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衆号:無物永駐,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某天,表姐第N次告訴我她真的下定決心要開始減肥了,對于她的這段比長征還艱難的減肥之路,我已然學會不置可否,經曆過無數次類似的場景,我想其實這也是大多數人的真實寫照。不過往後的日子裡她倒是出乎我意料一股腦地鑽研她的減肥計劃,還特地關注了一些減肥達人,學着自己制作減肥餐。

減肥的時候,我們總說要少食多餐,這樣才是比較健康的吃法。而且減肥期間吃東西也是要講究健康、營養、均衡搭配的,那些高熱量的食物、制作方法都不可以接觸,甚至要全部戒掉。即便如此,在看過那些所謂的減肥餐後,我依然覺得,這些精心制作出來的食物是十分豐盛、精美的,甚至比許多不需要減肥的人吃的更豐盛。

...

...

...

...

...

...

...

...

其實關于人們每日要進食多少餐,似乎并不能用“一日三餐”來規定,追溯中國關于每日進食次數的曆史變化與發展,我們會發現這其中也涉及到天時地利的因素。

遠古時期,人類以采集植物的種子和圍獵為生,由于效率低下,這樣的方式隻能勉強維持生存,這個時期的人們基本是找到什麼吃什麼、肚子餓了就吃,沒有食物時就隻能忍受饑餓。随着人類的定居,生活方式由采集、圍獵進化成農耕,人們的生活才開始有了計劃性。

...

在秦漢以前,人們一天隻吃兩頓飯。由于當時的農業并不發達,百姓能生産的糧食有限,即使是吃兩頓飯也要視人而待。

《論語》上說:食不時不食,在不應進餐的時間用餐,這是一種越禮的行為,當然也有可能是一種特别的犒賞。《史記·項羽本紀》上就提到過,項羽聽說劉邦欲王關中,曾怒而下令“且日享士卒”,借此犒勞将士,激發士氣。

漢代以後,皇室食四餐,諸侯食三餐,百姓食兩餐,直到宋朝以後,百姓才開始有了三餐。并且,三餐有了早、中、晚飯的分稱。早飯,漢代稱為寒具,指早晨起床漱洗後所用之小食。至唐代,寒具開始有點心之稱。《能改齋漫錄》上說:“世俗例以早晨小食為點心,自唐時已有此語。”

一日兩餐時,人們認為“賢者與民并耕而食,饔飨而始”,用過飧食,便意味着一日時間的流逝。我想對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人來說,“一日三餐”是在當時的農業社會裡最合理、高效的定時進餐制。

今天我們再讨論一日三餐,說“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其實也是遵循古代流傳下來的“一日三餐”制結合了現代營養學的觀念所總結出來的。

1992年時,美國農業部公布了“食物指南金字塔”圖表,指導美國人從均衡飲食中攝取營養的最佳圖形,為了繪制這個圖表,美國農業部花費了近三年的時間,耗資上百萬美元,并且經過了多次的測試。在美國成功推廣了這份圖表後,中國營養學會也提出了相應的食物指南,将其稱為“4+1營養金字塔”,既在每日膳食中要包括:糧食、豆類;蔬菜水果;奶或奶制品;禽、肉、魚、蛋這四類食物,适當的增加鹽、油、糖。

...

...

在今天的社會中,其實我們從未停下追尋健康飲食的腳步。許多人定時一日三餐,将食物制作得健康、精美、可口,并且在持續地堅持着,當然這也是需要我們花費一些時間的。所以在現實情況下,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正常、規律的飲食。

許多時候,我們大多數人所能維持的正常、豐盛的“一日三餐”,隻能止步于學生時代,我現在所能回想起來的,符合營養标準的“一日三餐”,還是從前每天可以回到家裡,有父母為自己做飯的時候,也隻有他們會在乎我們是否吃的營養。在學校的食堂裡,有的時候為了趕時間,我們經常是匆匆忙忙地便吃完了一餐。工作後,更多的事情占據了我們的時間,這個時候的“一日三餐”通常是應付一頓便了事了,我們将吃飯的各種成本壓縮到最低,自然也無法追求其營養與平衡,甚至後來的我們也在逐步地遠離那個所謂的“營養金字塔”。

“做飯一小時,吃飯十分鐘,你願意嗎?”

“我還是去點個外賣吧……”

“你每天都要吃點粗糧,吃點奶制品,吃點蛋白質高的肉類,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可以做到嗎?”

“我還是吃點維生素吧……”

也許是因為沒有時間,也許是因為怕麻煩,也許是我們對吃的東西不講究,許多時候,我們對于一日三餐總會産生一種應付的态度,也無法保證自己每天都可以按照“營養金字塔”的标準來吃東西。然而對于那樣規律健康的飲食生活,我們又是無限向往的。

所以許多時候人們總會寄情于一些吃播、美食紀錄片,觀看美食博主分享各種美食、欣賞那些制作美食的過程,在鏡頭的那邊,他們過上了我們羨慕的随心所欲卻又自律健康的生活,晨起一杯鮮榨橙汁,一份松軟可口的烤土司,早餐過後,一杯香茗,一本好書,度過一個充實的上午。中午肚子餓了,做一份蔬菜沙拉配上一小塊香煎龍利魚,如果想吃的飽些,還可以來點肉醬意面。午後的靜谧時光讓人有些慵懶,可以泡一杯手磨咖啡,放一碟西式點心在身旁,然後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情。晚上不宜多食,可以做些水果沙拉和低脂三文治。三時三餐,便是美好的一天。

...

...

