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分享一部法國電影,《玫瑰人生》。
也許你不了解艾迪特·皮雅芙(Edith·Piaf),但La Vie en Rose(玫瑰人生)這首歌,你一定覺得耳熟。
01
《玫瑰人生》是一部傳記電影,講述法國國寶級女歌手皮雅芙傳奇的一生。
皮雅芙出生貧寒,童年被母親抛棄、在妓院由祖母撫養、随父親到馬戲團、街頭賣唱,長大後,在酒吧賣唱,身處黑暗,直至被挖掘,成為舞台耀眼女歌手。

然而皮雅芙成名後,依然坎坷曲折。她的一生,是苦難的,是耀眼的,是令人心疼的,卻又是豐富的。
電影用插叙方式,開場中年皮雅芙在台上歌唱,令人顫栗,随後切換到童年,小皮雅芙流落在街頭。整部片,童年、青年、中年、老年,穿插叙述,她的歌聲貫徹始終。不同時期的片段,連接起整個故事,再現了皮雅芙坎坷又傳奇的一生。

電影中皮雅芙的扮演者,瑪麗昂·歌迪亞,因其令人震撼的表演,獲得第80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02
上法語課時老師提到這部電影,知道和音樂有關,除此之外,一無所知,上周随手點開這部片,給我内心帶來了極大沖擊。
震撼,顫栗,緊張,恐懼,皮雅芙的歌聲隔着屏幕,滲入我的心裡,血液沸騰,頭皮發麻,後背發涼,心在滴血……那種感覺,如此強烈而真實。

那個被稱為“小麻雀”的皮雅芙,在妓院中失去視力又被治愈,在黑夜的馬戲團祈禱,在泥濘街頭唱《馬賽曲》,在餐廳和母親翻臉,在表演受到認可後的膽怯,因畏懼舞台而躲在廁所,在慶功會上大笑,對厭惡的人破口大罵,在心上人面前的嬌羞,生病後的固執,愛人意外去世的撕心裂肺,年老時的心酸,海邊織圍巾的從容與淡泊,臨終前的遺憾與歎息……

歡笑,吵鬧,嘶吼,辱罵,掙紮,反抗,呐喊,眼淚,頑強,痛心,愛……皮雅芙啊皮雅芙,皮雅芙。
我不知該如何述說内心的震撼,此刻一遍又一遍地聽La Vie en Rose,電影中的畫面在腦海閃現,我隻覺得心在顫栗,她的歌聲,是狂野的,是平靜的掙紮,是法國,是巴黎,是你,是我,是一個女性全部的靈魂和生命。
03
電影中一個片段是,中年皮雅芙坐在海邊織圍巾(她的心上人曾問她,除了唱歌還做什麼,她說會織圍巾),一位女記者采訪她,給不同年齡階段女性朋友的建議,皮雅芙的回答都是“愛”。

這是電影中少有的平靜畫面,皮雅芙一邊織圍巾,一邊看海,一邊說到“愛”。
記者又問,你願意過平凡的生活嗎?
她說:“事實就是如此。”

海面平靜,陽光溫和,皮雅芙的言笑真誠動人,沒有平時的要強與吵鬧,隻有平靜和淡泊。
如果可以,誰不願内心種滿美好,去感恩,去祝福,去愛呢?皮雅芙從小是缺愛的,内心充滿不安和恐懼,因此長大後常表現出強勢與戒備,但她仍是一個女孩,和所有女孩一樣,都渴望溫暖的擁抱,漂亮的玩具娃娃,愛人的親吻,和甯靜的大海。
這麼想來才明白,她的愛人對她有多重要。愛,是美好又奢侈的,愛可以拯救一個人的心靈,給黑暗帶來光明,讓一個人放下過去的所有磨難……她心愛的人意外去世後,内心的打擊可想而知,像是撕裂了自己,傷口永不會愈合。
她說,沒有愛,我們什麼也不是。
04
電影中的皮雅芙,如此鮮明而真實,而現實中的皮雅芙,她的生命,亦是比電影更傳奇,她是令整個法國懷念的“小麻雀”,小小的個子,卻暗含了無數的能量。

她的歌曲,如今依然廣為流傳,不斷被用到電影配樂中——《盜夢空間》、《遺願清單》、《兩小無猜》、《機器人總動員》……從前我從未想到,那些耳熟能詳的音樂背後,竟有着如此悲劇而又傳奇的人生。
皮雅芙的一生閃耀着無數光輝,卻又讓人感到悲劇,讓人心碎。盡管如此,她活出了她的真,她活出了靈魂,哪怕有諸多遺憾,仍是充滿傳奇,不枉此生。

臨終前的皮雅芙躺在黑夜的床上,腦海裡閃現過自己的一生,她的眼中含着淚水,她老了,她已經老了,不僅老了,還擁有了不堪的外表,但在我眼中,此刻,她仍是最美麗的。
她并不完美,有着古怪的脾氣,會對人大吵大罵,會搞惡作劇,甚至有點偏執和固執……但這些無法掩蓋她的真誠與善良,看過此片,我也無法掩飾内心對皮雅芙的偏愛,這是充滿包容的偏愛,可以容下她所有的缺點。

皮雅芙,令我感動,令我心碎,令我敬佩。隻希望天堂裡仍有你灌入靈魂的歌聲。

皮亞芙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