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者四夜Quatrenuitsd'unrêveur(1971)的劇情介紹
年輕的畫家雅克從鄉間搭車前往巴黎。在到達巴黎的那個夜晚,他偶遇了正想投河自殺的瑪爾特。雅克救下了她,并陪她回家,他們相約轉天晚上再見面。第二個夜晚,雅克和瑪爾特交換了彼此的人生故事,在瑪爾特的請求下,雅克成了瑪爾特和她情人間的信使。然而,那位絕情的情人并沒回信,這讓瑪爾特非常失落。在接下來的兩個夜晚,雅克對瑪爾特的衷情終于得到回應,瑪爾特也向雅克傾訴了愛意。第四個夜晚,正當兩人挽手同行時,他們偶遇了瑪爾特原來的情人……本片改編自費奧多爾·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短篇小說《白夜》。
夢想者四夜Quatrenuitsd'unrêveur(1971)的影評
以愛的名義,我們驅逐上帝;同樣以愛的名義,我們向他祈禱。
II.“陀思妥耶夫斯基不是神學家,但他離活生生的上帝比托爾斯泰更近,上帝在人的命運中向他展現。”陀思妥耶夫斯基筆下的愛是人之為人的内在悲劇,他筆下的愛是生活道路中絕不能實現的令人絕望的愛。影片用沉靜柔和的鏡頭語言與他對話:即使愛是沉 ...
愛欲是存在的空虛
愛欲是一種空虛。越多次地呼喚Marthe,這欲望就離她越遠,而限于收音機的重播般的自我強調之中。強迫式地打開收音機反刍對她的想念,又拿枕頭将這波動捂住,像是這神經質的畫家反複塗抹着的、不可得的愛欲。當愛一個人的時候,歡愉和痛苦都是反 ...
布列松最有溫度與色彩之作。1.一次對陀式[白夜]的現代法國版改編,新橋成為重要環境,盡管老布的極簡冷峻風格依舊,但罕見地描摹了人與人之間的愛戀與情欲。2.布列松在這部影片中亦運用了最多種類的媒介:男主角為畫家,畫作偏向抽象與極簡(恰似布列松本人);男主角對自言自語的錄音及反複回放;夜晚航船中的流浪藝人彈奏的浪漫音樂;電影院中兩人一起觀看的槍戰犯罪片——這部“影中影”的極簡剪輯與間接性(局部)鏡頭亦與布列松的風格和主張十分契合。3.無轉場地在閃回與當下間切換,老布對文學改編的興趣和對旁白的運用一如既往。4.比及維斯康蒂版[白夜]的古典唯美,本片更為現代(甚或後現代了)和思辨,兩片各有千秋。5.布列松借畫家之口道出了自己的私貨(美學觀):“比畫中内容更重要的是畫外的東西。”(9.0/10)
特意把這一部留在了電影節如夢似幻的最後一夜
簡潔突出主體的構圖及簡單的攝影機運動自不必說,每場戲的聲音都被削減為單一維度,去除面部表情的表演,肢體動作也被最小化,一切非必要信息都被剔除,形式上的以及内容本身的重複,這是典型的布列松,本質上是一種化繁為簡的強調,然而他的鏡頭卻也從未像在鏡前緩緩起舞的女主角一樣感性而打動人心
有沒有人像我一樣到最後5分鐘才發現剛才一直把“Marthe”聽成“merde”
晚期最輕鬆自在的一部,至少沒有死人,最多都是失落又失戀,Bresson當然不會和你小情小趣,理想主義者幻滅才是他晚期命題,能不能稱為愛戀、激情,還是人都被無意識所控制而不知自。極簡風格完熟於《Procès de Jeanne d'Arc》,但事實上彩色時期,在敘事他倒有改變,倒敘,插入,多線發展,未必成功,但也至少證明他並非呆闆的風格主義者。承認看得有點不認真,笑點滿滿,男主角在草地硬直翻滾(真正的《翻滾吧!男孩》),錄下自己呼喚她的名字聲音來排解內心孤獨,還要在公共巴士上不停翻播(這才是《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不知是傻還是可愛,也是Bresson電影中最自戀的理想主義者。原來強如Bresson都無法用極簡風格來處理女主角最後重回舊男友懷抱中的突兀轉變。不打緊,他也為觀眾帶來最情色的女性裸體,看她照鏡,沉默,依在男主角旁的時刻,要戀愛了。
男主一開錄音機,我就犯困!看到第四夜的字幕我就深深輸了口氣,終于他媽的要結束了。可憐了前座看了半場的倆大哥,穿着白短袖襯衫夾着公文包來看電影,就看這玩意兒,還不如去打麻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