而守在鏡頭外的我們此時也許正經曆了疲憊的一天,正坐在回家的公交車上,正餓着肚子,手邊還放着一份剛泡好的泡面。此時的我們,隻是在經曆着大多數人每天要過得朝九晚五的生活,不過這樣的生活或許也在演變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确切的說,是我們特有的飲食文化。

我們正在逐漸擺脫傳統的一日三餐,一部分人,選擇少食多餐的生活,是為了健康,一部分人,是為了接受更多屬于生活的煙火氣。有些人,将食物的烹饪方式化繁為簡,水煮、清蒸,少油少鹽,追求品質,不談數量。有些人,則喜歡重口的食物,講求味蕾的爽快與刺激。尤其是處在都市裡的年輕人,這裡的深夜,仍舊人聲鼎沸,食物的香氣中,推杯換盞間,人們不止在進食一天的第四餐——宵夜,也在訴說着各自的悲歡離合。

...


2017年時,中國版的《深夜食堂》在上映後惡評一片,毫無懸念地撲街了。究其原因,非常關鍵的一點是導演強行将日版裡的飲食文化,複制進了中國的文化背景。中國人有自己的飲食風格,自然無法與日版的劇情産生共鳴。

...

盡管我們知道晚睡、宵夜是不利于身體健康的,可我們仍舊在不斷地拓展中國人自己的宵夜圈子:烤串、小龍蝦、烤魚、考生蚝、毛豆、鴨脖、涼菜、花生、啤酒、炒粉……我們的第四餐,不在小酒館,在路邊的小推車,樓下不遠的大排檔,人氣爆棚的燒烤店,手機上的一份外賣下單裡,這樣的夜生活正逐漸改變着我們的飲食方式。

宋人《夢粱錄》記載:除夕,内司意思局進呈消夜果子盒,盒内簇諸般細果:時果、蜜餞、糖餞等品。“消夜”雅稱“宵夜”,這名号古已有之。今天的我們,不僅是“宵夜”推動者,更是它的享用者。

...

深夜,朋友圈的幾張美食圖,我們吃着是“罪惡”,别人看着叫“放毒”。我們的第四餐,吃得越來越豐盛,也越來越正式,這似乎也是屬于人們的一種解壓方式。

許多時候,我們都在長時間地進行一場規律的生活運轉,三點一線,不變的場所,不變的工作内容,不變的交通工具,不變的人,不變的自己……沒有遠方的田野,沒有新鮮的事物,自然也得不到豐富多彩的人生經曆和形形色色的市井故事。所以,我們總願意讓一成不變的生活裡,有一樣東西得以不斷地變化,比如:我們日常的一日三餐可以豐富多彩一點,時常變化一下;盡管白天不屬于我們,但是夜晚我們也要有點自己的夜生活。這個時候,宵夜不僅僅隻是作為食物的存在,它更像是一種治愈物。

...

去年我看了一部關于“撸串”的紀錄片《人生一串》,導演将鏡頭對準了燒烤攤子,拍出了屬于我們自己的“深夜食堂”。這部美食類的紀錄片沒有選擇那些“色香味”俱全的精緻美食,而是選擇人們生活中最平凡可見的街邊宵夜。沒有專業的點評說教,卻讓人覺得親切真實,從中也可以看見自己在生活裡的樣子。

...

我們在鏡頭的引薦下,去探索街頭巷尾的另一種饕餮盛宴,在煙熏火燎中,肉串在炭火上滋滋作響,經驗老道的燒烤師傅用獨門的醬料,上好的食材,恰到好處的火候賦予了烤串靈魂。而吃串的客人們不僅僅隻是來大快朵頤一番,更是用這樣不需任何儀式感的方式,與三五好友,配上幾罐啤酒,體驗這種最平凡的人間美味。

在不同的地域,人們各自在不同的土地上繁衍出了最适合自己的口味。在廣東湛江,人們利用自己的海産優勢做出了自己的宵夜——烤生蚝,鮮嫩多汁的生蚝肉上配着蒜蓉、剁椒等調料,味道鮮美。在新疆尉梨,羅布人始終傳承祖輩的烤全羊工序,使其香酥可口,外焦裡嫩。在甘肅蘭州,人們用正宗的羯羊肉,取其後腿肉的部分,用“兩瘦夾一肥”的串法,猛火燒烤,這樣的烤肉串,既無膻味,又肉質鮮嫩。在東北,則講究重油重辣,增加食材烤出來的鮮重感,讓人念念不忘,流連忘返。

...

...

在燒烤宵夜的背後,我們尋找的不僅是那些最野最刺激的美食,更是所處于一個城市的文化特色。每一座城市,都有獨屬于自己的地道風味,生活在城市裡的人,也各有自己的人生态度和生活經曆。天南海北,五湖四海,家長裡短,我們所有的五味雜陳的心情最後彙聚于一頓宵夜上。不論白天做什麼工作,有什麼心事,在我們撸着串的時候,不會有任何人在意自己的舉止是否優雅,進食是否得體,酣暢淋漓地吃着宵夜才不枉這一刻的放肆狂歡。

有人說:看見生活中的煙火氣,才覺得當下是真實的。《人生一串》中,東北的一家燒烤店店主白手起家,從路邊的燒烤攤到自家的燒烤店,成就了一番家業。他在鏡頭前幽默地問道:老妹兒,你知道我為什麼這麼黑嗎?而後又認真的說了一句:因為我不想白活一輩子。看似荒誕的自問自答,卻蘊含着人到中年的通透豁達,那些飽經風霜的生活,我們曾經曆經的滄桑,後來都成了自己的底氣和引以為傲的奮鬥曆程。

...

其實生活本就如此,哪有那麼多深情說教,爛俗狗血,我們隻是在燈火闌珊處各自過着平凡的生活,隻是少了這些煙火氣,人生就真的是一場孤獨的旅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