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很差,想找一部不開心的電影把自己沉浸在不開心裡。點開的時候想要得到的是90分鐘的低氣壓,結果收獲了平靜和思考。很開心。

從看到第一個宣傳開始就以為這是一部文藝片,可電影不是我想象中大片大片的意象,沒有晦澀艱深,意外的“可食用”。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贊美趙婷吧。紀錄片感的鏡頭,公路風格的鏡頭,混雜着文藝片,還有叙事風,和以前看過的電影都不一樣,保留了70%人們對電影的固有印象,又有30%的不同,讓無依之地變成一個不那麼先鋒卻格外獨特的作品,很佩服她。

我一直試圖給女主安排一個結局,她究竟會怎麼樣?她會最終安定下來嗎?她會死亡嗎? 她會最終厭倦漂泊嗎?可這都是我的一廂情願。

從電影開始的第一分鐘我就想拼命搞清楚,Fern現在開心嗎?她長久的開心嗎?她在這整個狀态中開心嗎?我執着到每一個新場景都會仔細思考,她開心了嗎?看到她告别我想問,看到她在亞馬遜工作我也想問,想知道她離開妹妹真的快樂嗎?Dave又真的讓她滿意嗎?

人的不快樂都來自于貪心吧,想要自由,又想要安全感,可這又怎麼可能呢?

但是Fern真的不快樂嗎?我是不是在用自己的價值觀去評判她呢?可我連自己快樂與否都不知道,又怎麼樣評論别人?她沒有在妹妹家睡覺,甚至從Dave家溜出來回到車裡睡覺,她這樣強烈的表達了對穩定閉塞的排斥,為什麼我還是不相信她快樂呢?

我說服不了的究竟是誰?

最後一句,Dedicated to the ones who had to depart,直擊我心,為什麼一直逃,一直在離開?為什麼這種狀态最終變成不得不,而不是我想要。

我從未意識到自己一直在離開,也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在不得不一直離開的邊緣。

我們都很孤獨,都需要安全感。

其實這就是我一直在問自己的問題,無關電影,無關Fe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