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天都要好好過!

——《向往的生活》

...

文丨舊故麻袋

當下你打開電視,搜索“綜藝”,你會發現各種各樣、形式各異的綜藝太多了,能讓你眼花缭亂,甚至目不暇接。但能被記住的有幾個?能搬得上台面的有幾個?覺得意義的又有幾個?


中國的綜藝節目經過那麼多年的發展,一直還在原地踏步,原因很簡單,我們的原創綜藝太弱了,那些能被記住的綜藝不是抄襲了他國的成功案例,就是靠錢砸到了制作的版權。


在衆多綜藝裡,隻有《向往的生活》曾讓我眼前一亮,成了心中的白月光,雖說它也因“抄襲風波”惹得一身騷,但總體而言,在快節奏的生活裡,能有這樣讓人舒心溫暖的慢綜藝,實屬難得。

...

藍天白雲,鳥語花香,蛙吟蟲鳴,一日三餐,日升日落。那個時候即便嘉賓們什麼都不做,互相坐下唠唠嗑,感覺就十分美好。至少最初《向往的生活》初衷是“生活”,并且是接地氣的煙火氣,不僅能讓觀衆感受到被自然圍繞的幸福,更能讓觀衆感受到嘉賓們脫下明星外衣後,真誠生活的感動。

...

黃磊、何炅、劉憲華,三位MC也是各有特色,黃磊夠親切,何炅好人緣,大華能活躍,彭昱暢和張子楓這兩位常駐嘉賓,憨厚可愛,雖然有些拘謹,但她們年輕有活力,且兄妹兩人經常打鬧,也為節目帶來了不少溫馨的家庭感。外加一些自帶笑果,放得下身段,開得起玩笑的特邀嘉賓,耍寶逗樂,飯後唠嗑,不僅什麼梗都能接得住,而且還能制造很多有意思的梗。

...

但從第三季開始,節目質量明顯有所下滑,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劉憲華合約到期離開了節目,原本三位MC能夠形成“三足鼎立”的節目效果,可突然少了大華,節目就變得冷清了不少。另一部分的原因是嘉賓的利益性越來越強,不再是前兩季,能從早唠到晚,找老朋友聊天叙舊的感覺,很難看到嘉賓們身上流露的真性情,一期請來七八位嘉賓,彼此不熟,隻能相視而笑,更别提什麼敞開心扉,有的隻是小心翼翼、謹慎行事。

...

這樣的尴尬在第四季可謂是達到了頂峰,一時間錯覺,這還是之前認識的《向往的生活》嗎?确定這不是《快樂大本營》的戶外版嗎?

...

第四季的嘉賓很少能産生什麼有效互動,感覺就是來節目裡露個臉,給自己整些話題,然後重塑或者加深一下自己的人設。比如第四季第一期大概來了12個嘉賓,年齡,職業,咖位什麼層次的都有,但彼此之間都不熟,有的甚至是第一次見面,大家除了說一些場面話,陪一些笑臉,就拿不出更多私貨了,連周迅都不願回憶當年,不願接梗,話題轉轉轉就回到了誇贊黃磊做菜好吃上。的确,一幫不熟的人之間,能說的也隻剩下黃老師的菜了。


後來又來了快樂大本營的幾位熟人,何老師自然是放松了不少,難得在節目裡偷了懶,但快本的人一多,看什麼都像快本,那期《向往的生活》也不例外,更像是在看《快本的生活》。

...

再後來就更尴尬了,老狼和鄭鈞,歐陽娜娜和許光漢,兩組風格完全不同,年齡階段完全不同的嘉賓放一起邀請,也不知道節目組是怎麼想的,大概這幾位隻有那一天有檔期吧。

...

老狼和鄭鈞的到來讓黃磊非常開心,一來老朋友之間就開始鬥嘴,氣氛融洽的不得了,而且這倆老炮兒并沒把自己當外人,所以比較放得開。


可是許光漢和歐陽娜娜呢?兩人出場騎着小摩托,蹭了一波《想見你》的熱度,小清新的感覺撲面而來,兩人就像是在拍偶像劇。

...

這份美好并沒有維持多久,在鄭鈞和老狼的話匣子下,許光漢很難說上話,一是年輕人和中年人之間有代溝,二是許光漢一直在台灣地區發展對二位前輩實在是不熟。他不僅跟他們有距離,也實在是插不上什麼話。

...

網友的總結:許光漢仿佛去了不熟的親戚家。

...

歐陽娜娜比許光漢的情況要好些,因為和張子楓關系不錯,所以兩人可以唠上嗑,加上何炅又和她是老熟人,所以不至于像許光漢那麼窒息。

...

目前為止,隻有郭麒麟來的第一期比較有看點,郭麒麟的綜藝感和混相聲界的活躍感在節目中可謂是相得益彰,哪句話都接得上,而且有禮貌又得體,大大方方的有啥說啥,建議節目組讓郭麒麟當常駐嘉賓。

...

很多人覺得《向往的生活》變味了,沒啥可向往的,而且一點也不快樂,所以即便是畫面美好的慢綜藝,走偏了,還是會感到疲倦,無法讓人感受到真實。

...

節目的确是大火了,因為廣告也越來越多了,但大家似乎都忘了最初《向往的生活》初衷是什麼?現在《向往的生活》,讓人沒了“向往”,倒是多了幾分尴尬的殘酷。

...

節目能深入人心不容易,能讓人感同身受更不容易,希望曾經的“白月光”隻是暫時迷失了方向,最終會找回自己的初衷,到那時,我仍然捧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