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給結論,這是一部值得看的休閑電影。目前的國産片的選擇中,我是最偏好這類輕喜劇的。

先說一點個人對國産片的看法,我們的電影都是在悲痛的内核上建立起來的。國産片的質量雖然在進步,但是有一個現象,我們的電影很難把“幸福”“快樂”“純真”“善美”這些正面積極的東西拍好,哪怕是在喜劇裡,看到的都是悲傷的内核。比如我們的電影(還)拍不出《真愛至上》《兩小無猜》《天使愛美麗》這樣的電影。

而一些口碑爆棚的電影,都是嚴肅的、痛苦的話題和故事,比如《爆裂無聲》《南方車站的聚會》,都拍的太痛苦了,可能專業人士對這樣的電影會拍手叫絕。可是對我而言,它們太痛苦了,感受力不好的觀衆會覺得這些電影無趣,我就是覺得太痛苦了,而這種痛苦又不是那種生命本孤獨的大悲傷,不是讓人有深入思考的悲傷,它隻是停留在淺顯層面的痛苦,這種痛苦刺痛你,但是無法給你帶來痛苦之外的其他東西。

這樣的電影看一場出來,感覺可以直接上馬路上撞死,我們誰不知道生活本身足夠痛苦,真的不需要一再提醒我生活很痛苦了。一句話說就是,我們的好電影離生活太近太近了,離藝術遠了點。包括叫好叫座的《藥神》《無名之輩》,都離真實的生活太近了,看了心裡很難受。

...

說回《半個喜劇》吧,這樣的電影最好的點在于“不強行凹深度”,從電影藝術的角度看,應該也算不上多有成就的電影,但是從商業片的角度看,是成功的,這個電影名字也很貼切。喜劇之外,我們還是能看到真實的樣子,甚至還有一點點美的樣子。荒誕情節的地方,會帶着觀衆一起把它當做一個喜劇的誇張去處理,不要太在劇情發展上較真。那些端着身段要走“深度”路線邏輯又不清不楚的電影,最容易被人噴了。

說幾個觸動的鏡頭,第一個就是電影一開始,孫同為了不開罪鄭多多,幫鄭多多一起瞞高璐,捂着莫默的嘴把莫默拽進廚房,其實整件事,最氣憤最無辜的就是莫默了,而孫同這個行為無異于補了 緻命的一刀,我看了都氣得半死。順便吹一波任素汐的演技,這一段的氣憤、恥辱簡直演的太棒了。

還有一個鏡頭,是孫同剛跟莫默在一起的第二天,在地鐵上一路犯癡、歡喜雀躍的樣子,像極了初戀的時候,我看到這流淚了。

還有一個鏡頭是,孫同對莫默說“你們這種人生下來就什麼都有…….”莫默媽媽打電話讓莫默回家吃晚飯,莫默在飯桌上哭出來的時候。那些“天上的人”“什麼都有的人”也有自己痛苦的陰溝。論生命本孤獨這點,天上的人和地上的人都一樣,孤獨和痛苦沒有放過任何一個人,不管你在天上還是地下。

總之,這種半現實主義半情懷主義的電影,是最輕松的,會偶爾讓你心頭一暖,看完其實也就忘了,也不需要多想,不會多占用你一分鐘。它不會不管不顧的在你眼前把生活的真相再扒一層皮,它會給生活加一層适當的濾鏡,它也不求你在電影中多呆一會,像極了情投意合的ONS,此刻開心就夠了,人生苦短,哪裡有心思思考那麼多。

【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