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11月,北京就早早下起了今冬第一場大雪,故宮太遠去不了,不如在家搞點有儀式感的事情。看着窗外大雪,配上小火鍋,一部好劇,這個周末,過得可真是惬意。
于是,我從頭又刷了一遍《最初的相遇,最後的别離》。一口氣看第10集,美滋滋。暖色調溫暖治愈系的劇可真是太對我胃口了。
這部劇改編自同名小說《最初的相遇,最後的别離》,作者舒儀,言情小說市場的暢銷書女王,質量必然是有保證的。加上這部劇的監制是鄭曉龍(代表作《編輯部的故事》《四世同堂》《甄嬛傳》),非常适合劇荒的我。
很多人看完《最初的相遇,最後的别離》前面幾集,立刻給這部劇定性為“言情”。其實再往後看看,就會發現,導演在這部劇中的野心,遠不止于此。

故事以前緝毒警嚴謹為給兄弟報仇,卧底販毒集團調查為主線。
為了尋找線索,嚴謹盯上了一個叫作湛羽的大學生,幾經調查,他發現,這個年輕男孩與販毒集團牽扯頗深。為從男孩身上套到信息,嚴謹将目光投向了男孩最在意的人——咖啡店老闆娘季曉鷗。嚴謹沒想到的是,自己竟然愛上了季曉鷗。而湛羽,則因與嚴謹暗中交易,被人殺死。
不久後,警方因湛羽的死,将嚴謹列為嫌疑人。嚴謹百口莫辯,唯一可以證明自己卧底身份的昔日好兄弟、刑偵隊長程睿敏,也因調查毒枭,命喪黃泉。
一時間,人物和事件錯綜複雜,嚴謹百口莫辯。如何才能洗脫自己的罪名?究竟是誰殺了湛羽?他和季曉鷗的愛情還能走下去嗎?
剛開始以為,這是一部披着刑偵外衣的言情劇,但看完這10集,卻是挺出乎意料的,《最初的相遇,最後的别離》很好地糅合了愛情、懸疑、刑偵這三大看點,上瘾又上頭!
01.林更新、蓋玥希、秦海璐,個頂個的實力派
估計大部分來追這部劇的人,都是因為林更新。從《楚喬傳》後,似乎很久都沒林更新的作品了。
外形時尚爽利,入行多年基本無黑料,微博上靠插科打诨逗樂。光這些,林更新就已經圈粉無數。被(自)稱為“九億少女的夢”。

再加上他選劇本的眼光好。《步步驚心》《同桌的你》《智取威虎山》《三少爺的劍》《楚喬傳》,一路走來,成績單也是不俗。
在《最初的相遇,最後的别離》中,林更新飾演的嚴謹,是富二代,闊老闆,當過兵,做過緝毒警察。除了這些身份,他還是撩妹高手。這樣一個人物,身上必然得有些貴氣、纨绔、幹練,以及狠辣的氣質,同時還得很會揣摩别人心思。這要求演員與人物的契合度必須非常高。
林更新一出來,這個人物就立住了。很能讓人相信,他就是嚴謹。

與他搭戲的女演員是蓋玥希,之前沒看過她的戲。但是從我上一篇對她飾演的女主季曉鷗的穿搭整理中,就知道我對這個角色有多愛了。模特出身的蓋玥希,身材颀長,長相大氣,氣質也很溫婉。在劇中飾演的季曉鷗,性格爽朗,很有北京大飒蜜的氣場。和林更新演起對手戲來,非常自然,絲毫沒有被比下去。
溫婉而又獨立,這樣的女性角色真是太圈粉了。

劇中對季曉鷗的身份交代,除了是咖啡店老闆娘之外,她還有“打架鬥毆”“大學沒畢業”“警察趙廷輝前女友”這些黑曆史,不禁令人好奇,除了與嚴謹談戀愛,推動劇情發展外,這個人物還有别的什麼作用嗎?
圍繞在嚴謹身邊的,還有一個女性角色,她就是秦海璐飾演的“小美人”。作為某集團的一把手,小美人曾經是大哥的女人,刀口舔血幾十年。有這樣經曆的女人,一定頗有姿色;事業上不一定很能幹,但一定心狠手辣。

