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篇 講述紅樓夢中賈寶玉的四大丫鬟之一的麝月,這個丫鬟不簡單,雖然出場次數不算多,卻格外的醒目,可是怡紅院中的“嘴強王者”!

...

麝月

麝月,與晴雯、襲人和秋紋一樣,同是賈寶玉的貼身大丫鬟,屬于一等丫鬟的行列,在怡紅院中具有一定的話語權。

這個姑娘既有襲人的溫柔和順,卻也不是那“沒嘴的葫蘆”,既有晴雯的潑辣直爽,卻又不是借機洩憤的人。

她在王夫人心中的形象,同襲人差不多,笨笨的,不愛惹事,但其實她隻是比較老實本分,并不笨。反倒很聰明。

襲人存有做寶玉姨娘的心思,還和寶玉不清不白,晴雯雖然沒有“上位”的心思,卻心比天高,把自己當做半個小姐來對待。

麝月老實本分,一心隻想服侍好寶玉,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既沒有做姨娘的私心,也沒有小姐的嬌慣脾氣,與人相處和諧,逢人說話懂得把握分寸,因此人人都喜歡同她打交道。

...

晴雯(左)和麝月(右)

有一回襲人生病告假回家,怡紅院裡隻剩下麝月一個人看家,寶玉回來看到她問她怎麼不去玩,麝月回答道:

“讓老媽子們歇歇,小丫頭子們頑頑。”

如此善解人意,又對自己的工作盡職盡責,連寶玉都能體會到她這個人的好。

晚上寶玉夢中醒來呼喚襲人,而襲人又因病回了家去,麝月這裡沒有回應,反而晴雯起床去應了寶玉。

這裡分析認為有兩個原因: 一是可能因為麝月有睡覺睡不醒的毛病,就是睡得比較深沉,很難喚的醒;二是可能因為麝月知道襲人與寶玉平日做的羞羞的事,便故意沒有回應,保持與寶玉之間的距離。

...

麝月(左)和晴雯(右)

麝月還有個很強的本事,便是與他人鬥嘴,而且三戰三捷,說的他人心服口服,有理難辨,這個是襲人和晴雯甚至于賈府很多丫鬟都比不上的。

第一次是麝月看晴雯與墜兒的娘吵架力不從心,便出口相助,硬是将形勢扭轉過來,說得墜兒娘不敢多言一語。

另外兩次則是麝月與那何婆子鬥嘴,第一輪何婆子打了芳官,晴雯暴脾氣就上來了,襲人怕晴雯太過,但自己又不會鬥嘴,就讓麝月上,麝月一出馬三言兩語就震懾住了那何婆子。

過沒幾天,何婆子又追着春燕打,被寶玉發現了,但寶玉襲人說不過她,便隻能交給麝月來,麝月發現語言威懾不行,就讓人請平兒來,吓得何婆子跪地求饒。

...

何婆子(左)和麝月(右)

麝月這幾次“臨危受任”“鋤強扶弱”展現了她出衆的口才,她不像襲人那樣半天說不出什麼,也不像晴雯那樣隻會發脾氣,反而運用語言攻勢不帶一點髒話就将那婆子們震懾得服服帖帖,令人拍掌叫好!

除此之外,還能看出麝月雖然口才了得,但平時并不張揚,除非襲人寶玉等人需要她的相助,她才會出口相助,十分穩重、懂事,在為人處世上也頗有襲人之風範。

麝月不僅口才了得,而且還是刀子嘴,豆腐心。看到晴雯撕扇子,寶玉在旁邊助興,她便說:“造孽”,看到晴雯大冷天穿的單薄就跑出去,她便說道:“你死不揀好日子,皮不凍破了你的”。

雖然聽起來感覺不太好聽,但是晴雯知道她沒有壞心思,都是為了自己好,因此從來不放在心上,兩個人相處的十分愉快。

...

麝月

在六十三回中,麝月抽到一隻簽,簽上有一朵荼縻花,并寫着“韶華勝極”,荼縻花是到了春天盡頭才盛開的花兒,它等到其他花兒都開完之後才盛開,預示着麝月可能是大觀園中最後留下來的女兒家。

“韶華”指的是春光美景,盛極一時,預示着賈家的美好時光到了盡頭,諸芳散去。

麝月最終的結局便是賈家破敗之後,麝月看到大觀園衆姐妹都相繼離去,襲人嫁了人,晴雯慘死,其他丫鬟都被寶玉遣散了,唯獨她一個人還陪在寶玉身邊,雖然不如襲人服侍周到,也沒有啥大的問題。

後來寶玉寶钗結了婚,她依然守護在寶玉的身邊,無奈寶玉還是出了家,而麝月選擇一個人孤獨終老,一生未嫁。

...

麝月(左)和寶玉(右)

麝月一生,沒有啥大的過失,在工作上兢兢業業,負責到底,在為人處世上,與人相處和諧,想得周全。

她沒有做姨娘的心思,也沒有小姐的脾氣,不管主子還是丫鬟嬷嬷,她都等同視之,雖為奴才,卻沒有多少奴性。

...

麝月(左)和寶玉(右)

如果你和她做了朋友,你會發現當你生病了,她會給你買藥吃還問你死沒死,當你吵架吵不過别人的時候,她就會挺身而出,出口相助,放棄她低調做人的風格,隻因為朋友需要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