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已經付出了代價
一次又一次
一些嚴重的錯誤我也犯過
我種下苦果,自作自受
但我都扛過來了
No time for losers<這世界不屬于失敗者>
We are the champions,my friends<我們是冠軍,我的朋友們>
And we'll keep on fighting till the end.<我們将會持續戰鬥到最後的那一刻>
《We are the champions》——Queen(皇後樂隊)

榮獲多項奧斯卡獎的《波西米亞狂想曲》在國内上映了,寫的是Queen樂隊從默默無聞到紅遍全球的成長曆程,留下了很多經典的搖滾音樂歌曲。不得不說Queen樂隊的主唱佛萊迪·摩克瑞(Freddie Mercury)很有音樂天賦和才華,是一名出色的歌唱者和表演者,且他做到了紅遍全球,其與女主角瑪莉·奧斯汀(Mary Austin)從長跑情侶到分手,再到一生的知己(比親人更親的關系)的生活經曆讓觀衆心生感慨:一生有這知己,夫複何求。
佛萊迪一生也做過不少的錯事,遭遇事業生活上的重大挫折後仍不自暴自棄,及時地回頭和隊友一起做好Queen樂隊,并把自己熱愛的音樂和公益相結合,為社會出自己的一分力量去做音樂慈善會,獲得同行藝人高度的好評和收獲了粉絲對他的熱愛和追随。
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從佛萊迪傳奇的一生,我們又能從中得到什麼樣的啟發和體會呢?

1.為追求自己心中所期待的熱愛事情而奮不顧身,無論再難也得堅持做下去
每個年輕人都會有叛逆的時期,對父母提出來的“善思善言善行”說教産生免疫,很多時候你不得不聽從父母的——他們不會害了你,但也不了解你真正适合做什麼,隻是希望你能有一份父母看起來還可以的工作,你踏踏實實地過日子,身體健康就好。實際上,你自己熱愛什麼,自己擅長做什麼,并且願意持續不斷地為其付出熱愛和努力,不用他人監督和鞭笞,你都能自發性地追求做得更好,你自己是最清楚地,他人的建議并不能給你做選擇。聽從父母的話未必能讓你過得開心,在你不能用自己心中所熱愛的事謀生時,你應該先找份其它能養活你自己的工作先做着,再一邊發展你心中所想的事業,不知疲倦地付出着自己的汗水,等待着機遇的來臨。
當你年輕的時候,遵循着自己的内心,有夢就大膽去追,不要讓自己在老了後留下一絲遺憾。

2.機會總不會等你準備好了再來,要是來了,要敢于毛遂自薦
Smile樂隊的主唱突然間離職,給了當時還是無名小子的佛萊迪一個機會,從觀衆搖身成為樂隊主唱,如果沒有這個轉折點,或許佛萊迪還在機場幹着搬行李的工作。可是佛萊迪也有做得不錯的地方:敢于向他人“亮劍”——知道自己所擅長的真是對方所需求的,并且能展示自己的能力,向他們推銷自己,讓他們接納自己成為新的樂隊組合。
不少人缺乏才華,但有一個不好的地方,就是太“矜持”——不敢大膽地展現出自己的實力,怕被人笑,也怕在人家面前出醜,同時也有點不敢做選擇:這事會讓我的收入和工作發生變化,質量下降或變得不可确定性,自己不敢選擇做出,退回原來循規蹈矩但又不喜歡的日子,心中所追求的想想就算了,這是因現實而作繭自縛。
你亮出你自己,就算别人對你嗤之以鼻,那又有什麼損失呢?你可是在追尋你心中所熱愛的。沒有什麼比這件事更讓你感覺到興奮和愉悅了。

3.要學會做取舍,更要突破自己的能力邊界,跨出讓你感覺到舒服的圈子
當Queen樂隊在附近的酒吧和大學都很出名時,他們仍沒有大紅大紫,這時能博一把的渠道就是出唱片,而出唱片則太燒錢了,還不一定能成功,風險太大了,你繼續在酒吧駐唱,也不會有太大的提升,怎樣辦?佛萊迪賣車籌錢,讓大家博一把:出自己的唱片,在錄音棚玩音樂的機緣,被經紀公司所相中,看中了他們的才華和潛質,于是開始簽約,出道。
要是Queen樂隊留在酒吧駐唱也有可能會火,但是還是偏小衆,沒法出道收獲大衆粉絲的認可,并且不知道要何時才會被經紀公司簽約,就成了小概率事件,選對你的賽道也重要,就算選擇失敗了,你大不了重頭來過,若是成功了,事業則會蒸蒸日上。

