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币要想红起来,真的很难。
前些年,岳岳刚火的时候,郭老师常在商演说:“我捧谁谁红。捧着你,你是琉璃玉盏,松了手,你就是玻璃碴子。”
并在商演结束介绍主要演员的时候,会指着烧饼说:“这是我们今年要力捧的小角儿。”
郭老师有个金手指,指谁谁红——其实不是坊间传言,这是郭老师自己传的。
然而,后来他发现,烧饼怎么捧都不红,红的程度到不了岳云鹏的十分之一,又被孟鹤堂等人赶超。
于是郭老师又给自己的人设悄无声息地改了改:我点你,也得你自己的水平和文化到了,才行。你到不了,我点你也没用。
这话说得,真绝。你红了有三分是靠我捧的,你不红就是你自己的问题。
有道理么,有道理。
可是烧饼又有实力,又挺可爱,人也明白,怎么您就是捧不红他呢?这怎么解释呢?没解释。这事儿滑过去了。
郭老师经常慈祥地笑着说,烧饼长得丑。不知是不是左思右想之后,觉得丑是烧饼唯一的死穴,所以变相地这样表达、这样解释。
其实,我也这么觉得。岳岳不帅,但是可爱。孟鹤堂那几个都还说得过去。烧饼一是嗓子喊起来炸耳朵,二是丑却不萌。张鹤伦同理。就这两个有实力的人,怎么捧都不行,看起来唯一的原因也就是脸了。这个脸不意味着你要多帅,而是要有观众缘,要讨人喜欢。而帅是最直观最省事的观众缘,岳岳那种则是可遇不可求的。
观众其实非常眼毒,比如谁长得帅,说话办事却略显稚嫩油腻;谁长得丑,又性格不好,假。观众都能感受到。所以当演员的水平已经到了,却怎么都不太讨喜,可能就是内在的问题了。
这是德云社内部人员的团综,就决定了严敏面临着很多策划上的难度。
但是,严敏决定的是节目的下限,一定不会差。
能在这个下限的基础上,发挥多少,则要看参与者们。
1,戏很重要。但要知道,戏到底是什么。
严导一定和MC说过,要有戏,要有综艺感。MC也经常顺嘴提到,可见严敏没少说。
观众看到预告,岳云鹏背着郭德纲,以为郭德纲挂彩了,结果不是。观众哈哈哈觉得有意思。这也算是个戏。
请注意,“戏”不是演,不是装,“戏”的全称叫作“戏剧冲突”。
任何节目,小说,影视,要想好看,都离不了戏剧冲突。
观众期待一个东西,脑补一个东西,或者发生了奇妙的转折,这就产生了戏剧效果。
第二集不好看,郭德纲于谦推波助澜、秦霄贤让师兄们再一次跳水,这不是高级的戏剧冲突,这是低级的整人。早年间港台一些娱乐节目里各种玩虐艺人的无聊桥段。观众其实并不关心你们一个个掉水里,这毫无期待。
你想想在极限挑战里,六个MC挨个被奶油打脸,有意思吗,没意思。因为毫无逻辑。如果是黄渤、孙红雷都在奔跑,黄磊突然杀出,给黄渤扣了一脸奶油,为了让孙红雷快跑。而孙红雷跑到终点之后,没有如约付给黄磊报酬,自己独吞了。黄磊气急,与黄渤合作,围剿孙红雷——这样的打奶油,是有意义的。跌宕起伏,观众会一直兴高采烈。
但让一群人来回来去地跳水,只是为了选出搭档,就很没意思。因为观众其实也看不出,和谁搭档有什么区别,没有危机感。
而《极限挑战》前几季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它有戏剧冲突,并且是发散式的,一切都是未知。比如:孙红雷想走捷径,黄磊也想赢,观众不知道他们会怎么处理,结果孙红雷抢了东西就跑,这很有趣。观众不知道结果将会怎样,到底谁会赢。这就是个“戏”。
但在这个节目里,师兄弟们很少能有这种戏剧冲突,他们更多的是在走任务、走地图。几个人同时做一件事,互相没有多少干涉,最后表演节目靠的是十几年的功夫,而不是在这个节目里获得的任何道具、任何助攻。
这就决定了,严敏无法为他们设计很多“剧情”,因为胜负的结果其实早就已经在那里摆着了。
栾云平和谁搭档,他的水平都显而易见。秦霄贤和周九良搭档,也能看出水平比师哥们差得很远。所以搭档重要吗,争搭档的意义何在呢。
更何况,最终解释权都是师父(终极专业人士),师父直接点评MC的业务水平。
