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埃落定。
Sir說的是《長安十二時辰》。
上周播完大結局,評分,從8.6降到了8.4。
别小看這0.2。
26萬人評分,如此龐大數量級的滑坡,顯然有觀衆集體反水。
真的爛尾了?
《長安》大結局,Sir反複拉了幾次,一次是播出當天,一次是周末。
坦白說。
有不滿,有不忿,也有不舍。
今天Sir想綜合各方的意見,認真跟大家聊聊這“第一國劇”的收官操作。
“累”
48集,放到美劇,這是三四季的體量。
信息高密度,服化道高還原,台詞高門檻……
節奏、制作、劇情發展,全在牽着你走。
看漏一秒,必須回看。
放在開頭,放在長期注水的國産劇中。
這是前所未有的沖擊。
爽。
古裝題材,内裡竟是凜冽的懸疑風格,反恐題材。
刺激,帶勁。
《長安》開了一個好頭。
但。
有多少人能保持這樣的追劇熱情和飽滿的集中力?
Sir清楚記得,精神在第6集開始松懈。
到了第12集,Sir一度跟許多觀衆一樣——
“長安趕緊毀滅吧”“累覺不愛”……
原因?
當然不止持續高密度的推進。
關鍵,在類型轉變。
反恐破案的動作冒險故事,逐漸偏移到傳統的,講述朝堂黨政的曆史正劇。
前面正快意恩仇,緊張破案。
畫風一轉……
跟你說起官場規矩,權力鬥争。
一個案件,突然就變得像“證明你媽是你媽”般冗長繁瑣。
從追查狼衛,到尋伏火雷。
從硬闖右骁衛,到靖安司遇襲。
再牽扯出禁軍、龍武軍、右骁衛、旅贲軍等長安城中不同武裝力量的權力和歸屬。
劇情在各部門、各大佬之間來回打轉。
郭力仕,陳玄禮,甘守城,趙參軍,甚至是一人死守靖安司的崔器。他們中任何一人統屬的力量,認真起來,都足以阻止蚍蜉。
刺激的情緒,斷了。
緊張的節奏,慢了。
觀衆,也自然覺得沉悶了。
《長安》出現了更高的門檻。
不過在Sir看,它也打開了更高的格局。
朝堂上的暗湧,對比街道上的沖鋒,更震撼。
比如張小敬登大燈樓。
三十多集裡積攢下的政治沖突,在不遠處的興慶宮裡爆發。
一邊是張小敬回憶第八團的峥嵘歲月與兄弟情義,一邊是朝堂之上高官權貴們信口雌黃明争暗鬥。
最後,聖人親自下場。
上演一出虎毒欲食子的戲碼。
殿内,唯唯諾諾的官員;廣場上,為聖人點贊的群衆;燈樓裡,激情歲月的張小敬。
誰都沒想到,危機就在身邊。
至此,劇集終于拉出了一幅長安城的衆生相。
不同階級的欲望交織,不同陣營的利益沖突,甚至小到每一個人,各自的心懷鬼胎……
不爽嗎?
你現在知道了,《長安十二時辰》不隻拍長安,不隻拍十二時辰。
它還拍整個大唐,拍一個時代。
看完結局都知道,小勃律使館的興建,是劇中重要節點。
它造成了聞無忌的慘死,是一切的開端。
影響了蕭規,張小敬,甚至何孚,拉開了上元節大戲的巨幕。
但在聖人眼中,這又是一個完全不同的問題。
建使館,讓小勃律及西域二十餘國的歸附,可以堵住吐蕃進出安西都護府的門戶,形成了對吐蕃的戰略包圍,掌握了主動權,對大唐而言,堪稱奇功一件。
△ 安西都護府,紅圈部分為小勃律國所在
也因此,即便征地強占民宅,即便右相貪贓枉法,牽頭這件事的永王,确實有資本和主事靖安司失利的太子争功。
于國有大功者,不拘小節。
但肉食者的小節,就是蚍蜉們流血。
個人與國家間的沖突,加上弄權的官僚,長安整部劇,都呈現出一種黏着感。
整個大唐,就好像一灘爛泥,一個漩渦。
——誰也沒法逃脫,而且越掙紮,越痛苦。
從張小敬,到李必,莫不是如此。
應了那句台詞:
我也是覺得現在是太平盛世
眼下我就是過這種日子
了解這些,的确累。
而且Sir不否認,其中一些支線劇情,依然有刻意拖長的嫌疑。
但就國産劇來說。
感性上,一旦進入,它給你的震撼瞬間倍增;
理性上,它的性價比,還數頂級。
“疑”
大結局,兇手确定了。
但許多人,還是一肚子疑問——
真相是什麼?
壞人的下場是什麼?
事情的來龍去脈呢?
