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為什麼要殺害别人呢?
謀财,報仇,洩憤……
或者,隻是因為擁有想要守護的東西。

無論是阿婆、柯南道爾還是東野圭吾,當作家們開始創作懸疑案的時候。
一個人殺死另一個的時候,除了錢、情、仇之外,似乎還夾雜了更多人類複雜的情感。
當代最受歡迎的懸疑作家東野圭吾所創作的《祈禱落寞時》,就是這樣一部小說,是一個關于守護的故事。

因為老婆離家出走且欠下高利貸被黑社會追殺的淺居忠雄,為了保護年幼的女兒,隐藏女兒淺居博美錯手殺人的犯罪事實,淺居忠雄冒名頂替了死者,取代了他的工作,終身以另一個人的身份生活。
而女兒也在父親特殊的庇護方式下成長成為一名舞台劇知名導演。
為了生活而必須躲在暗處的父親,希望擺脫過去而不斷證明自己的女兒,一個至暗,一個至亮,憑借着雙方對彼此的親情羁絆重新開始了自己的人生。

渴望幸福的帷幕一重又一重,但當真相公之于衆的那一天來臨之時,幸福的帷幕終将落下。
努力生活的父女倆,終究還是逃不脫命運的捉弄,為了保護女兒,“死去”的父親一次又一次的殺害發現他存活的目擊者,走向了更深的逃亡道路,陷入更深的罪惡深淵。

守望你的成長和成功是我一生的全部意義。而你越成長越成功,就越是對我命運的詛咒。
當父親看到女兒所取得的成就越來越大,事業越來越成功,幫助女兒消滅自己的痕迹,就成為了淺居忠雄的人生目的。
而那些不幸目睹淺居忠雄在世,有可能揭穿女兒人生謊言的目擊者,隻有死路一條。

人欲護其傷 必先封其心
守護女兒,讓老實人淺居忠雄變成了殺人不眨眼的連環殺人犯,用不同的名字生活在城市的角落。
因為愛,他一直在遠遠的看着女兒,期待着每一次和她的見面;因為愛,他不能靠近女兒,更不能讓其他人發現他的存在,他殘忍的殺害着一個又一個無辜的生命。

人都會說謊,是為了保護自己或者保護他人。
《白夜行》當中的桐原亮司,《嫌疑人X的獻身》當中的石神哲哉,再到《祈禱落幕時》的淺居忠雄
為了保護心愛的人,他們将自己置身于黑暗當中,獨自背負着罪惡的代價。
他們的人生是自己一手制造的謊言,而謊言的背後,是情,是愛不得,不得愛的無奈。

淺居忠雄臨死前對淺居博美說:“這不是悲劇,這是我的人生。”
被愛的人不需要道歉,而愛的人卻在為愛燃燒後遁入黑暗,永無天日。

作為當下最炙手可熱的作家,東野圭吾的推理作品以缜密細緻的劇情布局獲得“寫實本格派”美名,不同于以往古典懸疑小說更強調偵探的推理與炫技,他的小說,更聚焦于社會背景及人性的刻畫。
他的小說與其說是推理精彩讓人大呼“居然是他”,倒不如說是互揭傷疤令人扼腕“何至于此”。
小人物的悲劇,與其說是自身的選擇,倒不如說是生活的無奈所緻,被生活困于夾縫當中的人們,在一次次反抗過程當中變得自私和冷血,由受害者活成了施害者,最終走向無盡的深淵。
人生若可重來,命運何至于此,隻是當生活給予個人重擊時,能夠反擊它的除了和它一起毀滅,是否還存在其他方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