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發自簡書App

善惡分水嶺——電影《小偷家族》影評

                                      韋謀

                (1)引子

      之前影院播映的電影《小偷家族》我一直沒有去看,因為一聽這個名字,似乎已經可以猜測到了影片的絕大部分内容了,沒有什麼可以期待了,這個片名似乎已經提前劇透了内容,讓人興趣不大。

      再者,說實話,我對大多數中日韓電影的水平實在不敢恭維,不會輕易冒險去耗費人生有限的寶貴精力。除非是觀衆呼聲震耳欲聾、好評如潮,我才會去看中日韓電影。昨晚經朋友看後推薦了,我才稍微放心。我看了一下《小偷家族》在豆瓣上的評分,8.7分,嗯,可以。這個分數從側面反映了影片的質量等級。那好,咱看吧!

              (2)簡介

      《小偷家族》果然講述了日本一個以盜竊為主業的家庭生活故事,和觀衆預料的一樣,家庭成員裡個個都是小偷。

      但這個“家庭”,并不是常規意義上的有血緣關系的親情家庭成員,影片中段點明了該“家族”是由不同的人物角色臨時組成的生活團隊,成員包括“奶奶”柴田初枝,“父親”柴田治,“母親”柴田信代,“女兒”柴田亞紀,“兒子”柴田祥太,“小女兒”友裡。

      影片對“家族”日常生活的叙述極其細膩,對人物性格以及轉變把控得很好,影片的感情刻畫也很深刻。人物少,簡單明了。故事情節簡單而細緻,内容表達清晰、動人,可稱之為日本一力作。

              (3)崇善主旨

      相信所有觀衆在看影片時,都會對家庭成員的命運走向時刻擔憂。人物的故事扣人心弦,情節跌宕起伏,但有條不紊,不會令觀衆過于緊張,很容易入戲。

      影片在表達家庭親情時,用了很多篇幅。片中人物角色被捕時,引發觀衆的同情和憐憫。善良的角色性格,正是影片想表達的。身為竊賊,同樣愛護他人,是有情有義的賊,就像武俠電影中劫富濟貧的俠盜一樣,深受人們尊敬和喜歡。

      然而影片并不單一地逗留在這一個崇尚善良的層面上,影片還給出了人物的“惡”的一面,對此,影片沒有花費太多筆墨,隻是點到為止。我們後文會講到。

      我們先來看看影片帶來的溫暖與愛。(本篇影評我們隻欣賞故事内容,對于演員實力和慣用的表現手法我們不進行讨論。日本影視演員除了渡邊謙,其餘我好像也不認識啊,姑且不讨論。呵呵)

A.團結

      該“家族”所有成員均是原有家庭所抛棄的人,組成的這個臨時團隊堪稱“廢棄之人大聯盟”。一群人每天擠在擁擠破敗的房子裡,相互之間不是親人關系,但相互抱團取暖,為了生存而一起生活。成員們各司其職,這個家,破敗卻很溫情。雖然經常吃着方便面,但相處得其樂融融。

      由于小女兒友裡未曾去過海邊,家族所有人便一起去了海邊進行一次度假。片中,通過友裡畫的畫,重溫了一次他們全家人在海邊的幸福和溫暖。

      片中,父親治和兒子祥太、兒子祥太和小女兒友裡多次在超市盜竊,他們相互打掩護,雖然這也是職業的要求,但人與人的相互照顧也是充滿溫暖。

      奶奶初枝十分疼愛小女孩友裡,從喂食面筋、喂鹽治尿床等細節看到她的善良和慈祥。奶奶初枝和孫女亞紀睡同一張床,亞紀也把工作上的事告訴初枝、信代。可見成員之間相處相對比較坦誠,沒有過多的隐瞞和欺詐。

B.愛

      故事的開頭,夜晚父親治和兒子祥太從超市偷了食物回家,途中遇到被父母冷落在一樓陽台上的小女孩友裡,二人給予她食物援助,并帶回家。第一個鏡頭就為影片奠定了影片基調,這窩竊賊内心有仗義,有愛。

      當母親信代和小女兒友裡發現了手臂上同樣的燙傷痕,這對母女的同病相憐之情更加明顯。二人都經曆了原有家庭的虐待,此時,信代從身後溫馨地抱小着友裡,不是母女,甚比母女!

