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一部英劇,它叫《Sex Education》,直譯過來叫性教育,但是國内更願意叫它《性愛自修室》,一共兩季,16集,這兩季雙雙在豆瓣上斬獲9.1分的超高分,在國外同樣是好評如潮。

說實話,在看到這個名字的時候我不太想看,畢竟這個名字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部英國人拍的小黃片,後來在無意中看到了關于它的評分和影評,我才抱着試一試的心态看了這部劇,毫不誇張的說16集我幾乎是連着看完的,這部劇帶給我的思考與感動也是近幾年我看的影視作品中從未出現過的。
當然,如果想抱着看小黃片的心态去獵奇這部劇的話,我還是建議不要看了,因為以這個目的來看這部劇注定會讓人失望……

故事線其實很簡單,主角歐帝斯因為少年時期受父母離婚的影響,所以一直是一個内向有輕微社交恐懼症的處男,而歐帝斯的母親是一位性與情感咨詢師,歐帝斯從小耳濡目染也學了很多相關方面的知識,在學校陰錯陽差之下和被别人稱為“壞女孩”的梅芙成了朋友,一起開了性咨詢室,幫助學校裡有性方面問題的同學,在幫助别人的同時,自身也在一次又一次挫折與成功中逐漸成長。

《性教育》每一集都有一個小故事,而導演正是通過一個又一個小故事來告訴我們隐藏在故事背後的大道理。
我們應該怎麼面對表白未果?我們在兩性關系中是該取悅别人還是該取悅自己?面對猥亵我們應該采取什麼态度?在得了性病以後我們應該隐瞞還是應該怎樣做?與衆不同的性癖好真的是病嗎?諸如此類的問題還有很多很多,每一個問題的答案都被導演巧妙的隐藏在故事之中。

在兩性關系之間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疑惑的問題,這部劇就像一本性問題方面的百科全書,每個人或許都會從中找到自己那個問題的答案。

除此之外,這部劇在主旋律之外的空閑之地還安插了學校,學生與家長三方面的關系問題,單親或吸毒家庭帶給孩子的傷害,過大壓力導緻孩子的崩潰,對于LGBTQ群體的關注,孩子的叛逆心理等多方面問題的探讨,使整部劇十分飽滿。
對于這些問題,導演并沒有故意的誇大或者加工,所以每一個問題都顯得很真實,它們就發生在我們身邊或者發生在我們身上,無論是誰,都有可能在這部劇的某一個人物的某一秒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所以這部劇适合不同年齡段的人看,不同的年齡層次會在這部劇中得到不同的收獲。

到了這裡,我可以說這部劇很好,值得花時間好好看看,但是對于一部上了九分,好評如潮的劇來說,還是差點什麼,就是它究竟會引發觀衆怎樣的思考。
對于小編來說,看了題目大家其實已經知道是什麼了,正是這個問題,我們究竟需要怎麼的性教育?

小編出生在世紀之交,應該可以說自己是新時代的人了,在寫這篇文章之前,我好好回憶了過去20年的人生裡,我有沒有接受過性方面的教育,我拼命抓住每一絲過去的記憶,努力尋找,但是結果卻令人失望,并沒有。
小學連性這個字都沒有聽過幾次,教育就更談不上了,初中生物課上胚胎發育是講了的,但是人體結構卻成了講的最快最簡略的部分,高中大學更是僅僅做過艾滋病方面的教育與宣傳。

所以發現了嗎,如果說教育是塊完整的蛋糕,而我們接受的教育卻被人挖去了幾角。
這時,肯定會有一種聲音來反駁這件事,沒有接受性教育怎麼了,以前那麼多代人沒接受不照樣活的好好的,這事等你長大了自然就懂了。

這樣的話我不止一次在互聯網上看到過,我也并不想反駁,我們來用事實說話。
2019年9月美術院校示範人體寫生引起巨大争議,還上了當時的熱搜,咱們看看一些網友怎麼說吧。

