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特快車Europa(1991) 歐羅巴快車/歐羅巴/戰後餘生/Zentropa

導演:拉斯·馮·提爾

編劇:拉斯·馮·提爾/尼爾斯·沃塞爾

主演:讓-馬克·巴爾/芭芭拉·蘇科瓦/烏多·基爾/Ernst-HugoJäregård/ErikMørk/JørgenReenberg/亨甯·詹森/埃迪·康斯坦丁/馬克斯·馮·叙多夫/BennyPoulsen/ErnoMüller/DietrichKuhlbrodt/MichaelPhillipSimpson/HolgerPerfort/AnneWernerThomsen

語言:英語/德語

類型:劇情/戰争

上映日期:1991-05-12(戛納電影節)

丹麥/法國/德國/瑞典/瑞士 112分钟

歐洲特快車Europa(1991)的劇情介紹

“破浪而出"的丹麥導演拉爾斯.馮.特裡厄揚名國際影壇的代表作,曾獲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及高等技術委員會獎。
男主角是德裔美藉青年凱斯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回到從未涉足的祖國。他原是一個和平主義和理想主義者,希望以中立的态度來看待戰後的歐洲人民。不料叔叔安排凱斯勒在一列火車上當列車長,使他有機會深入歐洲各地,聆聽各種不同的聲音,從而揭破了和平口号與人道主義的虛妄。而他愛上的鐵路公司老闆千金,更是一名納粹主義的支持者,更使他陷入了兩難之境。
導演拍出一種令人目眩神迷的魔幻寫實色彩,鏡頭運用大膽,使觀衆仿佛進入催眠狀态之中,是一部個人藝術風格強烈之作。

歐洲特快車Europa(1991)的短評

  • 赱馬觀♣

    拉斯馮提爾以相對傳統叙事方式颠覆好萊塢類型手法:女人在愛與意識形态之間選擇了後者,颠覆了間諜片;火車最終被炸、倒數十秒後依然無法打開的鐵栅,颠覆了災難片……

  • 林檎

    according to the bible it's a sin not to take sides. it's a sin to be lukewarm. so he is forced to be evil, supposedly less evil than evil.

  • 白斬糖

    看完歐洲特快車,拉斯馮提爾全部作品至今全部标記,心中隻有無法描摹的偉大。拉斯不是瘋子,也不是自戀狂,更不是納粹,他是世界等待多年的超級天才,他是歐洲上百年精華的繼承者,他是電影的教科書,從裝置藝術到私人日記,到史詩,到受難曲,到社會實驗,到微縮模型,到末日奇想,到影像論文,他的詞彙脫胎于始祖塔可夫斯基然而又開辟了自己全新的語境,無論是劇作之大膽,倫理觀之獨立,方法論之獨特,視聽語言之奇瑰,文本之豐富,野心之驚駭,母題之久遠,他都是90年代後始終被低估,錯讀和輕易處置的導演,正因為他一早就把住了20世紀的動蕩在政治和道德生态裡深入人類集體無意識骨髓的命脈和底線,由此遙遙領先了數十年的公共語言。

  • 科林

    那個年代的技術勝利,放到今天來看也毫不過時。Lars von Trier肆無忌憚炫技的同時也暢快淋漓地彰顯出自己豐富的才華!催眠式的旁白、奇異的影像重疊、大膽的黑白與彩色運用、俯瞰旋轉鏡頭、起架機操作的攝影長鏡……哇!真是應有盡有!真是大開眼界!

  • [己注銷]

    二戰結束後,80%的德國民衆依然支持納粹

  • 冰紅深藍

    拉斯·馮·提爾“歐洲三部曲”終章,獲戛納評審團獎和技術大獎。1.陰暗壓抑的黑白影像與戰後德國的遍地瘡痍相得益彰,而零星的彩色元素則圍繞着愛情與死亡,面孔與鮮血,還有一個緊急刹車把。2.催眠術引導語貫穿始終,将觀者一道拉入銀幕之中,宿命而迷離。3.大量俯拍旋轉長鏡頭,透現出上帝視角下的眩暈無奈,兩周環繞餐桌鏡加上厚重配樂,如泣如訴。4.火車與軌道成為隐喻複合體,既是現代性與大屠殺的技術工具,其倏忽的轉向與封閉性又喻指迷茫的人心與個體的狹隘。5.交叉剪輯:造愛時碰翻蹂躏的火車模型vs浴室的霧氣與血泊。6.不斷複現的背景投影——巨型大特寫同質于[假面]。7.對随波逐流與虛弱無力的人道主義的反思,以及對“狼人”的同情都足夠震懾人心,一如因罪疚感自殺的老總裁與射殺親美市長的小孩。8.溺水段落絕望感似[黑暗舞者]。(9.5/10)

打開App,看更多熱門短評

歐洲特快車Europa(1991)的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