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法律無法懲罰罪惡,我們該怎麼辦?

網絡突然出現的“報紙男”打破衆人平靜的生活,他們在網吧裡預告第二天的犯罪,接着上傳行動的視頻,首先是引發食物中毒的食品加工工廠,接着是用店裡的廚具炸蟑螂的小夥子,發表帶有侮辱女性言論的大學生,他們都遭到“報紙男”的報複。

...

“報紙男”事件的幕後策劃者隻是一個小人物奧田,三年前的他還是某IT公司的派遣員工,但遭到社長欺淩和同事排擠,壓力過大的他因胃出血入院治療,為了養病隻能打零工,簡曆上有了兩年的空白期,找工作變得越發艱難。

為了生活,奧田在違法的工業垃圾處理廠工作,認識了關西,胖子,竹竿和大雄,五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成為真正的好朋友,但絕望總是突如其來。竹竿生病了,無藥可救,為了找到親生父親,他當初是賣腎籌路費來到日本。

...

竹竿的死成為壓垮他們最後一根稻草,工頭對待死去的竹竿就像垃圾一樣,沒有多餘的情緒,扔下一句:埋了吧,久了會腐爛,憤怒的四人合夥殺了工頭,燒了工廠,下定決心為竹竿做最後一件事。

沒有想象中的以惡制惡,他們的願望很簡單,隻是想找到竹竿的父親,每次上網都會故意留下:尼森·加藤·黎嘉魯特這個名字,利用警方的力量找人,最後四人約好一起自殺,但奧田換了其他三人的藥,他們都活下來了。

...

另一部《22年後的自白》,1995年,日本東京發生了連環絞殺案,五人被害,警方全力追蹤,但兇手依然逍遙法外。22年過去了,案件已經過了訴訟期,一位名叫曾根崎雅人的男子聲稱自己是連環絞殺案的兇手,出版了一本《我是殺人犯》的告白書,還找上被害者的家屬,嘲笑警方無能。

崎雅人的舉動激怒了所有被害者的家屬,但警方什麼都做不了,牧村刑警的上司泷哥和妹妹裡香當年都被兇手殺害,他一直沒有放棄追查真兇,事情鬧得沸沸揚揚。晚間新聞主播仙堂決定邀請他們參加直播,希望揭開真相,與此同時,另一個自稱兇手的人出現在電視台,事情變得越發撲朔迷離。

...

基于“法律時效性”的前提,連環絞殺案的兇手得以光明正大地出現在公衆面前,被害者的家屬們恨不得殺了他,警方卻要保護他,真是諷刺。結局的反轉出乎意料,真正的兇手原本是戰争的受害者,但他将屠刀伸向了無辜的他人,成為不折不扣的加害者。

有些恨意或許永遠都無法消失,隻要兇手沒有遭到懲罰,家屬們的痛苦就不會消失,隔着屏幕看别人的傷痛,不會影響自己的生活,感同身受并不容易。很多人會想着廢除死刑,但隻有受害者的家人才有說原諒與否的資格,旁人無權置喙。

...

死刑要成為極刑必須符合的一個前提,那就是“人類最害怕的就是死亡,死亡是人生中最恐怖的事件“,當所有人都這麼想,死刑才會成為極刑。電影接近尾聲,兇手不斷激怒佑巳,想借他的手結束自己的生命,死亡反而是他最好的解脫。

《預告犯》的奧田飽受欺淩,最後卻為了朋友傾其所有;《22年後的自白》中,裡香的未婚夫為了抓到兇手,放棄了原本的人生,我們很難評價他們的選擇,但人有時候真的可以為了别人赴湯蹈火,無所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