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了一部還不錯的劇,看了一半,趁着劇情剛高考結束,還沒演繹到初入社會,覺得有些必要寫點什麼。關于我對夏天,對青春的某些執念。

劇名叫《忽而今夏》,青春系連續劇,和《你好,舊時光》《最好的我們》一樣,簡簡單單,幹幹淨淨的,屬于90後學生時代的故事。不同以往别人家的僞青春,滿是傷痕。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劇情大概講的是一個體校生被某某三中錄取,一次偶然的上學途中在公交車上拔刀相助卻被施暴者威脅,一個穿着格子襯衣,戴着酷酷耳機的小哥哥救了她。到教室時才發現他倆一個班,于是她報恩。誤打誤撞地變成了他教她數理化,她給他補習英語。一來二去,芳心暗許,隻是當局者不知。他倆發誓要一起考到北京看奧運,上北京最好的學校。可是小哥哥總是在最關鍵的時候掉鍊子,學渣屬性的她靠着自己的頑強毅力考上了他們的學校,而他隻得在本地的二本大學了卻殘生。後面的劇情我就不知道了。

很久都沒看這麼純粹的劇了,畢竟劇情翻來覆去的也隻能從學業,高考,初戀這種字眼入手破題,要想撐滿二十集以上,的确很難。不是騎個單車,吃個漢堡,翻譯一本漫畫就能解決的。要想劇情不單調,引起觀衆的注意力,還得感同身受,這部劇就做得很成功。

...

圖片發自簡書App

智商在線的男主,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女主,這樣組合的化學效果想讓劇情簡單看來都是不被允許的。從女主不顧教導主任的冷嘲熱諷決定報考北京第一大學的那一刻起,勵志感人劇情就上線了。先求着男主幫她補習理科,再到分班考,班主任推波助瀾讓他們互幫互助,于是就有了每天課後肯德基裡他們吃着派,做着習題,偶爾還中飽私囊一些甜言蜜語。編劇知道,老是學習會沒有話題,就讓女主連做三遍習題,怎麼也不會後就奔潰。這時男主來個高情商的舉動,寓教于樂,帶她去打電動。沒錯,頭一次把電動加入得這麼清新脫俗。仿佛那時的我沒能考到好成績,不是因為我智力不行。而是缺少一個高情商的對象,和高超的電動技巧。于是故事俗套到,女主一躍成了全年級第20名,但是離她北京第一的大學夢仍舊有差距。男主就把一整個夏天的時間都給了女主,每天固定時間在肯德基學習,累了就去遊戲廳打電動。到隻剩最後一枚硬币,最好的夏天也就結束了。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夏天總是被很多人用作青春的另一個名字,因為他足夠漫長,所有的微妙情緒都有足夠的時間充分發酵,再演繹成一場海嘯。他在她樓下等她,一起去看場電影。或者約定去一個地方旅行,告訴家長是和最好的同性友人,誰知道全程隻有他和她。而夏天也讓有些不那麼明确的小暧昧分割成兩個月的長相思,他們每天都在期待新學期的開始,可以天天看見那個他。即便什麼都不能做,看着也是好的。所以那個夏天做了些什麼,如何的朝思暮想都變得不值一提了。

高考,特别是對于一個已經上班四五年之久,換了幾座城市,幾份工作的我來說,你要能有多努力就多努力吧,畢竟後來的你會感謝曾經你的付出。不管你去哪,面試時HR隻會問你什麼學曆,其他的有時都等不及問,一開始的敲門磚就不行,她也懶得去深入。作為一個學生,首先要以學業為重,即便你過得不快樂,壓力很大。但你要知道,你的一分可以讓你少多少的競争對手。考你盡可能最高理想的學校,等到進入了社會你就會懂,那些苦口婆心的話是真的有用。海龜的文憑比一流大學的好用,一流大學的比二流大學的好用,大學的比大專的好用。至少在求職單位開出的條件裡,你有可以入門的條件,可以有選擇的權利。而其他後天的能力,靠自己去積累,也靠社會去填鴨。

有一個觀念我一直很想告訴家裡有學生的家長聽,就是在孩子還很盲目的高中階段,甚至初中階段就要帶他去各地的大學看看,一圈走下來,再把他鐘意的學校曆年的錄取分數線告訴他。這樣孩子才有一個具象化的努力方向,至少目标是清晰的。今年高考時,就有一個考生在我微博底下評論說,當初家人帶她去了中國傳媒大學,她便喜歡上了那裡,今年一定要報考這個學校。

我很羨慕現在的考生,他們都有那麼明确的方向性,以及多重的選擇性。不比那時的我們,隻能一頭紮進題海裡,隻知道做題。導緻以前的每周晚自習總有一天是什麼也不想做的,除了看不見的未來,就剩看不見的未來。拿着筆在草稿上寫下東南西北,以為可以有很多種選擇。直到高考分數下來,問問好友,再看看目前的格局,便也草草收場。這一場青春仗,打得不怎麼漂亮啊!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再說說高中時那些甜蜜的小暗戀,也許你的班級裡沒有餘淮,沒有林楊,沒有江辰……但總有一個是你可望而不可即的存在。他能和英語老師對答如流,他寫的一手行書軟筆,他的作文從來都是被當做範文全年級朗誦,他有一對笑起來很好看的虎牙,他長跑1500米總是在半路就氣喘籲籲,他……他怎麼着都很好看,不屬于你也好看。

在枯燥的課業面前,偶爾停下手裡的筆,看着靠窗的位置,窗簾被微風掀起,他坐在那裡,陽光把他的背影打出一道光暈。你想那就停留在此刻,天長地久也敵不過朝夕相對。可是聚散總有時,海角天涯也終将面對。有些人一别兩寬,從此江湖永不再見。

後來想想,高中時的好學生最後混的都不盡如人意,而那些叱咤風雲的頭疼人物卻一個比一個活得精彩絕倫。我也不知道暗戀的那個人現在在哪座城市,做着什麼工作,是否有了對象和寶貝?但不管怎樣,舊時光裡我們那年的美好故事依舊在上演着,我不醒,夢不破。

這些年的同學會我幾乎不去了,我怕自己混的太差,無法面對曾經的摯愛。我又不想太物化的社會現實,沖淡了那時單純的小美好。

但我依然熱愛此刻的生活,有回憶,有期待。仿若那麼多個盛夏,無疾而終,卻安穩地讓人鼾聲入夢。

...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