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衆号:無物永駐,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我一直習慣吃飯的時候看些關于美食的紀錄片,最近正好播出了一部由海峽衛視和騰訊視頻合作拍攝的美食短紀錄片《早餐中國:第一季》,雖然這部紀錄片一共有35集,不過每一集都隻有短短的五分多鐘。

《早餐中國》每一期它都會專門介紹某個地區的特色早餐,配合着這部美食紀錄片下飯,真的能讓人胃口大開。

先上一些各地的特色早餐讓大家感受一下:

...

廣東汕頭的豬血湯

...

廣東順德的生滾粥、腸粉

...

貴州凱裡的酸湯粉

...

陝西西安的油茶麻花

...

廣東汕頭的粿汁

...

台灣台北的筒仔米糕

...

福建福清的命魚滑

...

福建撫市的芋子包

...

福建福安的水煎包

...

四川成都的紅油抄手

...

湖南長沙的豬油渣燒麥

...

河南的胡辣湯和油馍頭

《漢書·郦食其傳》曰:“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我想從古至今,唯一可以亘古不變的便是人們對于口腹之欲的滿足感。

隻是在不知不覺中,随着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加快,我們逐漸改變了從前的飲食習慣,一日三餐都用“快餐”來解決。

上班的時候,我們匆匆忙忙,在路邊買一杯豆漿加一個燒餅,在快餐店裡點一份漢堡加一杯咖啡、在煎餅攤子上買一份煎餅果子……然後擠在公交車上、地鐵上或者在投入工作之前,用幾分鐘時間将早餐解決掉,便開始了我們一天的忙碌。

周末好不容易等來休假,我們幹脆窩在床上睡個懶覺,睡到中午或者下午起身點個外賣。如果早上能起的來,給自己沖杯牛奶,配一片面包,或者拌一份沙拉,吃一份健康的減肥餐。

當我們越來越習慣簡便快捷的飲食方式時,其實對于一日三餐也就沒什麼講究了。

《青慕集》裡說:人世間,唯有愛與美食不可辜負,愛已經辜負得太多了,美食就不能再辜負了。我們經常在朋友圈裡與朋友一起分享在旅行途中,品嘗過的各種美食的照片,這些食物的味道讓我們心情愉悅,我們用“視覺化”讓它們凝固于時光,更是希望記錄下這些美食帶給自己的幸福感。

...

...

...

...

小的時候我看《中華小當家》,一直很好奇是什麼樣的美食能好吃到讓人感受到火山爆發的刺激感,能讓人如沐春風般置身于桃源仙境中,能讓人露出仿佛得到全世界的笑容。動漫或許是帶有誇大的成分,但是在品嘗到可以讓自己口齒留香、念念不忘的美食時,我們一定是幸福滿足的。

...

在生活中,總有那麼一刻會讓我們覺得身心疲憊、迷茫失落,也一定會有某種東西可以治愈我們,讓我們重燃起對生活的期待與信心。對我而言,美食便是最好的治愈物。

記得從前看卓别林的《淘金記》,裡面有一個片段是:他被暴風雪困在了一間破舊的小屋裡,當所有的食物都被吃完後,他隻能将自己的皮鞋煮來吃。在皮鞋煮好後,他把皮鞋盛進了盤子裡,拿起刀叉,像是吃着一份美味的牛排一樣,他以極其優雅的方式将皮鞋一點一點的給吃掉了。

...

我想用現在的話說,這便是一種儀式感吧。對于生活,對于美食的儀式感。即使身處陋室,即使我們面前擺着的是一份最普通的食物,當我們鄭重其事地去對待這些食物時,總能從其中感受到自己對于生命中一切事物的喜愛與熱情,對于所處的這個世界的一種歸屬感與認同感。

蘇轼喜愛肉食,自己研發了聞名後世的東坡肉;袁枚對于不同類型的食材講究不同的做法,他對食物的執着和認真,讓他寫出了對後世極具研究價值的文學著作《随園食單》;梁實秋出國留學時,品嘗了許多國家的特色美食,他對美食的熱愛與好奇心勾起了他對各種飲食習俗的興趣,創作出了散文集《雅舍談吃》,其中對于許多特色美食的描寫都極具畫面感,讀來讓人垂涎三尺。

