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7月份斬獲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電影文本後,《平原上的夏洛克》的口碑一路上升,饒曉志監制護航,吳京、郭帆、姚晨、文牧野等人紛紛為它站台叫好,這部影片拍攝成本隻有幾十萬,導演和編劇徐磊也非科班出身,卻以黑馬姿态在7天的時間裡收獲了900多萬的票房。

...

《平原上的夏洛克》的劇情大緻是這樣:超英要翻蓋新房,好友樹河來幫廚,在去買菜的路上被車撞到昏迷不醒,肇事者逃逸。超英一邊負擔着樹河高昂的住院費,一邊和朋友占義通過各種關系和方法尋找肇事車輛,幾經輾轉之後他們終于發現了嫌疑人範總,并抓住了後者的把柄,讓他答應掏所有的住院費。然而,蘇醒後樹河的回憶卻否定了這個結果,這時,範總打電話叫超英來拿錢……

...

這部電影的節奏非常好。從超英宣布要蓋房到樹河被車撞之前,影片鋪陳了一種陰沉寂靜的懸疑氣氛,廣闊的鄉村上暗流湧動,直到占義在黑闆上寫下三個嫌疑車号的時候,影片進入了明朗中帶着荒誕的喜劇模式,給人升級打怪的速度感。

...

三段偵破故事各有風味,先是超英為了拖住嫌疑人一号為占義争取時間,隻好在他店裡買了個無用的水泵;他們被嫌疑人二号發現,又胡謅了準備買車的話題,正好保安的抓捕行動給他們解了圍;最後他們遲遲進入不了嫌疑人三号居住的高檔小區,急中生智假裝送外賣混進去,“美團”和“餓了嗎”的聯手也收到了意料之中的笑果。

...

不過,《平原上的夏洛克》在喜劇包裹下是對當今熟人社會的規則揭露,在主流電影中是很少被這樣處理的。樹河的交通事故警察介入調查無果,理由有三:一沒攝像頭,二沒目擊證人,三下雨天破壞了現場。

...

于是他們自己調查,調看村子路邊的攝像頭得找熟人,查找嫌疑車輛的信息是通過保險公司的熟人,混進小區靠的是專做假車牌的熟人。總之,在這個層層壁壘的關系網裡,想辦點事兒,想獲取點有價值的信息,沒關系寸步難行。

...

影片在超英和占義尋找真相的過程中,也描繪了當下的世态群像。城市裡,吐痰罰款,學校禁衛森嚴堪比監管所,閑雜人等不能尾随進入小區,一切拒絕的信号讓他們感到渺小,格格不入。而鄉村裡,也不全是民風淳樸,愣頭青後生不管輩分情分,隻認錢。

...

然而,在一個“利字當先”社會氛圍中,《平原上的夏洛克》展現了近乎理想的仁義形象。男一号超英,人好話不多,較真、寬容、夠義氣,在醫療保險和獨力承擔之間選擇後者,在金錢和良心之間選擇後者。男二号占義,是本片的喜劇擔當,魯莽聰明,主意多,為了朋友四處奔走毫無怨言。男三号樹河,大病初愈後的下意識想法是把超英墊付的醫藥費還清。

...

正如電影的名字,《平原上的夏洛克》将中國鄉土和西方叙事融合得比較巧妙。其實,從超英這個人物身上,可以看到張藝謀的《一個都不能少》、《秋菊打官司》的影子,那種底層小人物的自尊和堅韌是極其相似的,而他身上,又有《騾子》、《史崔特先生的故事》裡主人公那種老派的倔勁兒和酷勁兒。

...

影片中有個鏡頭是三人到城東橋下赴約,範總開的轎車,占義騎的三輪電動車,超英跨上了馬,其間穿插着《黃金三镖客》的一小段曲調,瞬時讓人熱血沸騰。

向日葵、後院的馬、潺潺流水中的西瓜,這些意象讓電影有種原生态的詩意和浪漫。但不可否認的是裡面也有很多閑筆,高三誓師大會那段完全可以删除,在諷刺方面,它的新意不夠,對主題而言,它是嚴重的虛焦。

...

《平原上的夏洛克》用的全是非職業演員,其中男主角的扮演者徐朝英還是導演徐磊的父親,他們生澀的台詞配上他們滄桑的面容,表演自然真實。人物服飾簡單但色彩不單調,帶着夏天的感覺。

...

結尾哥仨兒開着三輪電動車馳騁在廣闊的平原上,夕陽落下,風吹過臉龐,夠土夠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