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水諾

《我就是演員》已于9月8日開播,第一期節目上,憑借喜劇電影《驢得水》一角進入大衆視野的女演員任素汐坦言,很多好的劇本不找自己演,她想借助這個節目讓更多的人知道自己可以演得很好、值得被信任。

...

做演員難,做女演員更難。且不說任素汐這樣一朝走紅、相貌平平的女演員,就連曾攜手在電影《末代皇帝》中盡現青澀之美的兩位著名女演員陳沖、邬君梅如今也隻能在宮鬥劇《如懿傳》中以配角的身份再續前緣。

...

邬君梅

這不是奧斯卡金像獎終身評委邬君梅第一次在電視劇中出演女配,邬君梅也不是唯一一個由“女主”轉為“女配”的戲骨級女演員。以邬君梅、陳沖、佘詩曼等人領銜的“大女配”時代已然到來,此等“降格”式轉型是自願還是無奈?

...

大女配在骨不在皮,有名有戲又有“氣”

何謂“大女配”?“大女配”通常被理解為影視劇中比主角名氣更大、資曆更深的配角演員。固然,足夠有名是成為“大女配”的首要條件,大紅大紫過的女明星才有資格稱大。如楊蓉一般在影視圈摸爬滾打多年卻半紅不紫的女星隻能是女配,卻與“大”字無緣。

...

《延禧攻略》佘詩曼

《延禧攻略》中,佘詩曼、秦岚無不是經驗豐富、紅極一時的女演員,前者更是鼻祖級宮鬥劇的主演;《如懿傳》的主演周迅固然是中國影視圈中屈指可數的明星演員,其資曆較之同為國際知名影星、奧斯卡金像獎評委的“大女配”邬君梅、陳沖仍有差距。

女性配角名氣“大”隻是構成“大女配”的必要條件,卻不是充分條件。名氣之外,“大女配”之“大”還與“戲”和“氣”息息相關。所謂“有戲”一則是指演員演技好,佘詩曼在《延禧攻略》中飾演娴妃,網友贊其表現角色的黑化無需妝容隻需一個眼神;而秦岚也把富察·容音的溫柔、隐忍、絕望等多重氣質展現得十分到位。

...

《延禧攻略》秦岚

二則是指演員戲份足。在《天乩之白蛇傳說》中飾演“骊山聖母”的趙雅芝、飾演“西王母”的劉嘉玲的确是名氣足夠大、演技足夠好。但二人在劇中的戲份較少,是一種友情出演式甚至是營銷噱頭式的存在,不足以塑造豐滿完善的配角形象。

...

《天乩之白蛇傳說》趙雅芝

所謂“有氣”是指“大女配”角色大多是氣場十足的角色。秦岚和佘詩曼在《延禧攻略》中的角色定位算是“大女配”中的一股清流了。富察皇後和娴妃兩個角色的氣質較為内斂,不屬于咄咄逼人的外放型性格。然而,即便如此,二任皇後的端莊、大氣卻也是無可挑剔的。

...

《我的前半生》袁泉

更多時候,“大女配”通常與“白骨精”密不可分。江珊在《急診科醫生》中飾演了急診科副主任醫師劉慧敏,袁泉在《我的前半生》中扮演了職場女強人唐晶,俞飛鴻在《小丈夫》裡飾演了離婚後重回職場拼搏的顧曉岩,而邬君梅更是在各大都市劇中扮演者強勢的女上司角色。

...

《辣媽正傳》邬君梅

邬君梅是《辣媽正傳》中夏冰的老闆李木子,也是《金玉良緣》中氣場強大的金夫人;是《下一站,别離》中強勢的“空巢妻子”秋月,也是《是!尚先生》中的時尚女魔頭冷杉;是《我的前半生》中的職場女強人、加強版賀涵Miss吳,也是《如懿傳》中攪弄風雲的太後鈕祜祿·甄嬛。

大女配走紅于職場、後宮,女演員第二春符合審美期待

名氣大、氣場強的女明星為新晉小生、小花搭戲、擔任配角并非是近年才有的事。曾經,葉童在《杜拉拉升職記》中出演了杜拉拉的“職場精神導師”薇薇安;《宮鎖心玉》中劉雪華、邵美琪、郭羨妮等香港著名演員為楊幂、馮紹峰等年輕演員保駕護航。然而,彼時,這些配角都算不上大女配。如今“大女配”卻是如何走紅的?

...

第一,古裝劇、職場劇走紅,“大女配”形象應運而生。年代劇、抗戰劇重主角輕配角、青春偶像劇、都市言情劇重“少年”而輕“長輩”;這些題材幾乎不能為“大女配”提供立足之地。職業劇和宮鬥劇才是能夠滋養“大女配”的沃土。

近五年間,職業劇與宮鬥劇佳作頻出,蓬勃發展。個性獨特、張揚跋扈的“職場女強人”是職業劇中的标志性人物形象;而宮鬥劇中,強勢的配角才能充分激發女主的腹黑潛質。而這些氣場強大的配角自然而然就與就成為了“大女配”型角色。

...

《非緣勿擾》秦岚

第二,中青年女演員高不成低不就,“大女配”是有效的調和劑。現代劇也罷、古裝劇也罷,在如今的影視市場中“青春感”直接關乎作品傳播效果的好壞,因而,親近中青年女演員的劇本并不多見。秦岚曾攜手蘇有朋領銜《非緣勿擾》,這部“超齡”的都市言情劇卻并不讨喜。

中青年女演員做不了紅花,卻也不甘做綠葉。“大女配”這種獨特的人設風格是主角氣質與配角地位相互調和的結果,強化了資深女演員們的“存在感”。在氣勢上與主角無二,甚至碾壓主角的大女配别有風韻、容易出彩。

...