也許有人會覺得過度貪戀美食是一種不良的生活習慣,它們會讓人身體發胖、自控力變差,且這樣浪費時間去享受食物,對于我們的生活而言毫無意義。

可我覺得,飲食是對于我們傳統文化的一種必然的延續。廣東人喜歡煲涼茶、糖水,是因為嶺南地區的氣候濕熱,人們容易上火;四川人喜歡吃麻辣火鍋,也是因為從前這裡的人們總在河裡幹活,身體濕氣太重。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也造就了一方人民的飲食習慣與風土人情,從各地的這些美食中,我們不僅能了解一段曆史,也可以感受到文化的力量對于我們生活的重要影響。

無論是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還是對于各時代的文人墨客、名家大師而言,我們喜愛美食、不吝惜以各種方式表達對美食的熱愛與探索,其實也是源于我們内心對生活的熱愛。

如果有一天,我們對于生活中所有美食都失去了興趣,隻是機械地用食物來填飽肚子,那時我們的生活或許會少許多樂趣與期待吧。

我一直很喜歡汪曾祺先生關于美食的那些著作:《人間滋味》《老味道》《四方食事》《晚飯花集》《汪曾祺談吃》等等。

他将對生活的熱愛,對美食的研究,對做飯的樂趣全都傾注于筆下,融入于文學創作中,字裡行間,皆是歡喜。

許多人都知曉,汪曾祺被稱為“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究其原因,我想正是源于他的作品中,充滿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向往。他的那些散文、随筆、小說,讓人愛不釋手,一讀再讀,回味無窮。

汪老先生在《家常酒菜》中寫道:家常酒菜,一要有點心意,二要省錢,三要省事。偶有客來,酒渴思飲。主人卷袖下廚,一面切蔥蒜,調佐料,一面仍可陪客人聊天,顯得從容不迫,若無其事,方有意思。

當然有意思,如此生活化的場景,卻也能在他筆下勾勒出一種市井小民的樂趣,裝作一本正經的讨論宴客之道,實際上也是表現自己對于食材的得心應手,怡然自得。

...

...

...

我拜讀的第一篇汪老的散文,便是初中時學的《端午的鴨蛋》,書中對于高郵鴨蛋的描述,細緻入微:“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頭’用筷子挖着吃。筷子頭一紮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這也導緻了我對高郵的鴨蛋有一種很深的執念與向往,總想去山東吃次正宗的、讓先生再也瞧不上别地鴨蛋的高郵鴨蛋,嘗嘗它究竟是什麼滋味。

看汪老先生描述自己拌菠菜的情節,“洗淨去根,焯至八分熟,擠去菜汁,以手在盤中攢成寶塔狀。碎切香幹,泡好蝦米……菠菜上桌,将調料輕輕自塔頂淋下……”

在他筆下,一般的家常小菜仿佛帶着食物的香氣撲面而來,我們腦補的已不是拌菠菜,那是一碟珍馐,是一餐盛宴。

我憶起學生時代,母親買了本叫《家常小炒》的菜譜,說是要學着給我們做菜吃。我和妹妹經常翻閱那本菜譜,望着上面介紹的各種關于小炒菜的做法、以及那拍攝的異常精美的菜肴圖片,垂涎欲滴。

我們等的是望眼欲穿,結果她從未翻看過那本菜譜,更别說親自動手做給我們吃。

等到後來,我們也知道是指望不上母親做給我們吃了。不過那本菜譜買來倒也沒有白費,我和妹妹在學會如何開火、炒菜後,便自己按着上面的要求買各種食材和調味料回家。

我們本以為照着食譜上面的步驟完成,便能實現從前的夙願,結果總是不如人意,做菜講究的是“色、香、味”俱全,我們沒有一次是能讓它們團聚的。

不過也是在不斷努力實踐的過程中,我們倆的廚藝日漸精進,雖然還遠遠達不到宴席的水平,平日的家常小菜卻是足以應付的,而且我們熱衷于對菜品的創作與研究。

炒雞蛋的時候,我們喜歡往雞蛋液裡加一些生姜末,這樣炒出來的雞蛋有蝦仁味兒;我們喜歡把胡蘿蔔、黃瓜、玉米粒、火腿切丁,混在一起炒,還給這道菜取名叫:爆炒三丁。

有一道素湯,讓我大學時代的所有舍友,每次喝完都贊不絕口,直到現在我們都畢業了,大家仍舊戀戀不忘:把西紅柿、土豆、香菇依次下鍋,用油翻炒一下,炒出香氣之後,再把它們混在一起慢慢炖。

