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可真是好涵養,當面被罵“崇洋媚外”,被諷刺像杜威的小跟班,還是在努力保持微笑,堅決不失态。

新青年編輯們聚會,胡适又開始鼓吹他那老一套:中國要發展,必須全面學習美國。

...

感覺在座的幾位都有點無語,李大钊假裝無意地拍拍袖子,魯迅假裝漫不經心地擡擡屁股,黃一涵埋頭吃西瓜,還有人尴尬地輕咳兩聲,陳獨秀更絕,直接把矛頭轉向了錢玄同,貌似很自然地問:

德潛,前些天你不是還跟我說,說适之有一些崇洋媚外嗎?怎麼不發言呢?所謂民主,就是各抒己見,不要掖着藏着。

這給人錢玄同問得,好生尴尬,隻能勉強接話:我是想發表來着,但是我确實還沒有組織好。适之……

...

話還沒說完,就被胡适打斷:崇洋我有,決不獻媚。

看來胡适心裡還是很不爽的,隻不過當着大家的面,一定要保持微笑,不能失态,哈哈。

這下劉半農忍不了了,當即怼道:決不獻媚?那請問胡大博士,這些日子裡,你天天夾個包,跟在杜威教授屁股後邊,像個跟班似的,那不是獻媚嗎?适之,我覺得你特别像一個人。

...

胡适有點無奈地搖了搖頭,但還是在努力保持着他那尴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問道:像誰?

劉半農:辜鴻銘身邊的老辮子劉二。

這句話一出,估計大家心裡都笑噴了。陳獨秀可能是為了顧及胡适的面子,還是一張嚴肅臉,魯迅先生卻很耿直地哈哈笑了兩聲,胡适不知道是不是為了化解尴尬,拿了塊西瓜啃起來。

以前聽别人講胡适,都說他很有雅量。

《覺醒年代》中塑造的胡适,也的确是很有涵養,猛一看,謙謙君子也!

但怎麼說呢,給人的感覺并不好,我覺得有一位豆瓣網友的描述很到位:劇裡胡适總是一臉沒什麼溫度的笑,說話不會表達特别絕對的觀點和立場,總有種疏離感,就讓人感覺有種微妙的别扭。

而到了最近的幾集,威爾遜巴黎和會上放棄公理,放棄中國,之前唱得高調全成放屁,可以感覺得到,大家對美國都挺失望的,胡适卻還在鼓吹全面學習美國,豈能不讓人反感?

可以看到,從“五四”前後到現在,大家都開始怼胡适了,先是陳獨秀、李大钊,先是到了錢玄同、劉半農。

相信也有不少觀衆,看得心裡挺不舒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