《琅琊榜》劉濤

第三,重新尋找事業發展新起點,屈尊降駕自是“理所當然”。首先,許多女明星在一舉成名後便毅然決然地選擇“退出”娛樂圈,嫁做富豪婦。誰料,人到中年,生活不順隻能再次回歸演藝圈。譬如劉濤,霓凰郡主和芈姝兩個角色為其開啟事業第二春。

其次,港台女星轉戰内陸市場,“大女配”是良好開端。佘詩曼、葉童、劉雪華等香港女星均是“大女配”的代表性人物,而台灣女星陳喬恩近年來在大陸市場中的一帆風順也離不開“東方不敗”這一反配為主的角色的助力。

...

《笑傲江湖》陳喬恩

第四,配角分量的提升是國産影視劇創作的内在要求。随着受衆審美品位的提升,國産影視劇愈加重視作品“内容”,故事情節日趨豐富,關系網絡日趨複雜。“主角光環”為觀衆所不齒,觀衆期待在一部作品中看到更多鮮活的人物形象,配角戲份相應增多,形象也愈加多元。豐滿人物形象需要演技紮實的演員來塑造,實力派中青年女演員當仁不讓。

第五,“大女配”出現滿足了影視受衆的審美期待。首先,大女主、腹黑型女主已經成為最受觀衆歡迎的角色類型。相應地,與女主同台對壘的配角也當适度複雜化。弱不禁風、不堪一擊的“花瓶”已經不符合觀衆喜好,受衆期待擁有強大力量的配角與主角形成張力。

...

《甄嬛傳》孫俪

其次,清宮宇宙譜系的健全使得部分角色出場自帶光環。自《甄嬛傳》熱播以來,“鈕祜祿·甄嬛”這一形象深入人心。觀衆的審美習慣不允許創作者私自将改動或弱化這一形象,而這一“萬衆矚目”的形象更需要hold得住的人來演繹。

晚節不保易、寶刀不老難,見“大”不“大”方是本心

無論是男演員還是女演員,步入中年以後,調整戲路、完成轉型是關乎事業成敗的頭等大事。大器晚成難,“晚節不保”易。古天樂、陳浩民、張衛健等曾被90後視為男神的男演員們近年來頻繁地接到爛片、自毀形象。

...

《隋唐英雄傳3》劉曉慶

女演員中,劉曉慶在58歲時扮演了年僅16歲的突厥公主,被鄭國霖親切地稱呼為“傻丫頭”,成為“丫頭教”的領軍人物。而林心如也在《傾世皇妃》《姐姐立正向前走》等劇中肆意地裝傻扮嫩。《如懿傳》中的周迅也曾引發網友感慨“周公子老矣”,“丫頭教”終于後繼有人。

...

《傾世皇妃》林心如

值得慶幸的是,一方面,随着劇情的推進,曾因女演員的年齡問題而遭受網友質疑的《如懿傳》憑借着主角周迅,董潔、辛芷蕾等配角以及邬君梅和陳沖兩大女配的出色演技挽回了民心。另一方面,如今“丫頭教”成員們幾乎隻減不增,漸漸銷聲匿迹。

不得不說,《如懿傳》變不利局勢為利好局面的逆轉與影視行業的大環境不無關系。審美品位日漸提升的觀衆給了慢節奏劇集以更多的耐心,且嘗試着接受了“青春感不足”卻很有實力的作品。當然,《如懿傳》的成功主要還要歸功于演員們的精彩表現。

...

《如懿傳》

大男主也罷、大女主也罷、小女配也罷、大女配也罷,本質上都是市場、制作方以及演員三方相互妥協的産物。唯有制作方和演員都遵循創作者的初心與本心,才能夠擺正自己的位置和姿态,協力創作出優秀的影視藝術作品。演員的名氣、演技、氣場之外,作品的質量也是支撐“大女配”之“大”的底氣。

目前而言,“大女配”演員大多憑質量選作品。以“大女配”的代表人物陳沖為例,雖然陳沖較少接演具有“爆款”潛質的作品,但身為老演員的她選劇、接戲的眼光卻是無可挑剔的。近些年,陳沖參演了《海上孟府》《遇見王瀝川》等名氣不大但制作精良的作品。

...

《海上孟府》陳沖

而包含“大女配”角色的作品也大多可以做到依氣質選演員。《延禧攻略》啟用秦岚飾演溫婉的富察皇後喚起了大衆對“知畫”這一形象的回憶;《如懿傳》中董潔的表演則直接催生了“白蓮花婊”一詞;邬君梅和陳沖同台對壘,二人分别把得勢貴妃的咄咄逼人和正宮皇後的氣場猶在展現得淋漓盡緻。

...

《還珠格格3》知畫

事實上,所謂“大女配”本不該頂着“大”的光環,她們不過是身為演員,盡責而已。無論如何,“大女配”的流行可被視為影視市場良性發展的信号。徐峥在《我就是演員》中對任素汐做出了這樣回應,“我覺得,好演員的春天到了”。大約到了“大女配”不稱“大”的那日,好演員的春天才會真正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