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是近期我唯一追的一部國産劇。說實話,這類題材的戲容易拍得套路,一般也就很難抱以足夠的期待。這次是在被兩個朋友連環安利、外加評論區不錯的口碑,才懷揣着“希望别踩雷”的心态追劇。

而在看完開篇的前九集之後,不得不說:這是一部獨特的狙擊劇。無論是人物塑造、情節編排還是動作戲與視聽設計上,它都有着和傳統年代動作劇截然不同的一面,打破觀衆對這一題材的刻闆印象。

...

劇集的背景設定在1949年6月的松江市,此時正值新中國建立前夕,表面的安甯之下卻是暗流湧動。

開篇,維多利亞号上,池鐵城(陳赫飾)不動聲色地殺死了一個蛋糕師,替代了他的身份。随之而來的,是碼頭旁的一場狙擊事件。警局截獲了特務葉冠英(王硯輝飾)要在碼頭與人碰頭的信息,待葉冠英出現,他們就實施布局周密的包圍火線。情急之下,葉冠英抓了一個小孩作為人質。

危機之時,已在碼頭擺攤三年的木雕師曾思過/蘇文謙(黃軒飾)暗中出手,靠一顆木魚将小孩從葉冠英手中救出,同時也讓他躲過了暗殺組織“水母”的緻命一擊。但他的善舉卻暴露出自己曾是“水母”搭檔“牧魚”的前塵往事,被警局誤解為是敵人。

由此,《瞄準》的主線逐漸清晰——它從狙擊手與警探的視角出發,切入到特殊時期的“城市反暗殺戰場”,從而展現那個時代下不同的人性選擇。

...

令人頗感意外的是,《瞄準》這部劇在雜糅諸多類型元素之餘,還設置了強勢的時限危機,由此催生出一種有如“生死時速”的觀感。

這部長篇劇集的前七集,幾乎都凝縮在6月7日這一天。從白天到午夜,多條線索高強度地交織并進,圍繞着城市空間中的暗殺與反暗殺、逃離與追捕。将一天的時間“漫長化”的同時“凝縮化”,是這部劇在開篇給人留下的最深印象。而一衆個性鮮明的人物相繼登場,也一點點勾勒出兩股勢力截然相反的目标與行事方式。

以時限構建危機,在好萊塢的現代特工動作電影中并不少見。這類電影大多是由如多米諾骨牌一般的時限危機,以及作為縫隙的動作戲共同組合而成。但這種創作方式,在我國的年代動作劇中卻很是罕見。

一天的時間,将短的戲劇時間拉長,同時又要保持飛快的節奏,維持高強度的叙事張力與完滿的人物塑造——具體到《瞄準》中,就是劇情如何緊羅密布地發生環環相扣而又不斷反轉的事件,幾個人物又是如何在驚心動魄的智鬥、武鬥中連環布局,同時凸顯出他們的性格、讓他們對各自的看法發生轉變……對編劇而言,這是一個接一個的難題,隻有在這個過程中時刻緊繃地完成對劇作各要素的建立,才能保證劇集最終的可看性。

也正是這種精密與緊湊,讓《瞄準》不同于那類常見的充斥着閑筆、水詞,兩倍速觀看都嫌慢的國産劇。那類劇集不需要觀衆高度的注意力,往往是等着觀衆一點點進入劇情。相比之下,《瞄準》則需要觀衆全神貫注,無法快進、無法錯過細節,必須将每個轉折點的前因後果都看懂,才能跟上劇集飛快的節奏和台詞中的一道道“暗語”。

...

劇中大量的“暗語”裡,看得出《瞄準》是一部“用腦子寫的劇”——

在公用電話裡,蘇文謙說的“蹭了一身黑、洗幹淨就回去”,潛台詞是指自己今早為了救人反被誤解,莫名其妙地被抹黑,隻能自己給自己洗脫冤屈。蘇文謙還給曹科長刻意留下的提示:“把靶子拉遠一倍,不僅要打中十環,還要打穿靶子,前提是用文具鉛筆。”經過實踐後,曹科長才意識到他射出木魚的方式及其真實目的。

在醫院裡獲得情報後,蘇文謙回家陪小雪母女過生日,這也許是他們最後一次見面。在最後時刻,他讓秦紫舒彈奏出一首自己今天在碼頭聽到的曲子,方才知道這首曲子是《正午的火車站》,原曲是四四拍的,但蘇文謙哼的卻是六八拍。而也就是“68-正午-火車站”,構成了這條情報的信息内容。

這些藏匿與解碼信息的“暗語”所埋下的伏筆,在劇中屢見不鮮,細緻地側寫出了那個時代暗殺與反暗殺的細節。

...

此外,雖然前七集的主時空聚焦于6月7日這一天,但情節一層又一層包裹的,其實是蘇文謙與池鐵城的搭檔往事。

十年前,他們在抗日戰争中為了刺殺日本軍官而身受重傷,當時楊之亮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救治他們,才讓他們撿回一條命,可謂“生死之交”。但在三年前,楊之亮無意邂逅蘇文謙,卻發現他和池鐵城接到了狙擊反内戰人士秦鶴年的命令。為了保證秦老的安全,楊之亮假扮為他遭遇狙擊身亡。而那條導緻楊之亮犧牲的情報是由歐陽湘靈(楊采钰飾)傳遞的,她也因此懷有心理壓力和某種程度上的負罪感。

這些往事中所埋藏的複雜矛盾,到今時今日以一種“一觸即發”的方式引爆。但背後的真相并非是迅速抛出的,而是需要觀衆通過劇中的多次閃回,和歐陽湘靈一起解開對蘇文謙的誤解與偏見。随着劇集的後續發展,我們才能真正理解到這些人物身上所代表的寓意。

...

值得一提的是,黃軒和楊采钰是繼《芳華》和《隻有芸知道》後的第三次搭檔。在前兩次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基礎上,這次共同出演狙擊劇,仍舊做到了對角色的貼合。尤其是黃軒在動作戲上的穩準狠、在審訊戲裡的隐忍與爆發,都處理得不錯。

《瞄準》的另一個看點,則在于将個體命運選擇與時代背景相結合的叙事方式。

蘇文謙以狙擊為善,池鐵城以狙擊為惡,兩位棋逢對手的男主角,各自性格不同、路途不同,他們身上暗含了那個時代裡不同的活法。他們的命運在三年前其實就已經走向了岔路,如今則顯然會更加相背而行,因信仰問題走上徹底的對立面。他們日後的命運轉折,包括兩方陣營的人物後續會做出什麼選擇、人設發生什麼轉變,都是令人期待的。

...

從第八集起,《瞄準》的劇情還邁向了一個更大的格局——在“城市反暗殺戰場”的背後所一脈相連的,正是解放戰争的戰場。當然,這其中的關聯,劇集目前還沒有過快抛出,而是拉扯着出場,讓兩種戰場之間存在着某種角力關系。

時代的變遷影響着每個人的命運選擇,而每個人的選擇最終也影響着時代的轉折,微小的個體命運彙聚起宏大的時代命運,這也許是《瞄準》後續能夠觸動到的核心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