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幽靈公主我想很多人都聽說過或者看過吧,從上映至今已經有了20多年的曆史了,作為宮崎駿老爺子的代表作之一,這部電影必然有着不俗的成績,上映當年拿下日本影史票房第一,獲得了第二十一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影片獎。在豆瓣上更是拿下了8.9的高分,Top250排名第97。
在這之前我隻是知道有這麼一部電影,但是一直也沒看,畢竟它上映那年我還沒出生,這兩天無意中翻到了這部電影,三天之内我連着看了兩遍,今天我們來聊聊它。

故事大概是這樣的,蝦夷一族的少年阿席拉卡為了保護村莊與魔崇神激戰,殺死了魔崇神,但是自身也受到了詛咒,阿席拉卡為解除詛咒,一路向西,謀求生路。
旅途中他在河邊救了兩個人,第一次見到狼的女兒珊,匆匆一撇後,阿席拉卡帶着兩個人穿過鹿神之森來到了兩個人的村莊煉鐵城,在這裡阿席拉卡解開了魔崇神之謎。
艾伯西領導的煉鐵城為了開采礦石一直在砍樹伐林,艾伯西用火槍打傷了名護之神豬神,豬神因為仇恨就變成了魔崇神。

在此之後,阿席達卡發現了更大的秘密,艾伯西與秃頭僧約定獵殺山神獸,鹿神。野豬神乙事主帶領野豬群反攻煉鐵城被秃頭僧和艾伯西用火槍和炮彈打的片甲不留,而野豬神乙事主身受重傷,最終也化成了魔崇神,在它沖進鹿神的巢穴後,在此守護的被艾伯西打傷的白狼王與其戰作一團,鹿神現身吸取了野豬神的生命,白狼王也因為身受重傷而死。

阿席拉卡和珊希望阻止一切的發生,但是顯然是無效的,艾伯西打死了鹿神,秃頭僧取走了鹿神的首級。隻剩頭顱的白狼王用最後的力量咬下了艾伯西的手臂,而失去頭顱的鹿神化作大木法師吸取一切生命,尋找自己的頭顱,也毀了煉鐵城,以及希望趁虛而入奪取煉鐵城的鄉下武士。
阿席拉卡和珊為了防止事情進一步惡化,找到了秃頭僧,逼着他交出了鹿神的首級,頂着詛咒之力還給了鹿神,得到了首級的鹿神不再發狂,重新化作了森林,覆蓋了原來毀滅殆盡的森林也覆蓋了煉鐵城,故事到這裡就基本結束了。

這部動畫更像是給大人看的動畫,裡面有一些描寫魔崇神的場景用血腥,恐怖來形容我覺得都不為過,這樣的場景應該出現在一部動畫嗎?我覺得應該,魔崇神是複仇與怨恨與詛咒的化身,以這樣的場景來描寫魔崇神并不是用力過猛,反而恰到好處。
在惡的面前沒有必要去用鮮花遮掩,我們會給一顆救人的藥添上糖衣,但是絕對不會為毒藥包上一層相同的糖衣,用善和美來粉飾惡其實不過是一種自欺欺人的表現罷了,所以宮老爺子在這裡對惡的诠釋是恰到好處的。

從這部電影裡你可能會看到很多東西,對于環境保護問題的探讨,對于人性的探讨,對于女人力量的探讨 ,你也會看到破釜沉舟的野豬群,看到阿席達卡與珊最純真的愛情,你會感動也會憤怒,但是一部好的電影,它一定有一個貫穿于整部電影始終的核心,環境保護這個點貫穿于電影始終沒錯,但是它在這部電影中的展現過于淺,不管對于宮崎駿來說,還是對于這部優秀的電影本身來說都不足以作為核心,那這部電影的核心是什麼呢?

看第一遍的時候我也一度認為這部電影想要展現人類活動對自然造成的影響以及自然對人類的報複,但在我注意到整個故事發生的背景的時候,我放棄了原本的想法。
故事發生的背景是一個亂世,戰亂頻頻,人們為了謀生四處奔波,煉鐵城裡面的女人都是被艾伯西救下來的,所以這些女人都對艾伯西十分尊重,在那個年代能煉鐵還可以制造火器,那麼自然會成為别人眼中的肥肉,連幕府都想通過鄉下武士從煉鐵城裡面分一杯羹,所以說故事中的煉鐵城就像是滔天巨浪中的一片孤帆,随時有可能傾覆。

簡化一下故事本身其實就是煉鐵城裡的人與森林的沖突,阿席拉卡則是中間的調和者,希望緩解兩方的矛盾。我們不妨從三方的角度來看看問題。
從煉鐵城中人的角度來看問題,他們是為了牟利或者故意破壞森林嗎?顯然不是,他們破壞森林隻是為了挖鐵礦石,而挖鐵礦石隻是為了滿足最低的需求——活着,拼命掙紮的人連一根稻草都會拼命抓住,失去鐵礦石對于他們來說就是家破人亡,我們又怎麼可以站在高處去指責他們為什麼不保護環境呢?從煉鐵城人的角度看,他們沒錯。

從森林中的動物看問題,森林是它們賴以生存的家,它們世代生存在森林中,失去了森林,沒有它們所需的生存環境,它們就會死,無論人類因為任何原因來開發森林都是在傷害它們,都是在謀殺。所以守護森林就是在保命,它們所做的一切同樣也是為了最低的需求——活着,所以說從它們的角度來看也沒有錯。
阿席達卡在劇中向雙方都問過一個問題,人和動物沒有辦法和諧相處嗎?他沒有得到答案,在對于雙方來說失敗的代價就是失去生命的前提之下,和諧相處又怎麼可能呢?這是一種理想,若非如此為什麼劇中的阿席達卡沒能阻止雙方的幾次沖突呢?

兩方都沒錯,那麼劇中所講的核心其實是一種平衡,而整部電影講的是失衡所帶來的後果,跳出這部電影本身來看,其實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上很少有東西是絕對的,很多時候我們追求的就是一種平衡。
舉個例子,自由與和諧,絕對的自由會帶來和諧嗎,說的再細一點,言論自由。

言論自由是公民按照自己的意願自由地發表言論以及與聽取他人陳述意見的基本權利,但要保證被議人員的人身權利和人格尊嚴 ,上面的一段是對于言論自由的定義,如果去掉但後面那一句話,完全的言論自由真的能和和諧共存嗎?網絡暴力是不是也可以被算作是一種言論自由?

後面的一句話其實就是對言論自由的一種限制,使它可以和和諧并存,其實就可以認為這種限制就是自由與和諧的平衡之道。
電影中的平衡聚焦于生态環境與人之間的平衡,兩方之間我們不可能做出取舍,隻關注生态環境,人類的發展就不是進步與否的問題了,而是會不會退步,人類社會會不會就此崩潰。
隻關注于人本身,自然崩壞,生态系統出現問題,人作為生态系統中的一員自然也會走向毀滅,同歸于盡可能就是最終的下場。

保護環境和合理開發兩者共同締造了一種人與自然之間的平衡,這種平衡相當脆弱,而崩壞的後果又是任何人都無法接受的,宮崎駿想要告訴我們的不隻是保護環境這個類似于标語一樣的話,而是在警示我們人與自然的平衡破壞之後會發生什麼,在探讨我們應該怎麼去尋找那個對人對自然都有利的那個平衡點。
幽靈公主的背後震撼也恢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