懿傳》講的就是一個情癡女人堅守愛情的故事,隻是人生如夢,回首發現,後來的“我們”都失去了愛情。從這一點看,《如懿傳》更加貼近現實。


...

圖片發自簡書App

至于隔壁的《延禧攻略》,那種爽文套路我也全看了,看的時候直呼過瘾不假,過後的空虛更是真,更不要提官宣的高級灰,調色過度,難道沒人發現人物的面色都很像鬼片麼?但是不得不承認《延禧攻略》的火爆,這當中除了強大的商業幕後運作,也是為了迎合當下大衆快餐消費的心理,在經濟下滑的趨勢下,耐性是當下人們最缺少的東西,所以,《延禧攻略》天時地利人和上都占盡了先機。

但是,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這兩部背景雷同的劇集彼此也各有長短,但是時間會證明,《如懿傳》更勝一籌。

“在如懿這裡,恩寵也好、權勢也好、後位也好,她都沒有放在眼裡,未将情分進到底。求一個善惡有報,生死無冤。”如懿是在感情上一直堅持不妥協的人,她想守護的一份真心終了還是落了空。在她隐忍内斂的每個笑與淚中,她和她的少年郎在歲月中漸漸走散,什麼時候走散的?誰也說不清。

曆史中的烏拉那拉氏是個謎,沒有足夠的史料記載,後人紛紛在“斷發”的線索中,用戲說的方式不斷地演繹各種故事,無論怎樣戲說,終歸逃不出個悲劇。也正因為是悲劇,才讓她如此令人着迷。

太後賜名時說:“懿是美好完滿,但這世間美好完滿的事情太少,若能如懿,便很不錯了。”冥冥之中早已注定,如懿的一生也未曾真正如懿。

堅持自己為何這麼難?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在皇帝眼裡,後宮嫔妃不僅僅是妻妾,更是官爵,需要制衡,即便他起初最在意的是如懿也不能處處表現出來,某些關鍵時刻,勢必會犧牲如懿得以保全局面。

後宮佳麗眼裡的皇帝,不僅僅是主子,更是變為人生赢家的必要保障,有沒有真心無所謂,會不會耍手腕是關鍵。

而如懿始終視皇帝為自己的少年郎,可以犧牲自己的一切去成全他,直到一次次因皇帝而起的猜忌、争鬥,算計、背叛,最終感到厭煩。從不屑于去鬥去耍的如懿最終發現皇帝就像自己最愛的水仙花,臨水自照,最愛的隻有自己。

最終自己唯一的寄托全面崩盤,自己的堅持的理想完全幻滅。自己曾經的翩翩少年郎用怒吼、巴掌狠狠的擊中她的胸膛,不斷發?還能怎樣?

如懿最讓人心痛的就是她的隐忍,在面對每一次人生的重創,她向來都以冷靜和含蓄的方式對待。哭鬧與她絕緣,她總是能在算計與真心之間選擇真心,哪怕是最後人生的盡頭,她也不示弱的放棄後位。

好的故事在于立得住的人物與人物關系,如懿與乾隆的轉變因着87級的超級長度做足了鋪墊陳述(我非常不喜歡超長的集數)。而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一個足夠複雜的乾小四,劇集剛播出時許多人接受不了乾小四的人物設定,曾經印象裡盛世之中的乾隆皇帝何時變為一個疑心深重、薄情寡性的人了?可你怎麼知道他就不是呢?

結尾,如懿用更加微弱的聲線,更加慈祥内斂的笑容與容佩喝茶談天,談着過往,談着假想。人死之前真的都會有感覺吧?那一封家書安放桌前,好在如同她一樣的安詳自在,她終于解脫了,終于可以不再為了那一份執着煩憂了。

白發駝背的乾小四,剪掉自己的一縷頭發,将它和如懿的短發安放在一起,置于青櫻弘曆的刺繡下,那一刻,如懿知道會如何呢?至少看客的我們是心酸的,欣慰的。在紫禁城裡,禁锢了的感情,在另一個時空或許會得圓滿吧。

放在現時,做如懿也真得很難,因為堅持自己真得不易。就算她不是紫禁城的皇後,就算她愛的男人不是皇帝,他們就會圓滿麼?或許,未必。

雖然《如懿傳》以悲劇收場,但是正如月圓月缺,花開花落自有時,無論什麼結局,做不做人生赢家真得沒那麼重要,但求不愧于心,當然也期盼後來的“我們”都沒有迷失。


...

圖片發自簡書App

End

無戒365天日更營 第10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