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2015)的劇情介紹
在日本侵華戰争的八年間,至少20萬中國婦女被迫淪為日軍的性奴隸,也就是我們經常提及的“慰安婦”。在影片2014年開拍之時,中國内地僅剩22位“慰安婦”幸存者。當光陰慢慢劃過,時間撫平傷口,這些經曆了常人無法想象的磨難的老人們,如今又身在何處,過着怎樣的生活,經曆着怎樣的悲喜憂樂?
二十二(2015)的影評
我其實是不配去評判的
整部片都是無聊且痛苦的。一部沒有任何起伏的片子确實是無聊的,但那也确實是老人們生活的真實狀态,一天又一天的,反反複複。而痛苦是對于我而言的,或許我無法确切的感受到她們所承受的痛苦與心理壓力,但是倘若去想想她們當時的處境,如此折磨的感 ...
2023年,二十二變成了二。
這部紀錄片的意義遠遠大于其本身,這是日本侵略中國血淋淋的事實和證據,這部紀錄片的導演才配稱之為大導演。這些老人在等日本道歉,而日本卻在等她們逝去,跪着的德國人永遠比站着的日本人更有氣節。記得18年夏天,偶然看見了預告,于是一個人買了 ...
二十二,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慰安婦,正是因為這個觸動心尖尖的詞,我一直不敢看這部紀錄片,本身它是一件很殘忍的事情。是侮辱。是真真切切讓心裡會縮一下痛一下的感覺。首先我要表明的是我個人的态度。站在曆史和國家的角度,隻要足夠強大,沒有什麼事情是可以蒙混過關的!被侵 ...
可能成為這些老人最後的影像了。不談技術,這部紀錄片本身的意義值得五星。
沒資金,采訪人數少,資料缺乏,能拍已經是勇氣。這種題材,還想組織得多豐富多顯眼?打分低的是多專業呀!!!一堆評分低的說些白癡都知道問題。還有一個說沒準備好!準備好,老人都走了吧!無論如何,傷疤都在哪裡,不是誰去揭不揭的問題。不然老人跟他們說謝謝,不跟你們這幫腦子進過期豆瓣的人說
關于應不應該拍這個問題,沒有記錄,最後真的會變成從未發生過。記住并不是為了帶着恨,隻是有一些東西不應該被遺忘。
我個人很欣賞導演的鏡頭語言,不摻雜過多的個人見解,沒有試圖把國家的災難強加給個人進行“升華”,也沒有過多感情的宣洩,零碎化、生活化的呈現,描述的近乎是二十二個普通老人的晚景。這也就夠了。
這部電影所承載的意義大于電影本身
題材很好,但是這部紀錄片幾乎沒有成形的故事,以大量空鏡頭表現情緒,對内容進行碎片化的羅列,而挖掘不深,鏡頭語言上的調度目的太過于顯著。雖然知道拍攝很難,但是紀錄片畢竟不是寫調查報告,必須作為一個成熟影像展現給觀衆。
被将近結束時的一段話打中,大意就是,早知幫她們跟日本政府打官司不會有結果,就不去打擾她們了。其實,不管是去打擾她們,還是不去打擾她們,我都能理解。隻是記得尊重她們,尊重她們的疼痛。她們不是被八卦的對象,也不是國家間唇槍舌戰的武器。
同意“搶救式記錄”的說法,初衷值得肯定,但這種題材光以情動人還遠遠不夠。
動不動就以各種漂亮(卻做作)的空鏡串場,開始還是因受觸動而落淚,中段起基本都是因為哈欠了。“去苦難”适得其反,内容單薄隔靴搔癢,素材組接無力,沒空鏡就成了個短片訪談錄。“唯美”的制作思路其實更接近劇情片,然而呈現出的效果卻更像一場以慰安婦老人為主題的攝影展。同樣是拍采訪,得學學人家王兵的力量是從哪裡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