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巴黎和會”外交失敗,青島将失,郭心剛在河邊坐了一夜,因悲憤痛心而一夜白頭,那一幕,實在是震撼人心。

他在陳獨秀和李大钊面前,講述自己的父親。父親原是清朝将領,1897年德國來犯時,郭父積極抵禦外辱,反被革職回鄉,不久病逝。

...

...

青島丢失,是父親心中永遠的痛。臨死前,他将兒子叫到跟前,囑咐後事:“心剛,青島是在我手上弄丢的,什麼時候青島收回來了,你一定要告訴我。”

心剛講完,伏在李大钊肩頭悲痛大哭。

...

郭心剛以血寫就“還我青島”四個大字,拖着病體參加五四示威遊行,終于油盡燈枯,永别了自己摯愛的師友。

...

臨死前,他對愛人白蘭說:”蘭,對不起,我以後不能照顧你了。我死之後,你要把我的骨灰,帶回青島膠州灣老家,和我的父親埋在一起。等中國收回青島的那一天,你要去我的墳前,告訴我和我的父親。“

...

...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這是父親對心剛的囑托,也是心剛對白蘭的囑托。

這是怎樣的一種期許呀!

其實,郭心剛的原型之一,叫郭欽光,是海南文昌人,劇中為了增加戲劇沖突,改做山東青島人。

郭欽光1917年秋季進入北大文學院預科,是一個非常愛國的學生,他在遊行示威的時候,奮不顧身地追擊賣國賊,因疲勞過度,又見當局下令逮捕學生,氣憤吐血。

後來在醫院裡聽說許多與他一起遊行的學生被捕,嘔血更多,彌留之際,郭欽光長歎道:“國家瀕危,政府尤以獅子搏兔之力,以壓一線垂盡之民氣”。

5月7日,他在城裡一家法國醫院去世,年僅24歲。

郭的死亡,在“五四”以後的日子裡,成為助長學生憤怒的事件之一。天津、上海等地,都為他舉辦了追悼會。

且郭欽光死後,又有清華學校高等科的學生徐日哲,因街頭演說過勞,于5月22日在清華病院去世;以及一個前京師大學堂的校友周瑞琦,在留下“我決定甯願做自由鬼而不願做活奴隸”的遺書後,投水自殺。

可見當時,青年的愛國熱情,是多麼高漲,而巴黎和會之後,青年的憤怒又是多麼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