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發自簡書App

《如懿傳》已經要進入尾聲了,很多觀衆都已經看得上火到不得不喝王老吉的地步了。本着瞻仰另一個大女主的期望去看《如懿傳》,結果隻看了如懿不斷被人陷害,還不崛起打回來;被渣龍怎麼懷疑怎麼傷害,還是不能對他絕望。看得這屆的觀衆窩火得,恨不得自己上場替她去撕逼。看到她終于斷發斷情,才感覺呼出了心口憋着的那口氣。

再加上最近張雨绮,憑着愛了就結,不愛就離的真性情,圈了不少粉。對比之下,如懿就顯得太軟弱。明明是皇後,卻活的這般窩囊。但是細細想來,現實中的我們真的有張雨绮那般果敢決斷麼?

《如懿傳》裡有條評論是這麼說的,其實生活中大多數人是如懿。說的的确是事實,大多數的女人沒有雄心壯志。也沒有那麼強烈的報複心,也沒那個實力去報仇。所以往往在傷到傷害之後,選擇離那個人遠一點,而不是把他們怎麼樣。大概還會安慰自己說,被狗咬了,人會咬回去麼。

幾年前《甄嬛傳》裡的嬛嬛後期黑化崛起,用高超的心機手段,弄死渣男,登上權利的最高峰,讓人覺得太大快人心了。再到後來的《芈月傳》、《那年花開月正圓》、《延禧攻略》,一部部賣座的影視劇講的都是自強不息的大女主。觀衆對獨立自主的女主角是喜愛,在這樣的市場行情裡可見一斑了。這個現象也說明女性正在大規模的自我覺醒。

如此同時,大女主模式以外的那些女性,就難受到觀衆的認同,特别是以前流行的傻白甜那挂的,基本是被全網嫌棄。

還有些女明星,比如說阿嬌,因為想結婚的言論被很多人都說是沒有思想解放的女人,白瞎了她那張美的天怒人怨的臉。而在我看來,阿嬌其實很勇敢。因為在立人設為家常便飯的娛樂圈,她依然敢于講出她的心中所想。她就是想結婚,就是想有個家庭,就是想有個人能分享她的喜怒哀樂,怎麼了?我想不通,這有什麼問題?

在這種大女主的風潮下,多數人都覺得,隻有那些特立獨行,甚至有些強橫的女性,才應該是現代女性的形象。而一旦,女性表現出比較柔弱的一面,或者立場稍微往男性那邊偏一點的,就會被認為是拖後腿的。好似“女漢子”和“女超人”才是女性天生且應該有的樣子,而稍微弱勢一點的,就是“綠茶婊”和“心機婊”。

這種勢頭在剛形成的時候,我也是非常忠實的支持者。覺得那些女作家和女明星說的真的是太對了,太振奮人心了。但是随着這波浪潮越來越洶湧之後,我卻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感。因為幾乎所有人都在說

女性可以不結婚,但是必須有自己的事業,就算結婚,也不能懈怠工作;

結婚之前要擦亮眼睛,沒有好的經濟條件,不是全心全意對你的人,不能嫁;

結婚了,沒有好的經濟基礎不能生孩子,而且生孩子前,就要做好可能會當假性單親媽媽的準備;

如果婚後丈夫對你不好,有一點點不好的那種,就必須離婚,因為我們不将就;

對待孩子,既不能不管他們,讓他們變成熊孩子,也不能管太過,會讓他們有心理陰影;

婚後不能停止前進的腳步,一定要一手書本,一手口紅,外表和思想一個都不能落後。

是不是覺得說的都是對的,女人就應該是這個樣子的?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啊。

那些生完孩子身材就走形,帶孩子帶的崩潰,根本沒時間打理自己的女人怎麼辦?

那些結了婚才發現丈夫沒有想象中那麼好,甚至還出軌,卻不想離婚的女人怎麼辦?

還有為什麼婚姻被描述成了你争我搶的戰場,難道家不就是讓人卸下一切防備的港灣麼?

我承認甄嬛那樣的女人真的特别讓人向往,但是除了那樣的生活方式和态度,其他的便不值一提了嗎?

就像如懿,她不是傻白甜,相反,她是心有城府的。但她就是不在意那些虛名地位,不屑去争寵,她心心念念的從頭到尾隻是和乾隆的那一片情。是,她真的不合适在後宮生存,但是并不代表她這樣的存在有問題。

這個社會有甄嬛那樣的女人,也有如懿那樣的女人。正因為有那麼多形形色色、不同性格的人的存在,這個世界才是多彩紛呈的。假如全世界都是大女主,估計得滿世界的硝煙彌漫了。到時候,那些傻白甜是不是就成了珍惜動物,受人追捧了?

想想古代時,那些抛頭露面,行為比較大膽的的女性,會遭到鄙視甚至唾棄。而現在我們也對“不上進”的女性加以鄙視,總覺得她們朽木不可雕也。何其相似啊,各位!難道社會水平的高度發展,所謂的思想解放,不應該包含着對不同的人的包容和理解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