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蝶觀|愛情和死亡,是意外或者驚喜嗎?
文/胡蝶
版權所屬,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否則一切法律責任自負。
歡迎關注微信公衆号:胡蝶夢憶夏 歡迎關注微博:胡蝶_夢憶夏
《意外制造公司》,把“主動面對和選擇死亡”以電影形式表現出來。“你務必謹慎考慮,我們能布置成自然死亡或意外,我們提供各種選擇。如果你想将離去與最愛的消遣結合,我們也能提供專屬客戶定制化的頂級服務。但你務必要了解,一旦簽約之後,就無法回頭了。”這像是與死亡簽訂的契約,一旦選擇了死亡,就無法回頭,選擇完結這隻有一次的生命,是不可逆的選擇。
“至于您的死亡方式,多數客戶偏好在所愛之人身邊靜靜離開,這是本公司目前最受歡迎的選項。”“我想交給你們決定。”男主選擇放棄擁有死亡方式的決定權。“我們确實有提供所謂的驚喜方案,這可以說是最自然的旅行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客戶不會知道時間與方式,隻知道這件事會發生。” 死亡與愛情的決定權可以主動掌握嗎,是否可以刻意安排和制造,令它發生呢?假裝意外,實際是蓄謀已久,也許還可以選擇與最愛的消遣結合。還是死亡與愛情的決定權從來不在人們的手裡,它是人生旅行中的一個驚喜,你不會知道它發生的時間和方式,隻知道這件事會發生。
女主問男主:“你是我的驚喜嗎?如果我是呢,如果你是呢?我們可能是彼此的驚喜。你沒想過嗎,還是你不在乎?” “在這種情況下,一切都不重要了。對吧?”你越是在意和揣測“驚喜”的出現,驚喜便越不會出現,意料之中便不算驚喜。而當你放空一切,抛開雜念,無所畏懼,去純粹享受過程的時候,沒準會發現那個出乎意料的驚喜。愛情不就像是這個“驚喜”嗎,你越是想發現它,找到它,追随它,抓住它,掌控它,擁有它,愛情反而消失不見了。當你忘掉你要刻意尋找愛情的時候,沒準愛情卻在不知不覺中出現了。
女主說:“我一直沒有找到我想要的歸屬。别人用自己的方式看待我。”“卻沒有看到真正的你。”女主漸漸發現男主古怪和拘謹的表面下,有一顆善良的心,他貼心聰明、細膩、風趣,他了解并接受真正的她。而男主也漸漸愛上女主,産生了對人世間的眷戀,感受到了恐懼、開心、生氣等情緒,内心有了愛的感情。

女主說:“我相信我們周邊的事物,全都在特定的層次上,我們旅行時就會往上到下一個層次。我們在這個更高的層次情況比較好。我們也會成為比較好的人。我在這一層樓沒什麼進展。或許不止如此,隻是我得不到。知道這種感覺嗎?”電影中女主把人間和死後比喻成不同的層級。而現實中的愛情發展又何嘗不像個層級圖呢。假設單身是一層,有個門能通向二層的戀愛層,然後二層有個小門,能通向三層的結婚層。但有的人在某一層樓沒什麼進展,似乎永遠停留在那裡,即使想方設法脫離卻無計可施,那就像是一個遇到瓶頸的感覺。當你的朋友們都去往二層和三層時,他們便很少來一層陪伴你了,留在一層的你隻能去認識其他同樣在一層的人,然後争取找到伴侶,去往二層三層,如果你懶得找新朋友和伴侶,就隻能一個人了。
好像在人生的旅行中,大多數人認為愛情和婚姻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情,有沒有想過,也許這份驚喜不是必然會有的。如果你認定它“一定會來,理所當然”,而它遲遲沒有來時,便會令人失落、沮喪、挫敗、焦慮。會不會當你放下這份壓力和期許時,當你以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它時,反而更快樂些?或者換個角度說,内因和外因缺一不可,既需要内因的決定性作用,也需要外因的推動力,缺少任何一個,愛情和婚姻便不會發展。那麼我們都需要找到能令愛情和婚姻發展的内因和外因,而這也是人們一直在讨論和研究的課題。
當男主愛上女主時,他想把這場“死亡旅行”延期,他不想死了,他的内心感受當了之前從未有過的新鮮和快樂的感覺,他有了活下去的意願和動力。雖然展示了愛情的積極的一面,給了一個人重生的念頭,但是生活中除了愛情,也會有其他的意義,可以成為求生的理由。讓我想起那部瑞典電影《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生活中不止有愛情,還有更多有意義的事情可以去做。
結尾男主的仆人選擇結束生命,是否寓意着有時候選擇死亡是一種解脫和幫助。這部電影令人思考關于人類選擇死亡的權利問題。當人們不管因為身體疾病還是精神疾病難以承受痛苦,主觀意願想要選擇結束生命的時候,是否要尊重人們選擇死亡的權利呢?
BY:胡蝶 2018/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