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個小時。該流的淚流過之後,想寫點什麼時,竟然大腦一片空白。

三十年的跨度,影片涉及了改革開放,計劃生育,嚴打,國企改制,開發商等幾個時代的标志性事件,讓主角的命運貫穿其中,非常真實的再現了8、90年代的生活,如果當作紀錄片來看,倒是挺好的一部。

可是電影畢竟和紀錄片不同。需要有所表達,或者引人思索,不應該是單純的故事叙述,但是整部電影看完,沒有什麼特别的發人深思之處。

如果是講失子之疼的主角的隐忍。這隐忍早已經是烙印在國人的五千年文化熏陶之中,沒有什麼特别之處,如果是講集體主義之下的個體之殇,倒是有幾分意味,但是也如隔靴搔癢,最激烈的表達也就是耀軍砸在牆上的那幾拳,如果是講人在面對無常和厄運後的掙紮和轉變,思想轉變的曆程和軌迹着墨不多。

再一個是喪子之下的耀軍和麗雲,好得有些不太真實,那麼大的一個打擊,沒有對向明、海燕兩口子表示過一絲憤怒和怨言,隻是交給時間的長河去消解這個悲傷,這得憋屈到什麼程度啊。這要放在現在,親密關系不好的兩口子都能說分就分,何況友情。

其實把喪子之後的友情破裂表現出來反倒更真實,這樣海燕臨死之前的救贖忏悔以及浩浩的坦白才更有力量。

最後,海燕最後的遺言吐槽的挺多,“現在有錢了,可以生了”,有些不倫不類。有錢就真的能生了嗎?這得有多少前提和假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