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世界讀書日。

一個幾乎被世人遺忘的節日。

讀書。

一個越來越陳舊的習慣。

作為靠新媒體吃飯的人,Sir似乎應該追更新的熱點,講更潮的電影。

誰要聽你講書?

...

Sir今天偏任性一把。

講一部老片,關于讀書。

為那群安靜的、孤獨的、守舊的你們——

《朗讀者》

The Reader

...

經典無需多介紹。

豆瓣Top250,金球獎、奧斯卡和歐洲電影獎的最佳電影提名。

被稱為凱特·溫斯萊特最大尺度的表演(《泰坦尼克》那幾秒都是小兒科),她也憑借此片拿下當年奧斯卡影後。

關于《朗讀者》的影評、解讀,已經太多。

這也的确是一部奇妙的電影,它的攝影、配樂、表演、主題……都是上乘。

能供每個人從許多不同的角度去欣賞,得出感悟。

Sir今天無意展開。

隻講清楚一件簡單的事:

書籍(或者文字),究竟能帶給我們哪些獨一無二的意義?

...

先簡單說說故事。

始于一段禁忌之戀。

15歲男孩遇上36歲中年熟女。

那是欲望被點燃的夏天,兩人一拍即合,沒有過多的暧昧。

兩次見面,就滾上床單。

而且還是每天滾,花式滾。

...

不得不說,電影選角眼光精準。

凱特扮演的女人,剛強、直接、執拗。

你能從當時33歲的凱特眼神中感受到一股近乎決絕的堅定。

大衛·克勞斯扮演的鮮肉,清澈、細膩、敏感。

同樣看眼神,小小年紀,竟能在脆弱中自帶一絲哀傷。

這也為故事後面他的中年時期各種決定,埋下鋪墊。

...

說到這裡,故事是想走獵奇的低俗路線嗎?

不。

除了肉體關系,還有精神交流——朗讀。

沒錯。

不是一起讀書,而是男孩每天在做愛前,要先讀書給她聽。

在米夏聲情并茂地朗誦下,漢娜展示了她感性的一面。

有時像小孩般笑出聲。

讀到悲傷時,又哭到心碎。

...

但她此時并不知道——

讀書這件事,會影響她一生。

如何影響?

既然Sir今天講的是書籍,那線索就要從文字中找。

電影匆匆提到過一段台詞,在Sir看正是整部作品的題眼。

課堂上,男孩走神了,腦海裡全是姐姐的肉體。

此時畫外音卻保留了老師說的一段話:

西方文學的核心在于保密的觀念。

人物性格整個建立在人們之間未能公開的某些信息上。

其原因可能是多樣的,或卑鄙,或高尚。

以緻人們決心守口如瓶。

...

記住這段台詞。

在Sir看,它正是全片的題眼——

它解釋了書籍的正确打開方式。

看書,不是看它說了什麼,也不是看它沒說什麼。

真正會讀書的人,會去體會,去琢磨,它選擇不說什麼。

可惜。

為了讀懂這個道理,兩人都犧牲了一輩子的時間。

...

故事從三分之一處急轉直下。

再沒有任何香豔鏡頭,更失去了夏日的活潑,男女的情欲。

進入冬季,伴随德國的街頭逐漸變得陰冷潮濕。

漢娜足足消失了八年。

八年,米夏成長為了法學專業的大學生。

八年,整個歐洲仍試圖從二戰的陰霾中恢複過來,各種平反運動,風起雲湧。

直到一次庭審。

米夏以學生的身份跟着老師去旁聽,學習。

誰知,被告席赫然站着他最熟悉的女人——

...

八年發生了什麼?

她為什麼會背上納粹的罪名,讓所有人想緻她于死地?

一個細節。

當年漢娜消失前,她升遷了。

作為列車售票員的她,被上司賞識,不用再跟車售票,而是搬進辦公室裡工作。

這是要當白領了啊!

...

誰知。

漢娜一點高興不起來,反而回家收拾東西走人,再也沒出現過。

旁人看來,這是升遷。

但在她看來,卻是天大的麻煩——

進辦公室,意味着必然要跟文字打交道。

你可能想問:她不是愛讀書嗎,這不是有大把時間讀書了?

這正是導演毒辣的地方。

電影的所有反轉,絕不明說,而是通過各種不起眼的線索鋪墊,然後引導你自行引爆那個最不願接受的事實。

你想起來了。

她喜歡書,但從沒看過一眼書。

她熱愛故事,卻在約會點菜時對着餐牌一臉無助。

...

而此時,漢娜恰巧又面對一次關于文字的關鍵判罰——

法官要通過她的筆迹确認,那份罪大惡極的文件是不是她寫的。

...

聽到這裡,旁聽席上的米夏松了一口氣。

對,他也想起來了。

——漢娜是個文盲啊,肯定不是她寫的!

結果呢?

他後來的表情是這樣的:

...

