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ingBling前兩天飛回西雅圖時,在飛機上我姐就開始給我發西雅圖市區的暴動 —— 部分protesters砸了一堆Bellevue(西雅圖比較富裕的區)的名牌店,還有沃爾瑪之類的超市。

甚至極端的“暴徒”在Twitter上面發說要往居民區進攻,特别是白人區,聲稱“奪回自己的東西”。
吓得我回家第一件事把高爾夫球杆拿到床邊,再把警報都設好了才去洗漱。
收到的緊急警報是說:西雅圖這周實施9p.m. - 5a.m.的宵禁(curfew)。

這場原本為了争取黑人權利、譴責警察長期暴力和過度執法的正義運動,在悄然變味。
01丨人禍
抗議比抗疫仿佛更不可控了。
(現在的聚衆,估計會讓美國迎來第二波的新冠爆發。哎。)
很多人可能會奇怪 ——
為什麼在美國,種族歧視問題好像比新冠病毒更嚴重、更被重視?
因為相比于新冠這個“天災”,Floyd的悲劇是在美國一直發生的“人禍”。
在2014年8月,一個18歲的男孩,邁克爾 布朗(Michael Brown)被白人警官開槍射死。引發了大規模抗議,并且在弗格森鎮連續幾天發生了暴動、打砸搶掠商鋪,警方發射了催淚瓦斯和橡皮子彈驅散人群。當時的美國總統奧巴馬呼籲出台多項針對警察暴力執法的法案。
“Hands up. Don’t shoot. (舉起雙手。不要開槍。)是當時示威的話語。”

六年過去了。悲劇的曆史再次重演 ——
警察Derek Chauvin膝蓋壓頸八分鐘,緻喬治 弗洛伊德(George Floyd)死亡。
整整八分鐘的視頻中,Floyd不斷求救:“I can’t breathe.(我無法呼吸)”,但連臨死前Floyd的那聲絕望的“媽媽“ ——
都沒能喚起警察的一絲憐憫。
一個原本應該守護人民的執法者,在人們眼前謀殺了自己的公民。
又是一個白人警官,殺死了一個黑人嫌疑犯。

長期的未能根除的種族歧視問題,又一次被擺上台面 ——
全國都被這個喪失人性的舉動給點炸了。
美國警察執法過度的問題一直沒能得到解決。
哪怕邁克爾命案(2014年)發生後全國掀起了各種黑人維權浪潮、政府采取相應緩解措施(例如警察要佩戴攝像頭(body cam))——
直到2019年,每年警察殺死的人數(police killings),都沒有降下來過:

(圖片來源:Mapping Police Violence)
甚至在2019年中——隻有27天,全美警察沒有殺人(killings)。

(圖片來源:Mapping Police Violence)
特别是針對黑人的執法力度過度 —— 黑人被殺的概率是白人被殺的三倍。

(圖片來源:Mapping Police Violence)
與此相對的是,對警察濫用武力的懲罰力度過輕 ——在2013 - 2019年裡,99%的警察殺人都不會被控罪。

(圖片來源:Mapping Police Violence)
大家都深知種族歧視是絕對的錯誤,但是擺到現實社會中,卻是長久無解的問題。
(抗議者手持紙牌:不是白人和黑人的對抗,是所有人和種族歧視者的對抗)

當抗議者走上街頭的時候,我是感動的。
因為長此已久被不公平對待的少數族裔,的确需要為自己、為别人站出來!
非裔美國人沒有責任教會我們,怎麼為了自己的應得的權益發聲,但是他們勇敢地反抗了。
“Enough is enough. (夠了就是夠了)”
如果一直沉默,就不會有任何改變。
我感謝他們給我們上的一堂社會課。
Bling也願意相信 —— 正義終會得到伸張。
02丨暴力
無數和平抗議者正義呐喊的運動,卻被暴力行徑模糊了焦點。
雖然BlingBling最喜愛的美國政治吐槽節目“崔娃”(Trevor Noah)表示,暴徒洗劫Target的行為是無奈之舉。
因為社會是一群人共同簽訂了合約,但黑人卻一直“被撕毀”了這張合約。
可BlingBling沒辦法正義化(justify)文章開篇提到的這種洗劫(loot)的行為。
這部分區别于大多數和平抗議者的暴徒,讓我想到了好多年前看的一部德國電影《浪潮》。

這是改編于一個美國高中老師,在1967年做的真實的教育實驗。
電影裡的老師教一門關于“獨裁”的課。
為了讓學生更有參與感,他決定一步步給學生制定紀律。
比如讓學生改口喊他“文格爾先生”、所有人要穿統一的白襯衫、集體取名叫“浪潮”、擁有獨特的打招呼方式等等(是不是有點熟悉的味道)。

慢慢的學生們都被洗腦成功,在集體中找到強烈的認同感。
他們開始往全城商鋪,甚至文物上塗鴉上“浪潮”的标志 —— 要讓浪潮席卷全城。
排他的小團體開始産生,一切日漸不可控制,最終老師為期一周的實驗走向了萬劫不複。

雖然BlingBling感覺這是一部德國人,在法西斯之後對集體主義極端警惕和敏感,從而拍出的”教育片” ——
電影結尾完全改變了真實事件中的結局,也造成了片子可能過于戲劇化和片面。
但不妨礙它啟蒙了高中時候的我,讓我二刷,學會用另一個角度去解讀集體主義。
當影片裡的學生,知道自己處于一個集體當中時,他們對犯罪是沒有明确的意識的。
因為一群人的作惡,是會削弱愧疚和害怕的。
尤其像這次Floyd抗議中的暴徒們,他們隻是頂着一個“理想”的名頭。
汲取了集體的力量。
進行自我的狂歡。
這樣的暴徒遮住了真正運動者的熱血和崇高理想。
暴徒(looters)不是“美麗的風景線”,這才是美麗的風景線:

#EnoughIsEnough #BlackLivesMatter
BlingBling的沙發土豆

堅持原創。做有深度的影視号。
沙發土豆(Sofa Potato)是指每天宅在家裡,窩在沙發上看電視的人。
但就算是一顆(一堆)沙發土豆,我們也要做BlingBling的沙發土豆!
關注我,一起看電影、追劇、分享閃閃發光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