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aruAL

可能标題與文章内容關系不大,總之就是一些看劇小感想。主觀性質強,勿杠

(本想劇播完再寫,但掐指一算十二月中下旬才播完,算罷

(不知為何感覺自己文風突變,文筆笨拙。作者本身就是個不善于表達情感的人,有幾處感覺詞不達意,見諒

=

全世界進入“後疫情”時代的今天,許多事情都受到了影響。隔壁好萊塢一衆影視作品,不是一拖再拖,就是永久延期。上半年還能看看幺九年拍的老貨,下半年與各大IP相關的新作品,基本都沒了。

作為一歐美圈影視同人作品愛好者的我,自然就迎來了圈内作品“枯竭期”。沒有新作品,沒有新cp,自然沒有新同人。

人的娛樂項目有很多種,但有的時候這些項目之間并不能互相替代。就像是現在:沒有同人作品欣賞,我可以花更多時間閱讀名著,去跑步等等。但欣賞作品的樂趣是這些事項無法取替的。同時現在接近年底越來越忙,每天累得不行,當然不會再想像半年前閑在家的隔離期,以刷類似《暗黑 第一季》這種劇作為放松…

=

大概是上周無意間刷到全球電視劇,發現這部“魔法師”????‍♂️占據榜首。瞅了幾眼,評分挺高,第一感覺就不差。

接着看劇情簡介。縱觀歐美影視同人cp一方有讀心能力的,最聞名應是叉男的CE。但這次不大一樣,隻是兩個打工仔在東京發生的愛情故事罷了。哦還蠻有意思。

然後先去B站翻了原著漫畫。謝天謝地,畫風還是在我能接受的日漫範圍内。魔法師的原著特點就是劇情簡潔明了,主副線清晰,一組人物塑造得頗有立體感。

還等什麼,追起來。

=

劇版魔法師的大多數劇情其實是對漫畫内容的改編和擴寫。

二十分鐘真的不算長(可能是之前追的劇都是一集一小時左右…)日常向最大的優點就是設定親民。再加上是日劇嘛,擠電梯、加班、便利店解決早餐什麼的讓人非常熟悉。另外相比于漫畫,添加的一些小細節剛剛好。

之前我最擔心的是内心獨白。不過劇中兩人的内心旁白完全不出戲,當然離不開兩位演員的精彩表演。旁白響起的時候神情同步而不是傻傻地愣在那兒。

作為一部愛情劇,主角安達和黑澤的雙向酸澀暗戀是本劇最大看點,加上一條拓植和快遞小哥的副感情線(順帶吐槽為了還原原著形象,演員原顔值大打折扣)。

這部劇的(主)感情戲非常讓人舒服——細膩、溫柔。黑澤想靠近安達卻又害怕。安達聽見黑澤内心的所有想法,然而又緊張。兩人小心翼翼地靠近,站在情網邊不斷被網絲扯向中心,直至無法分開。黑澤“對不起”的背後想法已經足夠讓人苦澀了。幸好安達有讀心能力,不然黑澤隻剩單相思了…每個人的心聲都仿佛是“第二面”。安達的第二面是自卑,黑澤的第二面是孤獨,包括六角的“不喜煙味”。

原著中我較喜歡的一話是小前傳那章。那時兩人還是同事關系(熱心黑澤主動幫忙擋酒)之後安達關照醉酒的黑澤,安慰他不要因得罪社長而自責。盡管自己業務能力強,業績好,但不小心搞砸東西就是要被指指點點,前工盡費。所以對于黑澤而言圍在自己周圍的人,基本上,永遠就隻能是上司/同事/顧客關系罷了。直到現在,有且隻有安達看見了他努力的過程,不僅僅是看見結果。黑澤渴望别人看見的一面終于被人發掘了,所以當時他是真的感動得想哭。于是後來進一步關注起安達,發現對方也有一個孤獨漂泊,不被人理解内心的靈魂。

還有個人較為喜歡的原著片段,便是黑澤向安達表白後,安達的思考:我到底是為對方所做的一切感動,還是真心愛着他?如果隻是一時沖動的戀情,對雙方都無益。(補充:其實是最喜歡的片段啦。因為感覺這段削弱了攻受之間的差異?不過終于明白自己一直沒有也不大想碰真正耽美的原因——攻受過于固定導緻人物從外貌到心理形象也僵化)

雖然整個故事本質上美好得就是個童話,但誰對美好生活,美好感情沒有向往呢。

=

劇情部分結束,說到演員。

選角真的比原作要好看!而且劇裡的演員并沒有說漂亮到天上有地上無那種,普通人日常生活看不見的。有一種親近感。

像是演安達的赤楚給我第一印象,就是比較可愛,有點呆呆的鄰家弟弟(個人現實中有個朋友真的很像他)。至于黑澤的演員町田,一開始并沒有什麼感覺。直至有一次他對安達笑的時候,臉上有幾分皺紋。後來一看喔町田已經30歲了,赤楚26。嗯?!竟然相差4年,看不出來啊!于是乎對町田的好感也增加了。

兩位主演的演技都無可挑剔!另外小烏冬好可愛。我真是對貓毫無抵抗力了。

=

對劇的讨論基本告一段落。

近幾年耽美的熱度直線飙升,隻要是在年輕人堆裡轉一圈,10個有半數或以上都是搞cp人。導緻這點的主要因素有兩個:一,十幾年前以男女為主的各類言情已經被人寫爛看爛,非常無趣。于是大家就轉向耽美,看同性言情;二,文化的日益多元碰撞,人們的思想重新開放,接受多元文化(個人認為是重新開放,因為中外古人皆有同性間相互愛慕之風)

說回題目的半圈外人和耽美。我一直堅稱自己是半個圈外人,原因是我從未真真正正地看過我所認為的“耽美”,即BL。什麼意思呢?歐美影視同人多數cp的一大特點就是:拉娘和拉郎,就是非官方配對,但在原作中很有cp感,粉絲組着玩的。所以多數戀愛情節皆為粉絲基于原著幻想。而我所認為的“真BL”應該是官方蓋章的。

但不論我自己如何定義。廣大同人亦或耽美愛好者都有一個無法脫離的事實:我們都被人物的情感所打動,并能在觀看時(甚至自己創作時)獲得快樂。

既然能被打動,何必糾結相愛角色的性别呢?人類的情感總有互通之處,而非格性别的人。

Attention:不要過多期盼耽美亦或同人能帶給你多少東西,灌輸什麼兩性平等之類的…本質上,它們還是供人消遣的娛樂作品。能不能給你帶來思考,隻能看作者願不願意費多點腦子構思。帶來各種平等觀念的真的不是這些作品,耽美創作者沒有這個義務,勿杠,想看平等的請出門右拐。如果是把耽美劇情套入現實生活也該罵,娛樂是娛樂,現實是現實,請分清楚。最後,請不要帶着優越感給耽美亦或是同人粉絲貼上刻闆印象标簽。不要惡意诋毀别人喜歡的東西。

=

這幾年大量耽美作品噴湧而出,和同人一樣,部分作品同質化嚴重,各種詭異情節雷人至極,觀衆沒被打動就發現兩人“莫名”相愛。

其實“30歲還是處就有讀心能力”的都市傳說魔法設定并不是魔法師首創,劇情也不算太新穎。但它靠着上等的良心制作吸引了一批粉絲。

在這裡向大家安利這部愛情輕喜劇。也祝願大家在現實生活中收獲滿滿的快樂、理解和幸福!

2020.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