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好的地方。
所謂全景式展現,國家領袖、軍隊将領、老戰士、新兵、家屬、敵軍、聯合國代表……多視角(但非多線)叙事,好處增加還原故事的能力,壞處:隐藏電影的真正視點。陳凱歌很巧妙的通過幾對感情(親情)關系将這幾個叙事視角聯系在一起,幾個故事(也是幾個戰場)就此産生了跨越時空的關聯,這是一個很典型的叙事策略,親情與敵人侵略行徑的殘暴形成對比,從而達成控訴與反戰反侵略表達。
影片感情真摯動人,視聽效果炸裂,與世紀末中國電影鏡頭運動的克制不同,當再現這段曆史時,正如影片宣傳語中--“全景式再現”--那樣,大量的環繞式的、大範圍的、張揚的攝影機運動與電影的多角度叙事相互襯和(契合),将志願軍戰士離開剛剛建立的新中國,不計代價地投入保家衛國鬥争時的壯志與決絕淋漓盡緻地表現出來,同時,高層對和平的論述,代表團對反對戰争的強調連同戰争畫面的殘酷血腥将視覺化地、沉浸式地表現暴力與倡導和平之間的張力化解,一方面将大國自信通過視覺風格體現出來,又凸顯了中國的國際擔當,深度挖掘了那段曆史的當下價值。
陳凱歌在電影宣傳片中提及“我們為什麼要銘記這段曆史,拍這部電影就是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認為他成功了。
再說不好的地方。
對我而言(也可能是我的偏見),相比于17年電影中的抗美援朝來看,本片缺少的是戰争年代特有的革命情懷,這種革命情懷的缺失不僅體現在台詞、表演等的時代味道的匮乏,同時誇張的鏡頭運動、震耳欲聾的音效、沖擊力極強的視覺效果與節奏緊湊的多視角叙事将曆史的豐富内涵掩埋/遮蔽在了瘋狂的表象之下,感官刺激的過剩導緻内裡意義的缺失以及觀衆理性思考的斷裂,所以根本問題在于:好萊塢戰争片的模式怎樣回答這些戰士們到底為何而戰的多重理由,怎麼樣去産生曆史的縱深感與豐富性。
當然所有曆史都是當代史,從曆史事件中提取符合當下主旋律的元素進行表現也無可厚非,而且官方媒體、國家資源(如dang史館)的介入已然使得本片超出了電影的範疇。
近些年中影集團招募大量知名導演,多個大小電影公司聯合,共同拍制了很多部高質量的曆史戰争題材片,志願軍系列電影也不例外,也正因此,抗美援朝成為了一個被過度利用的曆史事件。雖然抗美援朝有非常的的戰役可拍,但是其都繞不過戰争的緣起,否則反對戰争與倡導和平的合法性也就無從談起,這就導緻了電影故事的重複。同時,大量的新作最終也都不可能跳出主旋律價值觀的限制去創造更新穎的表達,所以大量同題材電影的重複出現最終導緻的效果隻能是觀衆對此類題感到厭倦。我個人認為抗美援朝電影到這三部曲就可以打住了,繼續拍下去的結果隻能說适得其反。
本質上這樣的現象來自于資方借其資源優勢,以國家權力(意識形态宣傳需求)為背書,大手筆投資以賺得大量收益,一次公權力與資權力的媾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