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今天文章前,允許Sir先列一個榜單:
第85屆紐約影評人協會獎
第91屆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
第25屆美國評論家選擇電影獎
第35屆美國獨立精神獎
第40屆波士頓影評人協會獎
第45屆洛杉矶影評人協會獎
第32屆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
第4屆亞特蘭大影評人協會獎
第23屆美國在線影評人協會獎
……
如果一部電影,已經開始在這些獎項上過關斬将。
意味着什麼?
Sir覺得,大抵、約莫、應該……一定是會是明年奧斯卡的熱門。
《小醜》《愛爾蘭人》《婚姻故事》等衆所周知的大熱,Sir都聊了。
今天,輪到它。
一個冷門,也是一個常客。
《原鑽》
uncut gems
監制馬丁·斯科塞斯,老面孔。
導演薩弗迪兄弟,兩個新人。
他們上一部作品,是2017年的《好時光》,至今的爛番茄新鮮度高達90%。
入圍戛納主競賽,獲得了長達六分鐘的掌聲,影評人們說它為讓犯罪類型片重煥新生。
兩年後,新作《原鑽》。
精準覆蓋影評人的口味,爛番茄新鮮度新高的94%,在一堆前哨獎項上橫沖直撞。
但。
67%的爆米花指數,7.6的豆瓣評分,暴死的北美票房……
以及Sir觀影時微微的生理不适。
都在提醒着一個事實——
故事小衆,獨立,辛辣,刻薄,趣味獨特。
它在有意讓你坐立難安。
慘
紐約,聒噪嘈雜的大都會;
犯罪題材、都市人的掙紮、城市精神病。
滿滿的斯科塞斯風格。
但,老馬丁的故事裡,絕不會有這麼作死的男主。
它首先暴露了中年人的窘态。
霍華德(亞當·桑德勒 飾),一個生活在紐約的猶太裔鑽石商人。
靠着猶太家族的幫襯,他有一家自己的珠寶鋪子,家庭富足,還有兩個孩子。
看起來人生很圓滿。
但很快,故事就急轉直下。
在女兒即将進行彙報演出的派對當晚。
他被人追着衆目睽睽下逃離會場。
什麼事那麼急?
一路小跑,逃到停車場。
但很快被追上,一個踉跄,被一頓胖揍。
跪地求饒。
仇家?
拿着刀,又不取他性命是什麼意思。
更費解的,是接下來一系列“懲罰”——
扒光衣服,扯掉内褲,鎖進後備箱。
???
到底是尋仇,還是惡搞?
現實是——
打他的,是連襟阿諾,他借了阿諾一大筆錢遲遲不還。
救他的,是已經發現他包養小三、情感破裂,分居離婚就差一步的妻子。
錢、家庭、朋友,中年人三根稻草。
他一根也沒抓住。
但你以為這已經是本片中霍華德最慘的樣子?
不。
同樣是霍華德,同樣是阿諾。
在又一次拿到錢卻不還錢的情況發生後,前一秒,他剛剛西裝革履地從寫字樓出來。
後一秒,就讓阿諾的人當街逮住,一頓暴打,扔進了噴泉水池裡。
慘到連包養的小三,都有了出軌離開霍華德的想法。
逼得他隻能一個人躲在辦公室裡哭。
人生谷底,罪有應得。
就是海報裡鼻青臉腫的樣子。
問題來了,都這麼慘了,他為什麼還欠着錢不還?
這種,又憑什麼,讓影評人交口稱贊?
片名的“原鑽”,到底是什麼?
借用豆瓣網友@低俗影迷 的評價:
依然是标志性的掙紮,突發性的困境,喧鬧的場合嘴裡碰着互不搭調的憤怒
它讓你坐立難安就在——
剛開始,你以為它講是一個跟你八竿子打不着的荒誕故事。
但過程中卻發現,它暗暗諷刺的,就是你自己。
瘾
千萬别一看到亞當·桑德勒,就以為是一部喜劇片。
看完Sir隻能說被騙得好慘。
不同于一般的城市精神病的孤獨症狀。
拆開喜劇的标簽,在《原鑽》裡,用了長達兩個小時的絮絮叨叨,去講珠寶商人霍華德的日常騷操作。
拆東牆,補西牆,坑蒙拐騙,借錢還債。
一邊是對事業和家庭縫縫補補,勉力維持。
一邊是閑不下來,一拿到錢就想瘋狂賭一把,幻想翻身。
展現出了一個極為矛盾和複雜的人性。
關鍵詞,瘾。
有兩層含義。
第一層,賭球的瘾。
《原鑽》裡的一個重要配角,是真實的NBA球星凱文·加内特。
在故事背景2012年,他扮演他自己,一個職業生涯遇到瓶頸的大款。
故事的主線,是霍華德想賣給加内特一塊埃塞俄比亞的蛋白石。
為此不斷鋪墊,給石頭上價值,給加内特洗腦。
有它保佑,你就能赢球。
沒它保佑,你會繼續輸球。
說着說着,加内特還沒動心,霍華德自己先信了。
加内特把自己的戒指作為抵押,先拿走了石頭,試試有沒有霍華德說的這麼玄乎。
而霍華德,緊接着就把戒指送進當鋪,借錢周轉。
可就當Sir以為,他會先把阿諾的讨債隊伍打發掉的時候。
霍華德轉身進了賭場。
用全部身家,買加内特的比賽赢。
看懂這個邏輯沒?
加内特的比賽赢,就可能想買這塊石頭,到時候贖回戒指,還清欠款,解決危機,一身輕松。
可霍華德覺得不夠,這麼一筆錢,怎麼能浪費呢?
于是把全部身家投進去,買加内特赢,他就能大賺特賺,不僅還債,還能一把翻身。
想得很美好。
但,要是輸了呢?