劇中,小美人名義上是集團一把手,實際上對二把手劉偉很是信賴,可以說是言聽計從。而劉偉對小美人,很難說是愛慕,還是小弟對大嫂不離不棄的江湖道義。總而言之,他們之間形成了一種奇怪的信任。所以小美人再怎麼愛嚴謹的美色,也會聽劉偉的建議,萬萬不敢把嚴謹當做自己人。
秦海璐對這個人物的拿捏可說是非常精準了。她會在嚴謹面前流露出一個女人在外漂泊無依的柔弱感;也能在情敵出現時,露出若有似無的殺意;精準演繹了對劉偉愛答不理卻又不得不信任這個人的冷漠。當然,在我看來,她最厲害的,是展現出了小美人身上一個傳統女人的本質——骨子裡依賴男性,但現實逼迫她必須自己摸爬滾打大半生。秦海璐賦予這個人物那種,即使做了集團一把手,也依然渴望回歸家庭的性格特點。
這個看似沒什麼主見,基本不動聲色的反派角色,被秦海璐演繹得非常抓人。
人物性格、情感、經曆的複雜性,在近年來的國産劇中展現得并不多。大部分劇中的人物還是不夠鮮活,設定單一,缺乏自主意志,他們最大的作用就是推動劇情發展,呈現給觀衆“甜”“爽”的觀劇體驗。至于人物本身,則基本不會給人留下任何印象。
這部劇的處理,恰恰彌補了這一缺憾。
02.AB視角呈現+倒叙講述,很好地融合了愛情、懸疑、刑偵元素
這部劇剛出來時,不少人都在讨論AB視角和倒叙回憶這事兒,有的人直呼高級,有人則表示看不懂。
用AB視角呈現同一個事件,并非這部劇才有。年初有一部香港懸疑電視劇《歎息橋》用的也是男女主兩個視角。目的在于展現男女各自的心理活動,除了因思維差異産生的對同一件事的不同反應,還有暗地裡不願、不敢呈現給對方的一面。看完那部劇,令人直呼人性太複雜。
無獨有偶,《最初的相遇,最後的别離》也大膽采取了AB視角呈現。
在女主季曉鷗眼中,她第一次遇見嚴謹,他醉酒,伸手調戲她。第二次遇見嚴謹,她正在咖啡店遭遇供貨商追債,他豪擲千金替自己解圍。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她看到的都是一個有錢富二代,因為一時興起,花了大把時間追她。所以在她眼裡,她和嚴謹這段故事,是愛情。

但是鏡頭一轉,嚴謹第一次遇見季曉鷗時,他剛喝下被劉偉下了藥的酒,此刻正在強行用冷水把自己潑醒。一個漂亮女孩盯着自己,他習慣性地調戲。轉眼又看到刑偵隊查毒,他手往口袋裡一摸,趕緊慌慌張張往廁所跑。第二次遇見季曉鷗,是因為他查到湛羽在季曉鷗的咖啡店打工,一個與毒有瓜葛的大學生,裝什麼咖啡店服務員,他想弄清楚與湛羽有關的人,繼而抓住他的把柄。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隻是為了深入調查湛羽的手段罷了。所以,在嚴謹眼中,他正兒八經在搞刑偵。

AB視角,從不同人物的眼中,觀衆看到了不一樣的事實。這種上帝視角帶來的震撼,似乎也在提醒我們自己,凡事不能太相信自己看到的。
其實,這裡還有第三個視角:湛羽。
請注意,從第一集開始,每一集的開頭和結尾都是警察審訊季曉鷗和嚴謹。原因就是,從一開始湛羽就已經被殺。
所以,第三個視角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用倒叙講述湛羽如何被殺。所以,倒叙的手法實際是為了制造懸疑感。

導演用倒叙,也很大膽。一般懸疑劇,會在謎底真正揭開前,抛出多個疑點,指向不同的人物,由此抽絲剝繭,找到答案。
但本劇相反,一開始就給出答案,然後通過男女主角的叙述,回憶與湛羽相識到最後一次見面的過程。推斷出哪些人有嫌疑。
通過回憶的閃現,現實中的季曉鷗與嚴謹對湛羽,也對他們之間的種種過往梳理了一番。湛羽是怎麼死的,他們這段愛情又算是怎麼回事?

看得出來,導演在叙事手法上下了很大的功夫。畢竟,對于漸漸懶得動腦子的觀衆來說,但凡出現點新花樣,就容易接受不了。所幸,從這部劇表現來看,導演是真正把AB視角和倒叙講述手法琢磨透了的。由此才激起我們不斷想往下看的探索欲。
本來還有挺多想說的,但現在才10集合,還有很多東西沒出來,暫時就讨論這麼多啦。
總的來說,這部劇不說多麼優質,但絕對誠意滿滿。導演敢在純粹的甜寵/懸疑劇為主的市場下,别開生面地将愛情、懸疑,以及刑偵等元素雜糅在一起,高質量地呈現出一個複雜的故事,令人回味。同時,他敢采用AB視角和倒叙叙事,不迎合市場喜好,堅持自己的審美取向,也非常值得鼓勵。
所以,在我看來,這部劇可說是給了日益同質化的國産劇一個新的發展思路:
豐富人物設定。讓故事塑造人,而非人物推動故事;增加劇中元素。看了開頭馬上就能猜到結尾的劇,已經看夠了,将愛情、懸疑等多種元素融合在一起,才能讓劇情更有看點;嘗試新的拍攝手法。敢“不迎合市場”,通過電視劇呈現出導演個人的藝術審美。
最後,就期待有更多可以不斷突破的國産新劇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