      把友裡的原有衣物燒掉時,也燒掉了她不堪回首的慘痛記憶。

      在東窗事發之後,一家人匆匆收拾東西逃走。此時,父親治也沒有忘記要一起帶走兒子祥太的鞋。這一細節表明,這一家族并沒有抛棄祥太,他們目前需要做的是趕緊逃離,在整頓妥當之後再設法接走祥太。

C.互助

      警察問及父親治,為何教兒子祥太盜竊,治說我無法教他其他内容啊,我隻會偷東西。其實,治在海邊曾經巧妙、隐晦地教了祥太一些性常識,并開導他。這是一個父親形象的人給予孩子的教育,引導孩子建立健康、正确的觀點和方向。

      治無意中看見鄰居在和兒子踢足球,他便用塑料袋吹了一個球體來練習。踢這樣的一個”足球”,顯然不是一個中年男人的興趣,治應該是想陪祥太一起玩耍,給他增添生活的樂趣。

      片中出現過治和祥太一起堆雪人的畫面,還有全家人陪孩子們看煙花的場景。全家人在一起吃飯的家庭生活畫面,就是一個生活互助的寫照。

D.犧牲

      由于經濟狀況不好,母親信代所工作的洗衣店決定裁員,領導讓信代和另一個同事自行決定一人留下來(這領導的做法難免有點兒戲哦)。在雙方都因為生活壓力而不願作出讓步時,同事利用知道信代匿藏小女孩友裡為把柄,脅迫信代退出競争。為了友裡,信代犧牲了工作。

      影片最後,由于兒子祥太被抓,引發了警察的調查、抓捕,母親信代将匿藏小女兒友裡、掩埋奶奶初枝等罪行都拉到自己身上,獨自承擔了所有罪名,承認是她一人所為。

                (4)惡

      影片除了闡述小偷家族成員之間的親情,也揭露了人物角色的醜惡。

A.盜竊

      這個小偷家族中,每個人都進行盜竊行為,包括慈祥的奶奶初枝。有的朋友說,初枝偷泳衣是為了給小女孩友裡能夠去海邊玩。這,應該不能成為理由吧?一男子因為準嶽母索要50萬元禮金而殺死嶽母,我們是應該批評他的殘暴還是贊揚他的為愛情奮不顧身?一男子為給患絕症的父親治病而搶銀行,殺死4人,我們是不是應該贊揚他的孝心?一男子為給兒子赴美深造而盜賣鄰居的房産、汽車,我們是誇他愛子情濃,還是批判他無理占有、支配他人财物?……

      任何一個進行不法行為的人,當然都會有自己的理由。若我們一味地站在他的角度思考顯然不行。小偷家族常年光顧的那家雜貨店,都不知道一年下來因此虧損多少錢。小偷家族生存困難,雜貨店老闆也是生存不容易啊,他憑什麼要為你的生存機會而放棄自己生存下去的機會?小偷家族全家人集體動手偷泳衣的那家超市,當天損失多少錢呢?會不會有當值的營業員或安保人員被辭退掉從而進入了生存的困境?還有母親信代拿出來的衣物和化妝品,看起來價格不菲,又是哪個倒黴的銷售員成為被問責的替罪羊呢?

B.懶惰

      父親治和母親信代,給人一種很慵懶的感覺,至少我們在影片中無法看到他們在工作、生活上的努力。信代被辭退回家後,她沒有繼續找工作,從化妝品來看,她有準備再次“重出江湖”行竊的苗頭。

      奶奶和孩子們不勞作姑且不論,亞紀在風俗店工作,我想也無法稱之為勤快吧。

C.貪婪

      奶奶初枝每個月去探望前夫的靈位,似乎有點深情。但是你别忘了她每次去都是帶回前夫的兒子給的三萬日元補貼哦。初枝出門後立刻從信封裡拿錢出來數,并且嫌棄三萬日元太少。對方是前夫抛棄初枝之後,與後來的妻子所生的兒子,我感覺對方能給初枝錢已經盡到他的本分了,初枝何必露出嫌棄數額少的臉色?

      奶奶初枝去世後,信代和兒子祥太去銀行取出初枝的“去世基金”,拿到錢後走在街上,信代顯得開開心心,好像自己獲得了獎金一樣。

      治帶領祥太盜竊頻頻得手,他對收獲成果很滿意。除祥太之外,全家人沒有人阻止友裡進入盜竊之行。他們和治一樣,享受偷來的食物而毫無羞恥之心,也沒有為孩子們未來的人生發展有過擔憂。

      同樣有着貪婪之心的還有信代的那個同事,平時好像和睦相處,在洗衣店裁員“二選一”時,立刻提出自己知道信代匿藏小女孩友裡這個與工作毫無相關的事來威脅信代,以獲得就業的機會。

D.占有欲

      沒有生育能力的信代與家族成員,隐藏了小女孩友裡,是一種善舉,能夠幫助她逃離原來家庭的虐待。但信代應該也是懷有一種滿足自己沒有孩子這個缺陷的私心吧。

      奶奶初枝每個月都去前夫家祭拜,但對前夫與小三所生的那個兒子一直隐瞞着一件事,就是他的大女兒亞紀在初枝身邊。初枝曾試探性地問到對方的大女兒呢,對方回答說:“她應該過得很好吧。”而初枝也沒有告訴過亞紀這件事,她似乎有所隐瞞。至于亞紀如何來到這個“家庭”,是被原家庭抛棄,還是幼時被初枝抱走,影片裡沒有講述到。

