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通过阅兵等仪式缅怀先烈、铭记历史,而电影《南京照相馆》同样是对这段历史的深刻铭记与反思。

它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南京大屠杀时期普通民众的挣扎与抗争,如同9.3大阅兵是对历史的庄重纪念,这部电影也是对那段苦难岁月的有力见证。

《南京照相馆》这部电影有诸多值得一看的地方,具体如下:

01 平民视角与真实还原

影片摒弃宏大叙事,聚焦于南京沦陷后“吉祥照相馆”里的一群小人物,如邮差阿昌、戏曲演员林毓秀、照相馆老板老金等。

这些人物形象普通,在家国利益和民族大义面前,他们一步步克服弱点,团结起来抗争,这种对普通人求生本能和觉醒过程的展现,是对历史最真实的还原,能让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和共情。

02 克制的表达手法

在呈现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时,影片没有过度渲染血腥暴力场面,而是采用克制的手法。

通过人物惊恐的表情、颤抖的双手以及紧张的氛围营造等细节,侧面烘托出日军暴行的恐怖,既避免对观众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又能让观众感受到国破家亡的切肤之痛,使影片蕴含的情感更加震撼人心。

...
03 深刻的影像隐喻

“照相”这一行为贯穿全片,成为极具深意的隐喻。

日军将相机作为屠杀的记录者和美化罪行的帮凶,影片通过将日军组装枪支与安装胶卷的动作剪辑在一起,暗示相机与枪支一样,都是战争的“凶器”。

而被冲洗出来的照片,成为日军暴行的铁证,让观众深刻理解战争的残酷本质。

04 精湛的演技

演员们的出色表演为影片增色不少。刘昊然饰演的阿昌,将底层小人物的机灵、胆小和觉醒后的勇敢演绎得十分到位,尤其是眼神变化,把人物内心的恐惧与不甘刻画得入木三分。

高叶塑造的林毓秀风情万种却不失风骨,王传君饰演的汉奸翻译王广海,也把人物在正义与生存间的挣扎诠释得淋漓尽致。

05 主题深度与现实意义

影片深刻揭示了人性在历史洪流中的转变,众人从最初的只求生存,到发现罪证后良知和民族情感被唤醒,为留存真相不惜牺牲,体现了普通人在极端环境下的觉醒与抗争。

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和民族精神的力量,引发观众对家国情怀和民族大义的共鸣,具有深刻的现实教育意义。

...
以下是《南京照相馆》中的25句经典台词:

1. 我们不是朋友,不是。

2. 大好河山,寸土不让!

3. 鸡鸣寺的鸡不鸣,莫愁湖的愁更愁。

4. 照片能褪色,但历史不会——它只是等有人翻开。

5. 快门按下只需一瞬,可有些影子,一辈子洗不干净。

6. 我们洗的不是照片,是中国人的魂。

7. 每一张照片,都是一个故事。

8. 血洗过的胶卷不会说谎。

9. 铭记历史,吾辈自强!

10. 照片不能再洗了,洗了就是汉奸。不洗,我们就和照片里的人一样。

11. 照片比命重要。把底片带出去,要带出去。

12. 日本人把南京变成地狱,但总有人愿做地狱里的光。

13. 他们用命留住的底片,终成今日我们刺向遗忘的刀。

14. 仁义礼智信?借刀杀人是为智?遵守杀人的诺言是为信?

15. 我当时如果有彩色胶卷就好了,就能记录下来这个五彩斑斓的壮丽景象了。夕阳伴随着江面上的血水,这是多么的壮观啊。

...

16. 多杀几个总能拍到。

17. 万一我们赢了呢?

18. 要是后人问起我们怎么活下来的,就说,靠记得。

19. 敢向侵略者抗争的,都是勇士!

20. 老子是拍照片的!

21. 爸爸其他的也做不到了,今天我就让你们日行千里。

22. 把幕布拉出来!看看咱中国!爹爹把天下都搬来了!

23. 我们中国人不许可你们这么糟蹋!

24. 相机记录扳机的罪恶,胶片显影历史的真相。

25. 三十万冤魂,何以瞑目?

我是云空草,一起终身学习、终身成长、终身阅读、终身写作!

南京照相馆 (2025)8.72025 / 中国大陆 / 剧情 历史 战争 / 申奥 / 刘昊然 王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