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發土豆(Sofa Potato)是指每天宅在家裡,窩在沙發上看電視的人。但就算是一顆(一堆)沙發土豆,我們也要做BlingBling的沙發土豆!關注我,一起看電影、追劇、分享閃閃發光的思想!
因為疫情的原因,BlingBling也和大家一樣,快半年基本都是宅在家裡。
名副其實的“沙發土豆”。
中國抗疫上半場,美國抗疫下半場。五月份了,海外華人全場都還是沒打完 ------ 冬天和春天就這麼,眼睛一睜一閉、一睜一閉地過完了。
眼瞅着夏天要到了,BlingBling某天翻看曆史觀看記錄的時候,看到了去年給予我好長一段時間力量的日劇 ------
《風平浪靜的閑暇》,又名《凪的新生活》(“凪”念“止”)。

作為剛工作兩年的職場新人,在疫情開始前,BlingBling每天都到點上下班(慶幸遇到的客戶讓我不用經常加班),回家就看劇耍手機、看各類影評、文章(當然,這也變成了我開始寫公衆号的原始素材積累了,哈哈哈哈)。
然而每天獨自回家,路上塞車的一小時裡,我都覺得自己腦瓜空虛又昏沉,一整天也不知道忙了些什麼就過了。
當時打開《風平浪靜的閑暇》時,仿佛第一集就被編劇分析透了。
第二集開始,我沉悶的腦瓜袋裡,也被凪的新生活吹進了一絲涼風。
No.1 讨好型人格的微笑
開篇第一句話:“你有沒有想過,如果能看見空氣會怎麼樣?”
片子裡面的空氣,就是“察言觀色”,為了不尴尬而去做出自己的反應。
女主大島凪就是典型的,很懂得看臉色的人。和每個同事都相處得很和睦,極力避免沖突。
這種過于注重氛圍,可以用另一個很流行的詞來形容 —— “讨好型人格(people pleaser)”。
BlingBling最初也是在網上沖浪時認識的這個詞:讨好型人格會為了别人的感受而改變自己的言辭舉止。
關心和在乎他人感受和讨好型人格有什麼區别?以下是幾個sign:
1)讨好型人格不懂得拒絕别人的請求。
幫同事背鍋,被主管訓完話。回到座位,還要附和着同事去吐槽主管。
同事:不好意思呢,大島。那頁明明是我做的。但是如果我當時承認的話。隻會讓課長更生氣。
小凪:嗯,我明白的。

聽聽同事這瞎話。
職場新人們,不是說永遠不要相信别人,而是職場上要懂得為自己發聲,不然credit(功勞)全被别人拿走了。
2)很少正視自己内心的感受,仿佛别人的正向回應才是你唯一的快樂來源
當遭到同事們評論自己的衣品,小凪明明内心不太舒服。
為了不讓場面尴尬,會潛意識暗示自己這沒什麼,她們沒有惡意。
不會出聲為自己辯護,隻會咧着嘴尴尬地笑着,讓内心的真實感受又一次被忽視。

當小凪還在思考怎麼回應的時候,話題早就跳到下一個。
她還是那個沒有出聲的小透明。
3) 總是很快就同意、附和任何人的觀點,即使你内心根本不贊同
節儉的小凪自己帶了精心準備的午飯,為了合群,也還是和同事一起出去就餐。
這努力迎合的表情,笑肌都能抽筋。

仿佛看到以前找工作時候強行network,剛入職時候瘋狂尬聊的自己。
4)天然地恐懼任何沖突(conflict)
就連同事上傳自己眼睛半睜的照片到社交網站,小凪也會說沒關系。
(哇,這個BlingBling真的不能忍呐。)

其他讨好型人格的信号還有諸如:
随時準備好說“對不起”,哪怕那根本不是你的錯;
依賴他人的肯定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喜歡幫助和給予,但更多是為了讓别人欣賞喜歡你等等。
我們再注意看上面小凪無時無刻的微笑 —— “上唇擡起,雙頰隆起,還有眯眼”,其實和很多動物的防禦行為是非常相似的。
用美國心理學家Michael Graziano在《最初的笑:人類情感的演化根源》一文中的解釋:
“這是我們主要利用微笑來表達一種不含侵略性的友好态度,而非露骨的服從。”
小凪的微笑真的隻是在表示友好态度嗎?
在物種進化的時候,人類很多時候也學會了表演各種表情。
所以微笑,有的時候也變成了服從。
而這,BlingBling把它看成了最大的威脅。
對“自我感情”不忠的威脅。
“有些時候,我們确實會用微笑來表示服從,而這種服從性的微笑往往伴随着全身性防禦姿态的迹象:低頭,聳肩,彎曲的軀幹,手放在胸前。和猴子一樣,我們會對這樣的信号做出自動化的反應。在面對一個面帶杜興式微笑的人時,我們會不由自主地感到溫暖。看到一個順從的卑躬屈膝者時,我們會不由自主地感到鄙夷,或者,如果有人假裝友好、脆弱的眼睛卻毫不設防,我們會不由自主地感到懷疑。(Graziano)”
即使不感興趣,小凪也生怕同事聚會不叫她。