同樣是2019年,我國的最高學府北京大學一女生被逼自殺,原因竟然是因為這個女生的男友以該女生不是處女為理由,多次羞辱,精神控制這個女生,最終導緻女生自殺,引起全網嘩然,pua這個陌生的詞彙第一次流入大衆的視野。
還是2019年,江西一男子通過送零食給零花錢等方式引誘性侵11歲女孩,12月20日被捕入獄。

因為缺乏教育,我們自然而然的把裸體與色情挂上了鈎,因為缺乏教育,蕩婦羞辱導緻我們中的某些人失去了性命,同樣還是因為缺乏教育,被我們捧在手心裡的孩子落入了虎口。
2019年是特例嗎?如果你有興趣可以查查,查完就會發現還真不是。所以性教育的缺乏真的對我們什麼影響都沒有嗎?上面的種種就是最好的例子,這一類的例子還有很多,限于篇幅的原因我就不一一列舉了,性教育的缺乏帶來的是實質的傷害,難道就因為這樣的傷害沒有降臨到我們身上或者我們身邊,我們就可以毫不在意嗎?要知道這種傷害是有幾率落到每一個人頭上的,逃避永遠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從小接觸各類知識,從洗衣服修自行車到物理的各種定理,化學的各種反應,我們在老師和家長的幫助下努力的認知這個世界,甚至在未來,我們中的一些人很有可能站在人類認知的邊緣去開疆拓土,推進人類的發展進程。我們都學了這麼多了,都涉獵了那麼廣泛知識了,那麼為什麼我們不可以給性方面的知識留那麼一小塊位置,讓我們在了解這個世界前先好好了解一下自己和異性,完成自我認知呢?
而且誰又敢說到三十歲後自學的性知識就是對的呢,就不會對自己或者伴侶造成身體或精神上的傷害呢?

我們為什麼會對性這個字三緘其口,因為我們總會對這個字感到羞澀,總會把性異化成一些污穢的東西,然後就難以啟齒了,電影的删減,書籍的嚴格審核,再加上性教育的缺乏,這一切在加重這種異化。而這種異化帶來的最直接的後果就是語言暴力,沒由來的歧視以及身體及精神上的傷害。
到了這裡,我們是不是應該好好考慮一下什麼是性?再直接一點什麼是性行為?

我們管動物的性行為叫交配,但是我們管人類的性行為叫性愛,在性後面加上一個愛字,說明我們人類在進行性行為的時候并不是以生育為唯一目的的,人類的性行為是在愛這個大前提下取悅對方也取悅自己,是一種表達愛意的方式,再往深說就是愛以下的那層信任,如果繁育後代是人類性行為的唯一目的,那這個世界上為什麼會有避孕套和避孕藥呢?

從本質上來說性行為這件事和親吻甚至和握手區别并不大,都是需要雙方才可以完成的一種行為,我們為什麼從來不把親吻或者握手當成淫穢色情,因為相較于這兩者來說性行為更加私密化,并且有可能會勾起其他人的性沖動,但這樣一個兩者之間的私人行為,旁人又有什麼權利來用攻擊性詞語來定義它,性可以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也可以是一件很神聖的事,還可以是一件表達愛意的事,但絕不是一件很淫穢的事。

性行為的羞恥化污名化導緻了性的敏感,從而導緻了它在課本上的淡化與忽視,導緻了學生很難通過正規的渠道去了解相關知識,對于性不全面的認知帶來了歧視與傷害,然後周而複始,最終走進了死胡同。
回歸到這部劇本身,它就像一劑猛藥,直指教育中的痛點,無論是在我國,還是在國外,性教育都存在着諸多問題,性教育在将來還會引起更多的話題,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時至今日,我們不應該作一隻把頭埋在沙子裡的鴕鳥,我們應該正視性教育方面的缺失,真的希望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們的學生可以像學習數學語文一樣去學習性知識,可以從課本之中學到性器官的構造,學到正确進行性行為的方式,學到性病的防治,學到男女雖不同但都正常的生理現象。
到了那一天我們不會再把裸體當作色情,不會再因為是否有過性行為去無端的侮辱一個人,不會在受到猥亵的時候繼續懵懂無知,不會再讓一個本該是美好的東西被不斷的潑髒水。
那一天,陽光一定很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