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LGBT類型片還為成為主旋律,而李安的《斷背山》卻在威尼斯電影節奪得金獅獎,在78屆金像獎當中獲得八項提名,奪得了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與最佳電影配樂三項大獎。

...

同其他炙熱而轟烈的LGBT電影不同,《斷背山》的當中的情感,始終充斥着一種深沉的壓抑。

沒有激烈的反抗,激情的戲碼,有的隻有男人,從少年到中年,從意氣風發再到心灰意冷。

傑克和恩尼斯的愛情,沒有奇迹,有的隻是在20年中,兩個人在人迹罕至,風景優美,氣候寒冷的斷背山當中一次又一次騎馬與露營。

...

與其說是看他們談戀愛,倒不如說是看風景。

天秤座的李安用他完美的審美為每一個觀衆呈現了一部風光大片。

隻是斷背山的風景有多美,現實當中的生活就有多不美。

從1963-1983的20年間,傑克和恩尼斯隻能在斷背山上相愛,在山林間嬉戲,在帳篷中溫存。

...

下山之後,無論是浪漫理想化的傑克還是保守現實的恩尼斯,他們都要面對世俗當中的婚姻、工作、賬單等一系列現實問題。

面對兩個普通的戀人,李安并沒有采用進行太多轟轟烈烈的描寫,相反,電影更多的時間被用來描述,傑克和恩尼斯作為普通男人應有的生活。

...

結婚生子,工作,和妻子吵架,和老丈人撕逼,被孩子搞得暈頭轉向,被現實生活綁架。

那些場景太過真實熟悉,甚至讓你分不清自己是在看電影還是看自己。

唯一的空隙與快樂,就是傑克和恩尼斯兩個人之間微妙的互動:

浪漫開朗的傑克,在開車尋找恩尼斯路上哼着小曲的喜悅,在戀人爽約後失魂落魄的遊蕩。

...

看似勤奮老實的恩尼斯,在見到傑克後不顧一切的辭職與請假,在等待傑克時看似冷靜,卻望眼欲穿的焦慮。

兩個人相見後迫不及待的擁吻,和如同孩子般在山間全裸玩耍,

沒有山盟海誓,沒有感天動地,愛情是兩個人之間心照不宣的約定。

...

當然,傑克也會怪罪恩尼斯的保守與懦弱,幾次想要放手,

然而愛情這件事,本就不是能夠輕易控制的。

兩個男人之間的愛,沒有過多情話,隻需要一個默默遵守的約定。

...

當傑克将恩尼斯的襯衫包裹在自己的襯衣内,傑克就已經下定決心要将一生摯愛奉獻給恩尼斯,哪怕他害羞,保守甚至屢次爽約,傑克都用自己的行動在守護着這份感情。

而當傑克死後,恩尼斯選擇用自己的孤獨來回憶這段感情。

愛情是雞毛蒜皮生活中的一束微光,讓傑克和恩尼斯活出了生命當中最美的樣子。

...

隻是在上個世紀的美國,這道光照不進現實,更照不進生活。

隻能在風景優美,氣候寒冷的斷背山上存在卻不留痕迹。

李安,用他特有的細膩與寫實将這場驚天動地的愛情緩緩道來,平鋪直叙卻格外凝重。

傑克和恩尼斯兩個普通的男人,生活當中有各自不同的生活,有愛他們的人,但是沒有奇迹,也改變不了那個年代殘酷的現實。

...

正如影片最後所說“Love is a force of nature”

有生之年,情動之後,是本能。而因為現實等種種原因而不能終成眷屬,更像是命運給戀人們開的一個巨大的玩笑。

願有情人終成眷屬,有生之年能得償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