      警察問父親治為什麼不讓兒子祥太去學校,治說隻有在家庭裡無法學習的人才會去學校。這個說明治在心裡有一種對祥太的占有欲,不願讓祥太離開。片中,治曾經安排祥太叫自己為“爸爸”。而我們在電影中看到祥太在用手電筒看書、玩玩具的鏡頭,他是一個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孩子,向往知識,渴望了解和欣賞這個世界。這與治的占有欲是矛盾的。

      而在監獄裡母親信代要告訴兒子祥太他親生父母的詳細信息時,被治打斷,因為他不希望祥太知道自己父母親的詳細信息,以免造成祥太離開。而信代則堅持地告訴了祥太,這也是信代的一個轉變,她希望祥太能有自己選擇的機會,能像其他正常男孩一樣去學校,有自己的父母,走正常的人生之路。

E.殘暴

      影片中,通過警察之口,我們得知治和信代私通時被信代的丈夫發現,治和信代奪刀防衛時殺死了信代的丈夫。雖然影片對于這個内容輕描淡寫,但我們也可以知道,治和信代都是有過兇殺案前科的人。

F.冷漠

      奶奶初枝去世後,衆人匆匆埋葬她,然後要求每個人統一口徑:這裡從來沒有初枝這個人。雖然信代解釋說無法承擔火化安葬的費用不假,但作為一個生活在家族裡的親人形象,死後立即被衆成員如此對待,未免略顯冷漠吧。

      亞紀的父母并不關心亞紀是否尚在人間,當被初枝問起時,亞紀的父親隻是淡淡地回答:“她應該過得好吧。”這冷漠的語氣,是一位父親對待自己女兒的态度嗎?

      友裡的父親不經常回家,母親出軌,二人在家時就是吵架,然後打孩子出氣。友裡被治和兒子祥太帶回家時,她滿身的傷痕說明了她遭受的一切苦難。友裡的父母甚至在寒冷的冬夜把幼小、饑餓的女兒置于冰冷的一樓陽台上。

              (5)對比和轉變

      雜貨店老闆似乎常年遭受這一小偷家族的盜竊襲擊而苦于無法現場抓獲。在祥太帶領友裡前來作案時,雜貨店老闆叫住祥太,塞給他兩包零食,叫他以後不要帶友裡一起來。原來,雜貨店老闆一直知道小偷家族常年盜取他店裡的食物,隻是這一次祥太把小妹妹友裡帶來“培養”,他終于忍不住了。他不忍看到年幼的小女孩友裡走上這條和家人一樣的道路。

      祥太對治說不想再讓小女孩參加,說這件事兩個男人就能搞定。他以友裡年幼,有阻盜竊為由,拒絕讓友裡參與到堕落之中。

      亞紀在風俗店裡的工作,啞巴客人“4号先生”給予她從未有過的溫暖。而亞紀的父母過着富足的生活,卻絲毫沒有過問亞紀的冷暖。這是一個鮮明的對比。

      友裡剛剛來到小偷家族時,信代對她的态度是嫌棄,繼而轉變為同情,後來再轉變為深深喜愛,不願意失去友裡。

      關于轉變,小男孩祥太的轉變顯得更加自然。他帶着友裡在雜貨店裡作案,雜貨店老闆不僅沒有道破,還塞給他兩包零食,叫他以後不要帶妹妹一起來。那一刻,雜貨店老闆的舉動讓祥太感到了羞恥!他從此開始對盜竊行為進行了反思。這也是影片對盜竊行為的第一次鞭策,用雜貨店老闆的大度隐忍來反襯偷盜行為的可恥。

      治在工傷愈後,和祥太一起在停車場作案時,治蠢蠢欲動,而此時的祥太表現得毫無興趣。在治盜取了車内的提包後,洋洋得意的治看見祥太一副厭倦了的樣子。這個畫面,為之後的祥太被抓情節埋下了伏筆。

      在小偷家族住處睡的最後一晚,治承認了祥太被抓時全家人是準備要逃走。祥太也承認了他是故意被抓住,這一次,他的個人抗争占據了上風,他似乎是鐵了心要改變這樣的生活方式了。

                  (6)評論

      《小偷家族》講述了一個好故事,一個平淡而細膩的世界裡幾個人的生活,鏡頭樸實無華,也沒有震撼人心的重大事故發生過,連祥太盜竊被追捕,也算不上緊張的内容。但平淡之中,人物的性格特征被描繪得很詳盡,高尚、偉大、溫暖,抑或自私、冷漠,你心中已經有了一杆秤。

      該影片講述的多數為日常生活鏡頭,不采用旁白來解釋,人物的内心深處想法都通過他細微的一舉一動來表達。影片結束時給了一個亞紀回到小偷家族住屋門口的鏡頭,這是暗示紀念一下該影片的故事,所有人物都有了自己的結局,但世界早已不再是那個世界。


...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