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資訊和影評、電影資源,關注微信号“杜克電影”

...

你聞到夏天潮濕的味道了嗎?

南方的夏,被一片悶熱和雨水包圍。

盛夏未至,自然的氣息并未更替,藍色的景象未被覆沒。

總是很羨慕靠海而居的遊人,他們可以赤腳奔跑,他們可以沖浪行走,他們也可以時而羞澀,時而狂野。

...

在MP3裡一遍遍地播放着五月天的《盛夏光年》,年輕的時光總是一去不複返,在成長迷惘之際,誰都不想潰爛而亡,隻是在那些唱着“放棄規則,放縱去愛,放肆自己,放空未來”的日子裡,仍然懷念着盛夏的一場場狂歡。

盛夏,到底隻屬于青春的疼痛還是屬于孤獨的夜晚?

餘守恒最後對康正行坦訴道:“我真的太寂寞了。”

...

寂寞本就是人類的共性,隻是沒有人願意表達出來,内心的熾熱和清冷相互交織、矛盾、共存着,最後的思念猶如海上的焰火,光亮照耀在人的眼睛裡,花火依舊,物是人非,誰還記得當初那個約定呢?

...

原來這也是一場“敢不敢”的遊戲,你願意為了一場遊戲而沉淪嗎?

赢的那個人便會赢得所有的愛,輸的那個人隻會把深情藏于心底,沒有人願意輸,但在青春的字典裡,沒有人能赢得一切。

...

夏日本就多情,人們喜歡夏日,大概也是能夠在夏日裡找到依戀。

餘守恒依戀着康正行的陪伴,依戀着他的不厭其煩,更依戀他們之間的友情。

...

但康正行并不隻有依戀,他是一個把溫度藏在心底的男孩,小時候因為餘守恒的調皮而被迫成為了他的朋友,但小時候誰會明白呢?

...

他隻知道自從餘守恒成為他的朋友後,他的成績越來越差,但餘守恒總會安慰道:“你67,分,我33分,我們加起來剛好是100分。”

兩個男孩兒的感情始于青春,也終于青春。

...

自那以後,餘守恒徹底賴上了康正行,他喜歡康正行陪着他打籃球,他喜歡載着康正行回家,更喜歡看着康正行做功課,直到自己陷入沉睡。

康正行從不願意說破,隻因為友情是幻滅的前提,時間是清醒的麻醉劑,他的愛變得疏離而克制,隻是他應該知道,克制的盡頭是被枷鎖的悲哀。

...

...

...

悲哀如康正行,愛上朋友,從不主動說出口,想着萬一餘守恒會看不起他怎麼辦?

說到底他也害怕失去,十幾年的友誼是真實的也是虛妄的,當你愛上一個人時,全世界都變成了彩虹色。

...

隻是他壓抑着自己,哪怕一點的凝視都怕被現實的目光所擊退,于是他冷漠,落寞,裝作無所謂,孤獨的荒草在心中瘋長,盛夏的果實瀕臨腐爛。

...

這就是青春成長的代價,人總要學着自己長大,無論是生活還是感情,都擺脫不了孤獨的命運。

但如果他沒有答應那個約定,成為餘守恒的朋友,他會後悔嗎?

我想他會的,因為他會失去愛一個人的滋味。

...

但其實他的沉默正是餘守恒心中的沉默,兩個人的關系總是相互依靠的,看似大大咧咧的餘守恒,實際上也是如此孤獨,原來孤獨的時候,所有人都一樣,渴望有人陪,希望有人一直在乎自己。

...

他不明白為什麼康正行在逐漸遠離他?

難道是因為嘉慧的關系嗎?

那個同樣孤獨的女孩介入兩個男孩間,其實嘉慧才是最成熟的,她無意破壞兩個人的友誼,隻一心關心着兩個人,當她得知康正行愛着餘守恒時,她會說:“你想去看他打籃球就去啊。”

...

康正行沒有去看那場比賽,嘉慧知道他是一個内斂之人,更知道他需要被人肯定,所以她對康正行的愛不比餘守恒要少。

隻是,那份愛從戀人變成了純粹的友情。

...

餘守恒總說自己什麼都不知道,其實他什麼都知道,在選擇面前,他無力抉擇。

他是一個任性的男孩,怕被傷害,怕被孤離,更怕被抛棄。

索性他變成了主動的那個人,他用赤裸的言語來換取康正行的信任。

那一晚,他們親吻了。

...

康正行用抵抗的行為來掩飾自己的脆弱,隻是在愛情面前,再堅強的人都會卸下防備,脆弱的靈魂和肉體相交融,沒有人可以阻擋這一切。

餘守恒對康正行的愛,是同性,也是異性。而康正行對餘守恒的愛,是同性,更是堅持。

...

青春總在竊竊私語中悄然溜走,誰也不告訴誰,誰也不忍心傷害誰。

餘守恒,康正行,嘉慧,三個人的愛戀和依存終将彙集在蔚藍色的大海深處,所有的秘密都像洶湧的海水般奔流而出。

...

康正行坦訴道:“餘守恒,我對你從來都不隻是朋友而已。”

在此之前,他以為會把這個秘密保留一生,所以他甯可放棄,也不願讓餘守恒受到内心的沖擊。

...

隻是青春的腳步太急促,他的坦然換來的是餘守恒的自白,他說自己太寂寞,他說自己害怕孤單,他說自己一直都了解康正行的這份深情和愛意。

可是他也害怕,他害怕什麼呢?

他害怕的是人漸漸長大,所有人都要離開,不再牽挂,毫無方向。

...

盛夏的沙灘,隐隐約約站着兩個人,他們距離那麼近,卻又那麼遠。

直到這一刹那,他們才明白,青春有多麼殘酷,過去的狂歡都将回歸平靜,他們互相愛着,卻又互相沉默,他們笑着,卻也在流淚。

...

2006年,陳正道創作并執導了《盛夏光年》;同年,五月天為電影創作并演唱了同名曲《盛夏光年》,歌詞中的激情和隐喻賦予了電影更豐富的色彩感和畫面感。

...

誠然,《盛夏光年》作為陳正道的電影處女作,完成度更像是他多年來拍攝MV的集成。

大量的配樂推進和渲染,台詞和故事略為簡陋,人物的性格組成也稍顯單薄,但因為“同性”題材在當時并未泛濫,所以也引起了一陣騷動,其中就捧紅了餘守恒的扮演者“張孝全”。

...

可《盛夏光年》并不隻是停留在“同性”的戀愛基礎上,陳正道把成長和孤獨作為了整部電影的故事主題,娓娓道來,克制而細膩,以倒叙的手法讓我們跟随鏡頭和光影逐漸走進這一場“三人行”的故事。

...

我總是很喜歡“三人行”的故事,男與女,愛與憎,拉近了我們與情感的距離,把時間當作背景,使我們慢慢感知到成長的傷痛。

...

而後陳正道以《催眠大師》刷新了華語類型片的高度,卻再也看不到《盛夏光年》那般沖動而迷惘,燥熱而潮濕的電影鏡頭。

他有意抹去過去的這段痕迹,就如同康正行對餘守恒說:“我想,我們還是不要再見面了吧。”

...

青春一向如此,懵懂而狂熱;

盛夏也一向如此,心動而悲傷。

隻是留下來的還有很多感慨之人,他們渴望得到一個圓滿的結局,他們渴望在盛夏找到戀愛的氣息。

...

但盛夏過後,秋日的哀傷終會緩緩而襲。

我們終将長大,告别過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