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必看電影《真愛至上》,失戀必看電影《和莎莫的500天》,後者是2009年上映的美國小成本文藝片,豆瓣評分8.0,其中10萬人打出了五星好評。

一個叫湯姆的年輕人(囧瑟夫飾)做着一份和自己建築專業完全不對口的清閑工作,就是為卡片撰寫賀詞,有天遇到公司裡新來的總經理秘書莎莫(佐伊·丹斯切爾飾)後,湯姆的生活開始悄悄發生變化。

他們有相同的音樂愛好,相似的審美趣味,一起逛街、吃飯、看電影以及上床,隻是湯姆不确定兩人是不是情侶關系,莎莫說暫時不想戀愛,他也覺得沒什麼不好。

不久後,莎莫主動提出和他分手,湯姆變得消沉,接着莎莫嫁做人婦,湯姆也辭了職,重拾建築本行。但他始終對這段過往耿耿于懷,直到他們在曾約會過的山頂再見,湯姆才知道了确切的真相。

以上是《和莎莫的500天》的劇情,影片打亂時間順序,以湯姆的回憶視角,跳叙了兩人的相識,相處和分手的過程,有趣地展現了一個人失戀後的心路曆程。
起初,湯姆拒不接受事實,怎麼也想不通哪裡出了問題,腦子裡全是他們的甜蜜時光,但他選擇性遺忘了不美好的細節;漸漸地,他回想起了莎莫漫不經心的瞬間,懷疑她是個bitch,遊走在各個男人之間,而他不過是她解悶的工具,可她對他并無所求;當莎莫和人訂婚後,湯姆才褪去情緒化的猜想,在一種永失我愛的沮喪裡反思這段關系裡兩人的需求和錯位,總結經驗教訓;最後,湯姆求職面試時主動搭讪另一個女孩秋莫,也是感情的輪回之道。

本片開頭嚴明,它關乎愛情故事,但不是愛情片,比起叙述感情經曆,導演編劇更感興趣的是社會愛情心理分析。比如電影小說卡片等媒介代替現代人情感表達的危害,語言的歧義性和回憶的不可靠;比如人本能的歸納總結癖,導緻他總要找一個願意接受的真相安放内心;比如感情中的由愛生恨,一方原先美麗的秀發、笑容和印記在某個自責的瞬間會變成惡心的存在,一方可愛和溫柔的品性突然就看起來無聊和幼稚;比如分手後兩人的情感觀發生互換……

《和莎莫的500天》無論是電影本身還是影迷評論,都像一場羅生門,主要是湯姆的單人視角和莎莫暧昧不清的動機留給人許多解讀的線頭。
每段關系,無論性别,無論地位,背後都彰顯着尼采的生活意志論。懦弱純情有點才氣的文藝男和聰明迷人理性的熟女,湯姆和莎莫,是遺憾錯過,是段位不同,還是炮友一場?

可能每個人角度不同,心境不同,傾向都不一樣。悲觀主義者自動帶入男主角,覺着愛情渺然,樂觀主義者認為全情投入的湯姆是幸福的,理解遷就的莎莫。現實主義者看出來了建立在穩定物質生活上的安全感需求,理想主義者欣喜于湯姆的成長,和一别兩歡。

毛姆說,最持久的愛情是永遠得不到回報的愛情,這句話充分說明了好奇心在一段關系中的重要地位。就像《胭脂扣》裡,如花苦苦追尋的十二少不過是獨留在人世苟活,真相如此現實又無趣。

比起實錘的分手原因,最讓人惦念的是不告而别,讓故事蔓延出無數路徑,通向各種可能,留守一方會迷失在回憶裡,種種構建不可避免地走向自憐。此時,隻有遺忘,重新開始生活才能取得真正的平等和理解,就像莫文蔚歌裡唱的:也許放棄才能靠近你,不再想你你才會把我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