石頭賣不掉,戒指贖不回,又加一筆欠款,新老賬一起算。
可霍華德不考慮這些,就賭。
連莊家都嘲笑他——
這是我聽過最傻逼的賭注
哈哈哈,Sir複議。
但霍華德隻相信, 赢了會所嫩模輸了下海幹活。
于是,就有了開頭的一幕。
但事實證明,賭球,還隻是第一層的瘾。
第二層的瘾,是對穩定生活的不耐受。
霍華德頭腦聰明,能賺錢,又出身猶太家族,事業算得上不錯。
但他不甘平凡,迷戀各種能夠帶來刺激的東西。
以及缺乏财富積累的耐心。
可之前,一直都是小打小鬧。
而這個轉折點,是病。
電影開頭有一段頗具有庫布裡克風格的設計。
直腸鏡檢查。
針對的是霍華德家族裡的直腸癌隐患。
别人檢查完,發現有點問題,都是忐忑地等待結果。
可霍華德查完,卻是一種——
我終于可以浪一浪的感覺。
一個細節。
直腸檢查之後,他去見賭球的登記人。
結果人家都揮手不願見他。
這暗示,在這裡賭球的霍華德一直運氣不錯,這也是他能一直活到現在的原因。
可再好的運氣,也總有花完的那天。
懷疑自己有病的霍華德,靠着各種套現。
一步步出手越來越闊綽,讓人無法拒絕。
2.4萬,買科比輸。
4萬,買加内特赢。
再到後邊的15萬,三串一,一場定勝負。
甚至找來直升機送人去賭場買賭票,豪賭百萬。
花借來的錢,賭自己的命,讓人無話可說。
可結果——
死得其所。
好笑的是,死前不久。
他剛得知,檢查的結果是,并無大礙。
這也是《原鑽》故事的内涵之處——
所有社會逼迫下瘋狂的模闆裡,都寫不出一個人能夠自甘瘋狂的故事。
更關鍵的是,它邏輯合理,真實到令人膽寒。
躁
如果說給《原鑽》一個直觀感受的話。
躁。
導演薩弗迪兄弟一定有着呆在火車棧橋下的童年回憶。
把自己受到過的陣陣轟鳴聲,毫不吝啬地反饋給觀衆。
兩個小時以一股迷幻的電子音樂為背景,故事給人壓迫感的同時,聲音讓人坐立難安。
性,酒精,粗口,俚語,暴力……
構成了《原鑽》裡的紐約城市叢林。
間歇的手持攝影能讓人看得頭暈目眩,這種暗戳戳的不友好,都是電影很難讓觀衆投票的原因。
但。
誰也無法否定,這對導演兄弟,審美一直獨樹一幟。
在上一部電影《好時光》裡,霓虹美學,刺耳躁郁的電音,色彩大膽放肆,外加一出犯罪驚悚的黑色寓言,風格早已成型。
而《原鑽》裡迷醉的紐約,電音,酒精,比昆汀還要話唠的台詞,同樣恨不得讓人閉塞耳目,不管不顧地跳進舞池扭上一整夜。
但在這一切的表象之下,這出黑色寓言中的原鑽,指的是什麼?
狹義的看,是那顆蛋白石。
因為這顆蛋白石,牽扯出了大款加内特,給了霍華德能夠豪賭一把的機會,構成了整個故事。
但廣義呢。
電影給出了一個非常工整的對應關系。
影片開頭,埃塞俄比亞的礦坑裡。
一個黑人礦工受傷,腿骨暴露,鮮血直流,從礦井裡擡出,現場出現一片混亂,這是那顆蛋白石的第一次出世。
影片末尾,豪賭一把,血賺百萬的霍華德,臉上還留着賭赢之後的興奮。
下一秒被人一槍爆頭,打死在自家店裡,血流滿地,這是故事的結局。
一個特征,血。
原鑽,也是原罪,從出生到死亡都帶着血。
而這一層,才是《原鑽》電影表達的主題——
人性的貪婪、欲望、自私、瘋狂,從萌生一開始,就必定會與鮮血和罪惡相伴。
所以,再配合上導演的鏡頭表達的躁郁。
不難發現。
電影裡這個光怪陸離的世界,很可能更加接近現實世界的真相。
說到底,《原鑽》的好就好在——
它沒有假惺惺地回避人類為成功假象自嗨的本性,反而用極緻的五彩斑斓反襯一個人變賣靈魂後的醜陋,以此達到一種宿醉後的清醒。
正如電影的英文片名:
Uncut Gems,未切割的寶石。
到底是寶石在前?
還是切割在前?
放到人身上——
到底是天性重要,還是後天的約束重要?
缺一不可。
Sir最喜歡電影裡兩個意象:
一個是電影開頭。
直腸鏡檢查,直面觀察人體内部器官的樣子,粘稠,濕熱,蠕動,配合着音樂,能讓人生理不适。
而另一個,則是霍華德給加内特洗腦蛋白石的作用。
鏡頭鑽進了蛋白石裡,色彩斑斓,無比壯麗的内部構造,仿若整個宇宙盡在眼中,濃縮着整個人類文明的曆史。
這幽默,藏得太深——
蛋白石,對應結石。
這幽默,還是黑色的。
電影沒臉沒皮之下,戳穿了那層最可怕的荒誕。
讓我們痛不欲生的,是自己身上的結石;
讓我們玩命追逐的,是别人身上的結石。
這讓Sir想起甯浩《瘋狂的外星人》那重複了兩次的台詞:
“活人能讓尿給憋死?”
“原來活人真能讓尿給憋死。”
看似無厘頭。
但現實是,許多人根本分不清——
你追逐的,是結石還是寶石。
讓你翻車的,是尿,還是你自己的“憋”。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