原來,漢娜沒有說出自己不識字的事實。

面對法官遞過來的筆和紙,她一把推開,爽快地承認了不屬于自己的罪狀。

對她來說,文盲的恥辱甚至要大于納粹共犯的恥辱。

漢娜就在米夏的目送下被判處終身監禁。

...

你又想問,為什麼?

另外的被告,撇清關系,隻判四年。

而她,執着地獨吞罪名,終身監禁。

——這不是正常人都會做的選擇題嗎?

恰恰,《朗讀者》要做的,就是要推翻各種我們認為的常識、規則、事實。

...

之後,電影再次切換節奏。

它變得溫情起來。

《朗讀者》在不斷地切換情緒中,體現出它的厚度。

你可以把它看作一部遺憾但凄美的愛情片;

或者把它看作一部沉重深刻的戰争反思片;

甚至把它看作一部在宏大曆史中,小人物抗争命運的勵志片。

監獄裡的漢娜,得到了重生。

中年米夏把一部部書籍錄成磁帶,寄進監獄給漢娜。

已步入老年的漢娜,聽着磁帶,做出了她一直沒能踏出的一步——

學習識字。

這一幕,讓許多人動容。

...

但如果讓Sir說,《朗讀者》的意義不僅于此。

在Sir看,它是一部能重塑你對這是世界,對人,對情感的認知的文學電影。

什麼意思?

首先,它有着區别于一般電影的,制造意外的能力。

簡單說,你用“正常”的思維,是絕對猜不到它的走向的。

舉幾個例子。

米夏知道漢娜不識字,他還是法學學生。

他應該知道,自己作證,能幫漢娜減刑,且保證法庭公平,也是每個公民的義務。

于情于理,他都應該站出來作證。

他有嗎?

沒有。

闊别八年,曾經最愛的女人可能這一輩子都要成為階下囚。

按常理,他應該去見她一面。

說清楚他沒出庭作證的原因,或者僅僅是去做個告别。

他想。

他也這麼做了。

但走到監獄門口時,米夏停下了腳步,然後轉頭返回。

...

不止這些,但Sir也不便繼續劇透。

Sir還記得第一次看這部電影時的咬牙切齒——

為什麼?到底為什麼?

如今,Sir懂了。

線索,依然要在書裡找。

電影反複提到了兩本書——

荷馬的《奧德賽》,巴甫洛維奇·契诃夫的《帶小狗的女人》。

首先,荷馬作為古希臘著名的盲詩人,指代了漢娜的盲。

她不僅是文盲。

她更是一個被戰争麻木,被命運吞噬的“心盲”。

二戰時期,她換了工作加入納粹,并在集中營中做看守。

當時她把300名猶太婦孺關押在教堂,教堂因轟炸失火,裡面幾乎所有人被活活燒死。

法庭上,法官問她為什麼不把教堂的門打開。

所有人都急着辯解說——自己事後才知道。

隻有漢娜承認,她知道教堂失火了。

她怎麼辯解?

沒有辯解,因為她不會辯解,隻反過來問法官——

如果是你,你怎麼做?

...

她沒有意識到,那是300條生命。

她隻知道,自己是看守,看守的責任,是看好犯人。

如果把她們放出來,我就看不住人了呀。

大家都知道了,這是“平庸的惡”。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米夏沒有當場站出來指證,卻事後給漢娜錄音,幫助她識字。

——他看到了漢娜的“盲”,他更知道,一個盲人最脆弱的是尊嚴。

于是,他用自己的方式,用尊重漢娜的方式,讓她逐漸恢複清醒。

第二本書,《帶小狗的人》講的是一段愛情。

一段禁忌,且沒有善終的愛情。

指代漢娜和米夏之間的感情。

電影中最讓Sir印象深刻的鏡頭,來自出獄時兩人的分别。

告别的瞬間,注意凱特的身體。

兩次微小的前傾,她想抱住眼前這個影響自己一生的男人。

但兩次,她都忍住了。

...

...

閱讀,已經完全改變了她。

電影結局,米夏問漢娜,你從書裡學會了什麼?

她的回答很簡單:

“我學會了識字。”

真的僅僅如此?

還記得Sir在開頭說的嗎——要思考她選擇不說什麼。

她選擇不說,她學會了悔恨和愧疚。

20年的牢獄生活後,她把所有的積蓄,捐給了曾經被她害死的猶太後人。

...

她選擇不說,她學會了珍惜情感中最珍貴的回憶,而不是像當初那樣不顧一切去得到。

這不正是書籍(或文字)帶給我們最大的意義:

它能最大程度保留想象空間,也能最大限度讓我們逃出那個被現實生活框定的模具。

具體說——

閱讀,讓我們體會到在圓滿幸福的愛情之外,還有超出情欲的遺憾;

在公正公平的法理之外,還有高于正義的尊嚴;

在世人公認的道德之外,還有無法評斷的人性;

等等。

這一切,都不能隻在一個節日被提起。

它需要,也應該,讓我們窮盡一生追問。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