所以其實我們可以得出,讨好型人格,他們真正在意的可能也不是别人的感受,或者隻為了讓别人開心。
讨好型人格,更多是為了自己。
他們選擇了讓自己更舒服。代價就是隐藏、犧牲掉完整的自己。
People pleasing(讨好别人),應該解讀為“Me pleasing”(讨好自己)。
No.2 适當有侵略性(aggressive)
前文沒有要責備讨好型人格的意思,因為BlingBling自己也幾乎全中了以上的症狀。
現在慢慢好多了,也是多虧自己沒有放棄去自我反思,和一點點去接納、改善自我。
當意識到的時候,你已經成功了一半。
意識先行。
小凪的轉變是某天聽到了自己的地下男友,我聞慎二和同事說,和小凪在一起,隻是“那方面”很和諧而已(我聞後面也反轉了,這裡留個懸念吧)。
一直以來看眼色生活的小凪,一下子就因為“過呼吸”暈倒了。
從醫院醒來後的她,毅然辭職、換手機号、抛棄了所有物品,隻帶着一床棉被,隻身搬到了郊外的老舊公寓。
在那裡,小凪決定給自己放個小暑假,
利用大把的時間,做她想做的事情。
但是當她憧憬地打算列出她想做的事情時,她愣住了。
完全想不出來。

好像為了滿足别人眼中期待的自己,她失去了對世界的好奇心。
隻有柔順的和長直發是讨喜的;隻有任勞任怨做白領是體面的;隻有适齡時乖巧地嫁人是孝順的……
小凪慢慢不去探索,也不好奇了。
而保持對世界的好奇心,才是能給漫長人生注入源源活力的核心啊。
這是第一步的自省。
她決心一點點地改變自己過于看重氛圍的性格。
從不再畏懼沖突,直接指出收銀員算錯了錢開始,到後來夢想開自己的小小洗衣房 ------
小凪的慢慢開始為自己發聲。

有時候不要隻會露出貝齒表達友好,關鍵時候也要懂得露出獠牙,保護自己的真情實感。
No.3
社交尬聊是你對别人沒有興趣
然而,如果這部劇隻演到了小凪在這個小長假裡收獲平靜的内心、開心過完黏答答的夏天 ------ 這劇也還不至于取代另一部日劇《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成為了Bling心目中的職場人治愈日劇top1。
(《野獸》也是好看的,最主要是有你們的老婆,新垣結衣)
小凪不止認真注視了自己,也真誠地認識了這個世界。
大家都怪這個世界就會欺負老實人。
感慨内向的好人在社會上太不吃香了。
但是很多人隻是為了社交而去做出社交這個舉動。
讨好型人格看中的是:我正在做“交流”這個動作了。很努力了,但是怎麼自然的聊天真的太難太累了。
但是正如酒吧老闆一針見血地指出。
真正對人感興趣的話,首先應該把假笑和随聲附和收起來。
你是不是真心的,對方一清二楚。
當我們以為自己隻擅長傾聽,而無法主動提出問題,多半是因為我們對别人沒有興趣。

類似的話,BlingBling以前每次求職面試前,聽過無數遍。
所有HR給的tip,都是“Just be yourself.(做你自己就好)”
以前覺得那是一句廢話。
但認識的人越多,越發現那些渾身散發魅力的人,全都好真實。
他們很坦誠地表露自己的開心和不滿。
會認真聽别人說話,然後給出真實的反饋。
當感到被冒犯了,也一定會直接表達“I don't feel comfortable.(我對這感到不舒服)”或者“This is wrong(這是錯的)”。
他們不會裝作是另外一個人。
他們如果就是喜歡宅在家,也會很大方地承認。
然後大肆分享他們愛好的動漫、電影和遊戲。
沒有低姿态。隻是做自己。
你不是水,不要放到哪個環境你就一定按照别人的喜好改變。
最後送給大家蔣方舟在《奇葩大會》的演講結尾的一段話:
“我一直覺得每一個人都有他自己獨特的價值。
在他實現這個價值的過程中,他有可能是張牙舞爪的,他有可能顯得很笨拙。
但是如果你放棄了去追求個人的獨特價值,去建造一個被人喜歡的人設的話,我覺得那其實是冒了非常大的風險。
你吸引來的人,也不是你真正欣賞的人,因為我覺得真正能夠欣賞你的人,永遠欣賞的是你驕傲的樣子,而不是你故作謙卑和故作讨喜的樣子。”

微信号:BlingBling的沙發土豆
關注我,我在沙發上等你
做一顆BlingBling的沙發土豆
看電影、追劇、思考人生
找個舒服的姿勢窩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