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上映的《阿甘正傳》,常年以9.5的高分雄踞豆瓣電影榜前三。

...

作為一部勵志喜劇,智力低下的阿甘一直被塑造為一個愛與美的象征。

而為他赢得這一切的,來源于他特别能跑,

小時候身患殘疾,

在一次校園霸淩中甩掉了矯正器跑出了一雙飛毛腿。

...

長大後因為一路狂奔無人能及,

拿到了大學文憑,進入了美國全明星橄榄球隊。

畢業後參加越戰,跑出了軍功章。

失戀後跑了三年,跑成了精神領袖和全國名人。

...

總之,智障阿甘的命運在不斷的奔跑當中獲得了改變,

甚至可以說是登上了人生巅峰。

而所有的一切都源于阿甘的精神支柱珍妮。

...

雖然阿甘并不知道自己要跑向何方,

但是憑着對珍妮的執着,在不斷奔跑的過程中,

憨直變成了專注,

漫無目的的背後是腳踏實地的堅持,

一個弱智,将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到了極緻,

“跑步狂”阿甘跑出了一條完全屬于自己的路。

...

如果說阿甘的人生是奔跑出來的,

那麼阿甘“精神支柱”珍妮的人生則是逃跑出來的。

...

因為從小被父親性侵,

珍妮一直都害怕回家,

尋求各種各樣的機會逃離,

年幼時隻能逃到人畜無害的阿甘家,

長大後則是通過參加各種各樣的社群,

結交各種各樣的男人來不斷回避。

...

與阿甘用雙腳奔跑不同的是,

珍妮的每一次都是搭車逃跑的,

...

搭車,意味着漫無目的,意味着随波逐流,

更意味着将命運交給了他人的放任自流……

因為不是靠自己奔跑,

搭車的珍妮必須用其他代價來支付車費,

對于珍妮來說,她的車票就是自己年輕漂亮,

而她所謂的自由,不過是遇渣男,遭家暴,不斷的換地方,換組織來獲得的。

...

一生都在追求愛情的阿甘,

靠着對珍妮的癡戀,

跑出了行動自由,财務自由等一系列普通人終其一生都在追尋的東西,

卻始終得不到珍妮的愛情,

最終靠一段短暫的婚姻和一個小阿甘來聊以慰藉。

...

而一生都在追求“自由”的珍妮,

卻在不斷的追尋當中不斷的迷失自我,

為了逃跑而逃跑的珍妮,

如同随風飄落的羽毛,

沒有根,也注定難以落地。

美如羽毛的珍妮,

并未真正獲得過自由,

而隻是獲得了羽毛随風飄揚的幻覺,

飄向何方,身不由己,更無法落地。

...

影片的開頭,阿甘拾起了羽毛,

将它夾在書中,

憑着一封書信高興的向身邊的人講述着自己一生的奇遇,

之後便和珍妮有了短暫的婚姻。

...

影片的最後,珍妮去世,

小阿甘将書本打開,

走上父母的校車,

留下阿甘一人在車站黯然等待,

羽毛再次飛起,

不知飄向何方。

...

羽毛象征着珍妮,

這個看似美麗卻又飄零的女子,

終其一生也未曾真正逃離。

一生都活在原生家庭所帶來的苦痛當中。

阿甘能夠拾起羽毛,

但是并不能給她真正的自由,

片刻的安穩也不過是稍作停留。

...

抛開阿甘在事業、财富上的成功與勵志,

阿甘其實并未獲得他所追求的愛情,

名利可以赢得尊重,卻換不來愛情。

...

而對于“垮掉一代”的代言人珍妮來說,

看似獨立自主,不斷為自己的人生做出選擇,

實則是一種随波逐流,放浪形骸的逃避罷了。

...

阿甘與珍妮,不過是成人世界中“求而不得”的真實代表,

在那個時代劇烈變遷的年代,

那些看似高高在上的自由民主,

最終還是敗給了一片赤誠的愛情。

而智力低下的億萬富翁也會因為永失吾愛而悲痛欲絕。

...

也許正如阿甘的母親所說:生命就像一盒巧克力,結果往往出人意料。

巧克力是甜是苦,個中滋味,也許也隻有吃的人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