那前头那些有什么用?不过都是添彩,最终还是看你的真实水平。而这些人的真实水平,无论师父、观众、还是他们自己,其实都心里有数。想提高真实水平,只有台下苦练,没有办法从这个综艺里获取任何有利的助攻,所以这个节目从最开始就没法和极限挑战相比,王迅获得了钥匙,可以赢过黄磊黄渤,但秦霄贤即使让于谦捧哏,仍然没法和岳云鹏相提并论。
这就使得一切都没有悬疑了。结果,观众早就知道,于是只能期待插科打诨,插科打诨又被“师徒梗”挤压。
最后这个表演节目、师父严格点评的环节,使得这个节目仍然是《相声有新人》的路子,只不过前面加了些作料而已。所以即使有一大群很能说笑的MC,它也没法达到《极限挑战》的效果,这是严导戴着的第一个镣铐。
2,师徒梗不能多用。
第一集还好,那些有趣的地方,徒弟们怕师父,不敢坐主位,选大褂的时候也不敢穿于谦的,都是让人哈哈哈的地方。
可这个梗真的不能多用。
到了第二集,你去知乎看看吧,很多人就在说:郭德纲太喜欢当皇帝了。
虽然说,这也不是郭德纲的错,他就是那个身份。郭德纲和徒弟们,不是黄磊和孙红雷的关系,感情上是一家之主和孩子们,职场上是顶头上司和基层员工,艺术水平上是祖宗和徒孙。他们还能怎么样呢。
徒弟们战战兢兢,不敢说错一个字,师父慈祥地看着他们,偶尔训几句。
——这个梗,一次两次还有点意思,多了,就会让观众不适、想起自己遇到过的那些难伺候的祖宗,同理心泛滥,心疼徒弟的同时大骂领导装模作样。
说实话,我一个骨灰粉,看了也有点不舒服。观众只关心最终效果。至于怎么培训,怎么绩效,和观众有啥关系。德云社的内部会议,领导严肃一点是应该的,可为什么把企业文化过多地拿到节目里来呢,会让人觉得很封建的。
所以,你也不能说观众错了。(真的永远不要说“爱看不看,不是拍给你看的”这种纯属抬杠的屁话)。
郭德纲没错,观众没错,徒弟们也没错。
错在,戏剧冲突的重复使用。
就好比,英雄救美的桥段,本身没毛病。可救一次是英雄,救两次是感情深,救三次,观众一定骂街:“要这娘们儿干吗?只会拖后腿!女人都是拖后腿的!”然后女主角的粉丝上来骂街了:“瞧不起女人?你爹生了你?女人怎么就不能被救了!”其实英雄没错,女主角没错,观众没错,粉丝说的也没毛病。是编剧错了。
所以,这就是郭老师出现在节目中,吸引观众的同时也产生了负面效果。一般来讲,MC都要看导演脸色。但在这个节目里,郭德纲的作用和导演(主持人)的作用重合了。
希望徒弟们放开点,希望郭老师收着点,也许郭老师少出现,徒弟们就能玩儿开了。当然,一切的前提仍然是剧情设计。
如果第二集这样的重复梗一直用下去,观众一定会留下一点印象:郭德纲太端架子、整个德云社太封建了、尊师重道搞成了封建制。
啥?您说您不在乎观众怎么想?
是,您当然有资本不在乎。
但你在乎不在乎,是你的事情。一个节目能否更上一层楼,是我在这里想要讨论的事情。这本来就是两个事情。
3,徒弟们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不是说相声领域。相声领域,他们谁怎么提高,不是我们可以说话的,自有郭老师操心。
我是说所有待人处事的方面……
岳云鹏出去做节目,嘴瓢了很多次,最那啥的一次是说张钧宁不红吧。但小岳岳太可爱,国民缘又太好,所以没啥事,也都知道他是无心的。并且,岳岳会知道注意。
孟鹤堂就不一样了,他不太会注意,在节目里嘴瓢了好几次。周九良要好很多,给他圆了好几次。真事儿啊,我去朋友家做客,一起看快本,朋友说孟鹤堂好油腻啊。她为啥会得出这个结论,是因为那期节目……潘粤明在。孟鹤堂两次抢潘老师风头,一次开了个不得体的玩笑,当时给何炅都吓愣了,明显懵了一下。何老师都圆不回来的场面,你就知道多尴尬了。我记得潘老师和郭老师一个岁数,和他闹不合适吧。小孟不是故意的,肯定的,就是不太会注意,这方面真的需要注意点儿,外面不是德云社后台,师兄弟们逗贫习惯了,外面不一样啊。
至于一些更年轻的相声演员……没有孙红雷那老油条的演技和阅历,就别演傻子,会很尬。傻子是谁都能演的吗,孙红雷装傻装得比较自然。你这字儿都写不对,这人设是不是立得过头了。