4.團隊産出肯定大于個人做出的貢獻
Queen四名成員都才華橫溢,主唱佛萊迪雖然很突出,才華也不錯,但終究在單飛的時候,紅不起來。一方面是少了每個優秀領域的人的優秀輸出——他們能站在各自優秀的角度,給出不錯的改良建議,大家一碰,自然擦出火花,優秀的作品連連。而當佛萊迪單飛時,自己請了一個團隊來做音樂時,發現其它人并不能給他這些改良建議,也許他們是順從老闆的意思,反正自己也能舒舒服服地拿錢,何必跟老闆過不去,聽從老闆的意思便是,另一個就是他們做音樂隻是為了錢,而不是遵循心中的熱愛,不是發自内心地想做得更好,導緻後面的做出來的唱片并不受歡迎,就是這原因。
團隊不一定每個人都很強,但大家一起做出來的價值一定是大于個人的,并且能站在各自專業領域的角度給出行動改善的建議,從多角度地去看待同一事件,從而使你更客觀或接地氣,從而能做出不錯的成績。
而管理者在管理有出色才華的人時,一定要在保持公司規定不被擾亂的情況下,尊重這些員工的個性,他們提出來的建議和你的出入比較大,并不是因為他們在反對你,而是他們想給你做出提醒,不要忽視這些風險,記得要做好周全的執行計劃,另外你不可能隻享受他的才華帶來的工作結果,而不想要他的一些看上去異于常人的行為怪癖,也許這已經成為他們的行為習慣了,所以要多尊重并包容他們的個性。

5.出色的成果并不是KPI下的産物,更不有固定的路徑依賴。
電影裡面有兩個片段讓我記憶深刻:一是佛萊迪簽約新公司,并要在限定的時間内做兩張唱片出來時,他壓力很大,且時間也很短,盡管每天都專注于創作,發現總是拿不出讓自己滿意的作品,或者是越急越想不出來好作品,二是當Queen樂隊出《波西米亞狂想曲》時,他們并不是聽從投資人的建議,尋找固定的套路,固定的成功模式來做輸出,而是大膽地創作:融合不同歌曲的風格,時長6分鐘,比當時的普遍3分鐘還要長,他們在打破常規,做常人不敢想和沒做過的事情,當時被投資人不看好,甚至認為是自我膨脹和瘋狂了。
出色的成果一定不是KPI下的産物,更有可能是一種自我實現、追求更好的心流狀态工作中産生,并且這些靈感不是來源于書本,一定來源于我們身邊的生活,來源于大衆,在讓你感覺到愉悅、放松且不斷想做得更好的情況下,才會有出色的成就,它從來都沒有固定的成功模式,當你習慣了用同一套路去做事時,你想想是不是自己被固化了?想要超越前人,肯定不是用前人的辦法,就像汽車淘汰馬車,再被火車淘汰一樣,一直以來都是以新的方式來做替代。

6.忠言逆耳利于行
人在做出一番事業的時候,很容易會自我膨脹,很多時候把成功歸因于自己的個人實力和能力,并且容易放縱自己,隻要不違法,想幹什麼就幹什麼,非常地任性,甚至對身邊的好友和團隊成員的良言都一概不聽,老是認為他們所說是看不得他變好才這麼做,不順着自己所想估的人,都要讓他們消失在自己的視野當中,我自己能力這麼強,靠自己一樣能成功。
男主角佛萊迪過上了糜爛的生活,還疏于做音樂,對身邊的好朋友、良臣決裂,有些自大,更想靠自己的能力單飛,反而親近那些順從他意的小人,從而遭遇各種不順利和挫折,最終被瑪麗罵醒,而大錯(獲得了AIDS)已經鑄成,後悔不己了,種下的苦果隻能自作自受,這時想起了爸媽經常教導自己的"善思善言善行",才發現親朋戚友們說的都是良言,他們沒有祈求佛萊迪在金錢上的大回報,卻隻想他過得好。
事業上的一落千丈,肯定是事出必有因的,要麼你離客戶太遠<膨脹得不接地氣>,要麼你沒有認清現狀,但世界上并沒有後悔藥可以吃,人再有出息也有錢,也就睡一間床,吃三頓飯,酒肉再貴,也是過眼雲煙,有些東西過了,就會得不償失,最終受傷害最大的還是你自己。

7.事業做大了後該怎麼辦
佛萊迪和其它三位老朋友和好,重回Queen樂隊訓練,并參與Live AId(拯救生命)慈善演唱會,為非洲埃塞俄比亞的饑荒籌集資金,做公益去了,在演唱會上他傾情演出,大放異彩。因為在經曆過人生的低谷和高峰,他變得更成熟和富有情感,把親情、愛情和最近人生感悟傾注在公益演唱會上,打動了很多的聽衆。
以前不明白,為什麼要在事業做大後,通過做公益和募捐去回饋社會。現在終于是想通了:當你賺錢到一定富有的時候,金錢對你的吸引力很小了,這時回饋社會自然是最好的路徑——為做好事業賦予更大的社會意義和責任,自己的心靈也會得到更大的滿足感和情感升華。像身邊的霍英東體育館,古天樂募捐建的希望小學等等,也許在若幹年後,沒有人知道藝人古天樂,但一定有人知道古天樂捐過小學,幫助過很多需要幫助的人。

8.人是需要情感寄托的
無論你是貧窮,還是非常富有,你的精神寄托都不能空,如果沒有精神上的情感寄托,整個人像沒有靈魂,而做出來的事會空洞而乏味,甚至你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同時人也是感性的,并非時刻保持理性的狀态,有了情感上的寄托,則會與現實的自己達到和解,做事也會有沖勁和富有意義。

盡管佛萊迪·摩克瑞與瑪麗·奧斯汀最終并沒有在一起,但飾演佛萊迪的男演員拉米·馬雷克與飾演瑪麗·奧斯汀女演員露西·寶通在拍完《波西米亞狂想曲》後兩人相戀了,這也算是彌補了一些遺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