乍一聽可能覺得這道素湯沒什麼特别的,我第一次做這道湯給舍友時,她們還問我:你确定這樣做不會食物中毒嗎?結果嘗過一次後,她們便徹底愛上了。

記得汪曾祺先生曾在書中說過:他去北京的菜市場買嫩玉米,小販問他是要怎麼吃,他說要拿來炒肉,小販吓了一跳:玉米能炒着吃?

在沒有網絡的時代,我們所能了解的便隻是自己身邊的那些食物,然後按照祖祖輩輩們傳下來的烹饪方法去解決它們。而在今天,我們看到了大千世界、不同地域、不同習俗的特色美食,自然會開始了解關于美食的多種可能性。

生活在這個時代,我們是幸福的,也是幸運的,我們可以選擇做個快樂的吃貨。

我們必須要承認的是,許多獨特的地域美食,其實也在面臨着一個窘迫的現狀:它們可能會逐漸消失。

在四川成都的金牛區,有一家賣了22年甜不辣的老店。所謂的甜不辣其實是四川的一種炸串,而這家老店的甜不辣無論葷素,從97開店到現在,一律是三毛錢一串,便宜得不可思議。

我們之所以能吃到這些正宗的獨特美食,是因為傳承它們制作方法的手藝人,同時繼承了對于食材、對于工序的講究和嚴苛,我想這就是所謂的“匠人精神”。

而高曉松老師在拜訪日本的“天婦羅之神”——早乙女哲哉時,也贊歎過:這些制作美食的手藝人,有他們自己的認真與執着。

...

我記得高中時學到政治裡的哲學部分,老師讓我們舉例來解釋自己是如何理解:事物是處于不斷變化中的。我受汪老先生的散文《豆腐》的啟發,用黃豆舉了個例子。

黃豆是一種神奇的存在,從前人們隻知道将它煮熟了直接吃,後來發現這玩意吃多了不消化。後來我們發現可以把它磨成豆漿喝,北方人發現往裡面再混點鹵水,就可以制成北豆腐,南方人發現往裡面混入石膏,可以制成嫩滑可口的南豆腐。

...

再然後,有了甜豆花、可甜可鹹的豆腐腦,人們在黃豆身上發掘出了無限的可能。将其油炸一下,可以做成腐竹、豆腐泡、豆腐串;放臭了,那便是又臭又香的臭豆腐;還可以将它做成香幹,煙熏的、醬香、麻辣的都好吃;我們甚至還可以讓豆制品以假亂真,充當葷類。

...

...

...

在制作美食上,我們可以看見勞動人民無限的想象力與創造力,我們可以看見他們的執着與認真,而這一切也源于我們對生活的熱愛。

為美食花費時間是值得的,這是我們對自然饋贈的尊重,對創造者的尊重,對食物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尊重。也許未來願意為美食耗費心力的手藝人會越來越少,願意發掘食材,發掘其制作方法的人也會越來越少。

有一天,當我們不再願意為三時三餐花費時間,甚至連坐下來好好吃頓早餐的時間也沒有,我們逐漸失去了對美食的興趣與熱情時,那些曾經能讓我們引以為傲的飲食文化,或許也就逐漸消失,甚至被人們遺忘了。

...

我想其實做個吃貨并沒什麼不好,“吃貨”絕不是鄙夷人們的貪吃,而是一種善意的調侃。如果可以,我也願像汪曾祺先生一樣,做個快樂的吃貨,熱愛美食,熱愛生活,熱愛自己。然後用文字将它們的可愛表達出來,給所有人帶來快樂,讓人們知道美好的生活其實很簡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