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終于看了這部從初中就開始垂涎的電影,不知為什麼,老片看的也不少了,這部讓我覺得格外好看,希望不是因為我太無聊看的異常認真吧哈哈哈。
程式化的電影很多,尤其是愛情片,這種片子能不能打動觀衆往往都看細節,有沒有撥動你心的那個鏡頭。
老電影有一些通病,例如劇情不是很連貫,演員的演技略為浮誇,有舞台劇感,但可能由于本片劇情較為簡單,對比起來竟顯得十分連貫,整部電影都顯得精巧無比。沒有一句廢話和一個多餘的鏡頭。
開篇芭蕾女孩和上校相遇,短短的幾句對白十分有張力,兩個人之間的暧昧感蹭蹭蹭的上漲,台詞剛剛好,兩人對對方的喜愛藏也藏不住。初遇的那一點小心思——明知即将告别卻依然試圖多制造一點未來重逢的可能。
上校來看女孩跳舞,遞紙條,被夫人訓斥,無不充滿了校園戀愛的禁忌感,好朋友幫忙傳話促成見面,這都是青春校園愛情的必備要素,換做戰亂背景後顯得更加緊張生動。
上校準備結婚那一段拍的也極好,長官代表了對上校社會身份的認可,舅舅代表了上校的家庭地位,甚至上校詢問女孩姓氏的部分也變得十分真摯寶貴。直到女孩回到宿舍告訴朋友們自己要結婚了,這之前的每一個片段都充滿了心動和愛。簡單又沖動,純粹又美好。
後半段過度的也是如此自然,完全沒有生硬的感覺,一切都是戰亂下的理所當然。費雯麗這裡的眼神和神态處理的非常好,從一個不谙世事的小女孩變成了一個經曆風雨的女人。之前看《好萊塢》,裡面的費雯麗是個有些瘋癫的女人,如果真是如此也不難将這個轉變拿捏的如此到位了。
上校和舅舅,還有媽媽,在本片裡完美的不真實,也隻有這樣才能讓這個故事變成一個徹底的悲劇,上校看向遠方悲涼卻知道已成定局的目光,女孩走在街上恍惚的眼神,和對面駛來的車燈,交織在一起,結束了這段愛情。
我對這類全程讓人凝神聚氣的電影十分有好感,不冗長,沒有廢話,每個鏡頭都可愛,不可或缺。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