……
縱觀整個《長安》的故事,它早就成為了一出糾纏不清的羅生門。
它讓我們洞見太多污垢。
明面上,狼衛,蚍蜉,龍波,何孚等人;
上元夜宴,興慶宮中的所有服朱服紫的人。
都不幹淨。
但Sir認為,這正是《長安》最精彩,或者說,最耐人尋味的地方。
真兇易得,真相難尋。
每個人都是管中窺豹,每個人都是盲人摸象。
同樣,每個人都在因勢利導,借這場行動的幌子,實現自己的目的。所以,從任何一方,都可以發現十二時辰裡不一樣的風景。
舉一個例子。
永王。
他最開始介入小勃律使館的修建,導緻了聞無忌的死,也因此被張小敬胖揍,以至不敢輕言複仇。
由太子一手帶大,感情甚笃,卻在宮宴之上當衆出面和太子相争,在聖人被綁架後想獲得朝中大佬的支持失敗,悻悻離開。
最後弄死封大倫滅口。
這是他所有的戲份。
但,注意幾個細節。
第一,小勃律使館修建背後,是右相貪贓枉法(李必所言影女一事),永王和右相的勾結,可能比想象中要早。
第二個,大吉酒肆外,違抗命令,向聖人射箭的旅贲軍中,混入了熊火幫的卧底。
△ 注意手上的刺青,全劇隻有在熊火幫人身上出現過
而給他們訊号的,卻是元載。
第三,殺封大倫滅口前,封大倫自封尚書令,同時高呼永王“吾皇”。
對,他們在慶祝勝利。
這時,不論聖人得救與否,他必有利可圖,甚至取代太子。殺封大倫,是典型的過河拆橋。
但。
他不知道龍波,何孚,第八團的往事,他始終隻是個渾水摸魚的人。
同樣,還有何執正。
何老認識徐賓,了解何孚,也知道右相會被行刺。
因為對太子有利,所以他按兵不動。
他的角度,查案,是幫太子辦差,但如果案件發展有利于太子而不利于右相,他可以網開一面,甚至推波助瀾。
最後,記住徐賓給萬大吉父子指明的方向——
靈武(太子根據地)。
這樣有意思的人物支線,太多太多。
不同的人做出不同的選擇,最後推動了整個事件。
可以肯定,徐賓絕不是唯一兇手。
真相,根本無法查清。
當然,最後一集也提出了重大疑問——
薩珊金币。
龍波有,徐賓有,連幫助姚汝能的大胡子,也有。
還有一個詞,“安西”。
幕後大BOSS,指向安西的藩鎮,和外國勢力。
具體是誰?
開放式結局的表面下,是終極解密遊戲。
一個細節。
幫助姚汝能的紅衣大胡子,身上帶着魚袋。
服朱,魚袋(五品以上)。
按照唐律,憑借這服裝和飾品,可以認定此人身份。
除了歸附的少數民族首領外,隻能是安西藩鎮或西北軍集團中的要員,在曆史上,是蓋嘉運、田仁琬、夫蒙靈察、高仙芝、封常清一系。
不僅如此,郭将軍也隐約提過,範陽留後院(東北軍,安祿山一系)也開始打聽消息。
這些蠢蠢欲動的地方藩鎮,有着重大嫌疑。
但謎題就此打住。
顯然,《長安》是故意按下不表。
它讓你過多糾結結果,就是想讓你仔細感受過程。
長安城,到安西邊塞。
這場險些葬送盛世的危機裡,從中央到地方,從權貴到異族,數不清的人,想從這趟渾水中牟利。
最後犧牲的是誰?
一群曾為大唐流血盡忠的老兵,再次為長安開膛破肚。
誰是兇手。
誰是輸家。
現在,你還敢說嗎?
“反”
一定程度上,《長安》的結局,作出了對傳統的反叛。
傳統結局是什麼?
大團圓。
壞人醒悟,好人更好。
但恕Sir直言,這不隻是我們對人性的一廂情願,更是影視人物長久以來的桎梏。
就像許多人說,大結局中,張小敬“人設崩塌”。
崩塌原因——
他背叛龍波,背叛第八團,傷害信任他的人。
總結來說,他成了“壞人”。
那張小敬到底是什麼人?
是好人嗎?
Sir更認同的,是龍波對他的評價——天真。
風雲變幻的長安城中,張小敬的天真,從沒變過。
他可以炸掉毛順,可以佯裝投降,可以砍翻所有阻擋他的官兵,隻是為了,維護長安百姓,不惜與昔日同僚決裂,和生死兄弟搏命。
最明顯的,看他對聖人的态度。
當聖人如日中天,他不解近;當聖人衆叛親離,他不抛棄。
龍波罵他當奴,他依然選擇背着疲憊的聖人轉移。
不因為他是聖人,而因為他是老人。
還記得一個場景,當張小敬駕着裝有伏火雷的馬車在長安街道上狂暴的時候,看到一個小男孩在路邊。
危急時刻,下意識地側轉,險些翻車爆炸。
一個大結局,并不足以推翻張小敬對長安百姓的博愛。
再看反派。
誰是反派?
大多數人看來,最拉仇恨的竟然變成了元載。
在各種勢力中遊走,毫無道德底線地攫取自己利益,為攀上高枝不擇手段,反複無常,真小人做到了極緻。
但“壞人”,Sir認為還談不上。
元載,代表的,恰恰是官僚環境下,最容易成功的途徑,是一種帶着野蠻和血腥的智慧。
誠然,所有人都不希望生活中遇見元載。
但有多少人,在那個情況下,會拒絕成為元載?
這才是《長安》結局提供給的力量。
正如全劇最後一個鏡頭。
彩色,變成黑白。
最初的三人,踏上離别之路。
長安的“太陽”,背影很美。
但仔細想想。
太陽離開,光明在哪?
一個太陽離開,下一個太陽,何時升起?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