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知國際女性電影節看的作品,還參與了映後談話活動。

先說一句總評,是一部可以一看的電影。選題挺有趣,呈現雖然因為受制于各種因素呈現不算完美,但也可圈可點,主演的演技也不錯。比較合理地把畸形的偶像行業中的躁郁、厭食等身心疾病以及霸王合約等等矛盾安頓在了劇情的爆發點中。雖然最後那段在海邊的扣題對白在我看來很有點生硬,但也算瑕不掩瑜。

聽導演說這部作品的創作契機是來自于人權電影項目的offer,是先有了這個人權的主題才進行的偶像的選題。

至于偶像行業的一些秘辛則是通過個人途徑采訪的業内人士得到的。但因為是一個從人權忽視的批判的視角的作品,肯定是不能取得真正的偶像制作公司的協助的。于是隻能是通過一些個人的聯系來進行故事的挖掘,在向親曆者進行采訪之後也有了很多感想。

至于演員的人選,因為電影中出現了不少唱歌跳舞的場景,原本是想直接找前練習生,但考慮到這種題材的演繹以及參演後需要出席各種活動受到提問的二次傷害的可能性,還是選用了沒有偶像經曆的專業的演員。這種溫和的考慮讓我感慨這位導演的思慮周全,并想起了許多電影産業對女演員的壓榨🚬

在放映結束後我向導演進行了提問。因為我能明顯感覺到導演對saran這個角色尤其在前半段進行了大量的留白,使她遊離在了主要集團以外,而另外兩位角色的内心都有獨白等進行挖掘,我很好奇導演是出于什麼考慮進行了這樣的安排。導演回答說,原本是三個人都不想用獨白,想直接用畫面等表現的,但發現有無法表達清楚的于是引入了獨白。而saran這個角色是一個給電影後半段帶來狂野色彩的重要角色,因此想在前半留下一些留白,以加大後半的沖擊力,于是沒有安排獨白。甚至saran在前半部分原本是有更多台詞的,但出于同樣的考慮也删掉了不少。我也确實感受到了這樣設計的意義所在。

...

而劇中那位不會察言觀色的粉絲則代表着一種純粹與對傳統偶像粉絲關系的打破,用導演的話老說那是一個“像妖精一樣的”人物。

btw這位導演給人感覺挺好的,态度不卑不亢且言之有物,感覺每個提問的人都得到了誠懇且切合的答複,和我電影節第一天看的《長濱》的導演形成了鮮明對比…….希望導演繼續創作更多有意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