粉丝会反噬的。别搞饭圈那一套。
显而易见的是,谁最稳固?郭德纲,岳云鹏。他们靠什么?实力,观众缘。好在秦霄贤的粉丝看起来还不错(弹幕上看的),没有很毒唯,没有不许说个不字,脑子还在家。虽然第一集的现场投票结果真让人莫名其妙……
有时候我看郭老师也够矛盾的,想扶起一个秦霄贤,吃吃红利,又觉得他专业水平啥啥也不是,还没学会呢,就红了。不理他吧,又是跟市场对着干,何苦呢。所以一边给资源,连vip付费内容都处处打着秦霄贤的大名。一边郭老师又忍不住嫌弃,很不喜欢这一套,又恨不得把自己能耐的百分之一给秦霄贤剖开脑子塞里头。
细想想,郭老师也不容易啊,哈哈哈。
郭老师啊,一边希望顺着衣食父母,别对着干,你们喜欢秦霄贤我就给你们秦霄贤……一边又希望衣食父母发现栾云平那路老艺人的好。
这仍然是他的民国老艺人的灵魂在自我挣扎。
其实,郭老师也可以想开点,女观众喜欢秦霄贤那路人,根本原因是女性权益的崛起。
这个事情很好理解,男性消费占主体的时候,男明星都阳刚气十足,女明星都要温柔的甜美的,物化女性的现象比比皆是。
如今,女性消费者占主体了。男人甚至不再追剧,被短视频、游戏抢走。所以资方要投资拍戏,就要找小鲜肉,因为女性喜欢。(曾经鲜肉文化劣币驱逐良币,近两年有好转)
其实也不要说什么“世风日下,道德败坏,现在的人审美不如过去”。其实不是的,只不过原来说了算的都是男人,现在女人能说话的多了。咋的,就许男人变着花样欣赏女人,不许女人变着花样欣赏男人?人性都一样,都是好“色”,没什么高低上下之分。
有位博士专门研究过鲜肉、耽美等社会文化现象,得出的结论就是根本原因在于女性权益崛起。
你能阻止女性权益崛起么,谁也阻止不了。
电影《可恶的新娘》里,众多女性为了反抗社会对女性的压迫而犯了罪,夏洛克追查。麦克罗福特说:这不会成功,因为……她们是对的。夏洛克到最后才真正听懂。
女性观众疯狂追爱豆的时候,我虽然觉得肤浅,却也不想说她们是错的。不要劣币驱逐良币就好。
虽然我已不像从前那样痴迷德云社,还是祝福郭老师。
我是郭老师的骨灰粉,2005年开始粉的,那时候我还没工作呢。后来就经常小剧场,从前也抢商演好座,可现在相声太重复了,高峰老师唱不上去的那段群口说了七年,所以不看大商演了。偶尔实在没有别的娱乐了,小剧场坐坐。小剧场也并不是说新的,基本只有大轴的节目还不错,前面都一般。
不说新段子是可以理解的,其实老套路就那些,都是旧瓶装新酒。
但老相声,重复将近十年,就过分了。很多时候,郭老师不是讲一个完整的老节目,而是整个一出相声都是七零八碎,没有个“故事主线”,这我就不理解了。
大概已经是一代宗师,难免累了吧。
他太会了,也太懂了,就不会再向从前那样玩了命地卖力气。相声艺术的路他在三十几岁就已经走到终点,还能往哪去呢。
放眼江湖,没有对手,神仙也会睡觉。
“二十载百苦微甘何足道,毕生血千功一戏岂可轻。”
——德云社二十年大庆开幕式,VCR里蹦出这句话,我一下就哭了。粉了十几年,我的工作也是个创作者,所以完全能理解那是什么意思。
如今,曾经开天辟地、凭一己之力扭转乾坤的郭德纲,“老了”。他被众多的徒子徒孙簇拥着,真正成了德云帝国的皇帝。
他像个从民国时代穿越过来的老艺人,遵循老礼,讲究规矩,像是活在很久以前,孤单又倔强,自己撑起一片天。
总之……
第三集,看预告还不错。希望能不再出现第二集那些问题。
(我觉得第二集的策划错误,折腾半天就为了说出一个金手指的定义,这一定是郭老师强烈要求的。
隔行如隔山,郭老师不要指挥综艺比较好。全都交给严敏吧。
写小说、写剧本的人都知道,有个原则:就算你有天大的中心思想要表达,你最重要的事情都一定是戏剧冲突,是剧情好看不好看。
第二集,不好看。就因为太想表达中心思想了。验证手指,说出岳云鹏的手指才是金手指的时候,有严重的说教气息,所有徒弟都很尬,还要点头称是,谁都看得出来。观众也很尬。)
严导加油!全靠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