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蝶觀|你的房間很小,可世界很大!
文/胡蝶
版權所屬,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否則一切法律責任自負。
歡迎關注微信公衆号:胡蝶夢憶夏 歡迎關注微博:胡蝶_夢憶夏
《ROOM》(《房間》)是由蘭納德·阿伯拉罕森執導,布麗·拉爾森、雅各布·特瑞布雷、威廉姆·H·梅西等主演的劇情片。該片于2016年1月15日在愛爾蘭上映。
偉大的母愛和智慧,即使在惡劣條件的小房間裡,也想方設法給孩子創造快樂和健康的成長氛圍,教育孩子,陪伴孩子,盡全力保護孩子,顧孩子周全。母親循序漸進地告訴孩子外面還有更大的難以想象的真實世界。母親想出逃生方法,幫孩子逃出房間。孩子逃生的片段令人激動。小演員演技超級棒!尤其孩子看到外面世界的那一刻的表情,超級生動到位。

孩子第一次救了母親,在逃離的驚險後,努力回想周邊環境,把她從監獄似的房間裡救出來。母子再次團聚的片段令人感動!此時無聲勝有聲。
孩子第二次救了母親,在母親接受心理治療期間,孩子決定剪掉自己珍惜的頭發,給母親傳遞力量。孩子對外婆說:“剪我的頭發,我要把它寄給媽媽,她比我更需要我的力量。”外婆的話也很有道理:“我們互相傳遞力量,沒人可以獨自堅強。”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不是孤立無助的,每個人都有失落沮喪不知所措之時,真的要互相幫助,給予力量啊!
孩子第三次救了媽媽,從精神層面、心理層面釋懷了母親,救贖了母親的靈魂。孩子說:“如果門開着,這就不是房間。媽媽,和房間說聲再見吧。”房間再小再破,卻也承載了孩子的童年和回憶,承載了母子生活的5年。和快樂的或悲傷的回憶說再見,和美好的或不堪的過去說再見,迎接新生活,繼續前進!MOVE ON!
媽媽對孩子說:“我不是一個好媽媽”,孩子說:“但你是我媽媽。”我們無權選擇自己的父母,無權去評判他們的人生,無權要求他們達到我們的期望,我們能做的是接受和尊重他們本來的樣子和選擇。我們不僅把他們當做父母看待,還應該以人性的角度去看待和理解他們,他們也有缺點和不足,他們也會犯錯,他們也會有遇到困難和無助之時,他們也有喜怒哀樂等各種心情和情緒。他們和你一樣,同樣也是這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存在。

這讓我想起另一部電影,《LOVELY LOUISE》(《可愛的路易絲》),一個人了解了真相和重新認知了自我,獲得了重生。在你心中,你覺得很愛他們,他們也許是你的父母、戀人、朋友、兄弟姐妹、孩子,甚至他們在你心中是完美的,可當你了解了他們真實的缺點和不完美的故事後,在你聽說了他們曾經犯過的錯誤後,在你知道了他們對你撒過的謊言後,是否會原諒和包容他們呢,是否還會繼續愛他們呢?

媽媽說:“傑克不屬于任何人,他是我的。”從血緣關系角度出發,孩子是父母的。從哲學角度出發,孩子不屬于任何人,是獨立存在的個體。即使是愛,也不能成為束縛住一個人的理由,每個人都是獨立存在的個體,享有自由的權利。電影中的情況很複雜和特殊,孩子的父親是侵害者,孩子的父親是不愛孩子的,母親隻愛孩子,母親的心情是非常複雜的。
受害者責怪她的母親教導她做人要善良,所以她樂于助人幫助陌生人尋找小狗,然後被陌生人侵害并囚禁七年。侵害者是可恨的,受害者和家屬是可憐的,受害事件是可悲的。如何能避免更多的悲劇發生,如何提高弱勢群體的自我保護能力,如何降低變态群體,如何維護和平安全環境,如何培養健全心理人格等等,才是更需要大家思考和出謀劃策的。任何事物都有一個“度”、“界限”和“風險”的問題,在做每件事和做決定的時候都要思考它。善良也是要有“度”和“界限”的,過了那個界限,就有“風險”了。例如電影中的受害者,如果陌生人問路,她出于善良告訴答案,沒有風險,可是如果她跟着陌生人走,失去了“安全距離”和“安全意識”,那就增加了受害風險。教育善良的出發點沒錯,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可是畢竟人心險惡,社會複雜,如果過了相應的界限,“善良”就會轉變為被壞人利用的武器。所以教育孩子“善良”的同時,也要教育孩子善良的“界限”和提高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
“傑克,這個世界很大,大到你不敢相信。”“當我四歲的時候,我甚至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可現在媽媽和我會永遠住在這個世界裡,直到我們死去。這是在一個叫美國的國家裡的城市中的一條街道,地球是在一個藍綠色的星球,地球一直在轉,我也不懂為什麼我們不會掉落,還有外太空,沒人知道天堂在哪。媽媽和我做了一個決定,因為我們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所以我們每樣都要去嘗試。這世上有那麼多事物,有時候很吓人,但沒關系,因為還是你和我在一起。”我們曾經以為房間就是全世界,以為眼前所看到的聽到的認識到的一切就是全世界,但其實它們隻是這個世界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我們不應該被眼前的“房間”所局限住,也許終有一天,我們會離開房間,離開父母,離開固有思維,去了解“房間”以外的,更大更真實的“世界”。
BY:胡蝶 2018/7/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