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戀、狂妄、吸毒、濫交、死于艾滋……

皇後樂隊的主唱Freddie Mercury,身上貼滿了搖滾歌手所具備的一切标簽。

然而,Freddie 卻在其45年短暫的生命當中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不是皇後樂隊的樂迷、也不聽80年代的華麗搖滾,

但是看完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後,卻對Freddie Mercury路轉粉。

作為一個時代叛逆精神的代表,

Freddie Mercury可謂是最大程度上的活出了自己。


不再去贅述關于Freddie生平往事,

隻是在他的身上,我仿佛看到了這個時代我們所最缺乏的生命力。

作為一個移民家庭的小孩,

龅牙的Freddie幾乎稱得上是自卑的。

然而在舞台和音樂創作的過程中,

他卻逐漸找到了自己。



...

在Freddie的演藝生涯中,

他似乎是一個從未懷疑自己,

渴望表現自己,

而且絕對放縱自己的人。


出生于拜火教傳統家庭,

...

卻不走尋常路的走上了搖滾樂手的道路,

成為一代傳奇。


在遭到樂隊成員和唱片商的質疑時,

Freddie依然堅持自我,并用亮眼的成績證明了自己。


在面對感情的時候,

他不去定義自己是同性戀還是異性戀,

和喜歡的女孩在一起,稱對方為一生摯愛

并将這份感情持續終身。


在面對原始本能的誘惑時,

他大膽的表示自己是個同性戀,

瘋狂的放肆着自己的欲望。

并最終染上了HIV而英年早逝。


對于這個時代來說,Freddie并不是一個優質偶像,

...

他不把任何規則放在眼裡,

他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一個充滿音樂、表演、還有欲望的世界裡。


生而為人,Freddie肯定算不上什麼好人,

醜聞和才華并舉,

讓他成為上個世紀最具争議的藝術家之一。

也許,正是這樣的叛逆和不羁讓Freddie帶給了這個世界寶貴的音樂财富。


他破壞了規則,

活出了自己,

卻也因此而失去了寶貴的生命。


在生命的最後階段,在一生放蕩不羁愛自由的Freddie也會有悔恨,有不舍,

他的一生,也如同他的《波西米亞狂想曲》一樣,

像一部歌劇,卻沒有無重複的副歌,

支離破碎風格迥異,并且充滿著猛烈的意識流與噩夢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