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流浪地球》開啟了中國科幻的新紀元。

四年後,《流浪地球2》上映,無論是視效、動作場面,還是叙事、人物塑造都有全面升級。

這樣的表現,讓中國觀衆對科幻巨著《三體》的影視化改編越發期待起來。

而眼下,似乎已經有了好的開端。

《三體》

電視劇版《三體》已經迎來了大結局,在收視與口碑上都比預期要成功得多。

原著黨終于能看到“古筝計劃”的完美呈現,可喜可賀。

能有這樣的成績,源自主創們無比謹慎的改編策略:嚴格還原。

但“三體”這個IP的改編之路,依然任重道遠。

還原

在叙事層面,《三體》劇集遵循的是懸疑片的路子。

開篇以楊冬的自殺為故事籠罩上肅殺的氛圍,然後通過史強(于和偉 飾)與汪淼(張魯一 飾)這對搭檔的視角,一步步探索真相并走進三體世界。

繼而,小說中的情節與奇觀紛至沓來。

劇版《三體》的還原度有多高?

以史強找汪淼問話為例。

人物的台詞,與小說一緻。

從抽煙這樣的生活細節入手,來表現汪淼對初次見到的史強的反感。

再包括身邊年輕警官的種種反應,都與小說如出一轍。

在劇情上,《三體》嚴格依靠小說的情節展開。

世界各地的頂尖科學家相繼自殺,新聞不斷曝露,搞得人心惶惶。

而汪淼在沖印膠片時,逐漸發現了“幽靈倒計時”。

劇集對這個過程大肆渲染,營造出了比較出色的懸疑感和驚悚感。

接着,汪淼被史強說服,願意以卧底的身份加入科學邊界組織,他在跟申玉菲(李小冉 飾)與葉文潔(陳瑾 飾)的“交手”中,先是見識了宇宙閃爍的奇觀,再是接觸三體遊戲。

從故事上來看,劇版《三體》對觀衆有着很強的吸引力,這得益于小說本身的質量。

這部劇難得之處在于,它還原出了小說的底色:絕望。

科學家們為何自殺?

因為種種迹象表明,物理學不存在了,這直接擊垮了科學家們的職業信仰和精神防線。

汪淼也逐漸感受到了沖擊,諸如“射手假說”“農場主假說”,再到非人力所能為的宇宙閃爍。

以及最關鍵的,《三體》細緻呈現了小說中葉文潔的十年苦難經曆。

那種對人類巨大的絕望感,伴随了她的一生,也讓她将僅有的希望寄放在更高級的文明之上。

此外,這部劇的選角也非常精準。

張魯一呈現出了汪淼的認真、執着,以及從絕望到重拾希望的情緒轉變。

從外形上看,于和偉跟小說的描述有差異,不過,他還原了大史的糙勁、熱情、幽默感與心細如發的觀察力。

李小冉,呈現出了申玉菲身上讓人望而生畏的冷感。

更絕的是陳瑾,她演繹出了葉文潔的知性,和飽經滄桑後的柔和。

這個角色,可能真的無人能出其右。

《三體》對故事與人物有着較為出色的還原,但對于科幻影視劇而言,紮實的視覺才能夠撐得起世界觀。

這一點,也是本劇值得給好評的原因。

封神?

從視覺層面看,《三體》也比較讨巧。

在小說裡,丁儀用打台球的方式,向汪淼傳達“物理規律在時間和空間上分布不均勻”的可能性。

主創們隻要用CG模拟出台球無規則的運動,便能對觀衆造成理念上的沖擊。

也就是說,其力量在于新奇的科幻設定,而特效屬于錦上添花。

同理,宇宙閃爍的奇觀也是如此。

劇集花了不少篇幅來呈現專業科研人員沙瑞山的質疑,經過重重鋪墊,那來自宇宙的厘米波的衍射與彌漫的紅色,将汪淼映襯得是那麼渺小。

當紅光彙聚而成的幽靈倒計時再次出現時,他徹底被擊垮在地。

這場戲的視覺效果震撼人心。

在小說《三體1》中,最為驚豔的設計是三體遊戲,劉慈欣用汪洋恣肆的想象力打造了一個涵蓋古今時空與人物的異世界。

這塊内容必須紮實展現。

三體遊戲規則不清,存在着有規律可循的恒紀元與混亂無序的亂紀元,亂紀元降臨時,若長時間經受暴曬,人類為了生存可以選擇成為“脫水者”。

書中對脫水過程的描述非常細緻——

這人身體内的水分正在被徹底排出,這些水在沙地上形成了幾條小小的溪流,追随者的整個軀體如一根熔化的蠟燭在變軟變薄……十分鐘後水排完了,那軀體化為一張人形的軟皮一動不動地鋪在泥地上,面部的五官都模糊不清了。

劇版《三體》對此有較為驚豔的還原。

類似的,還有脫水者通過浸泡的方式重獲新生的場景。

主創非常聰明的一點是,既然是三體遊戲,那便以類似遊戲的畫面予以呈現。

遊戲世界裡,來自古今中外的名人一一出現,比如周文王、纣王、墨子、孔子、秦始皇、達芬奇……

在三體遊戲中,懸念仍在。

這些曆史名人必須想方設法,通過自己的手段來編制可以預測亂紀元和恒紀元的萬年曆。

比如周文王用占蔔,墨子做出了宇宙模型,諾依曼則想打造出計算機。

于是,便有了“人列計算機”這樣恢弘磅礴的奇觀,這也是無數三體粉期待已久的名場面。

當《三體》更新到這裡時,時光君看到了#三體 封神#的熱搜條目。

然而,做到這種程度,便足夠封神了嗎?

執念

對國人來說,《三體》太重要了,它曾獲得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

雨果獎地位極高,被譽為“科幻文學界的諾貝爾獎”。

于是,在坊間也流傳着一種說法:劉慈欣憑借《三體》,将中國科幻文學提升到了世界高度。

也因此,影視化《三體》,成了包括從業者、三體粉在内的無數中國人心裡的執念。

尤其是,網飛也有了改編《三體》的野心。

截止目前,比較成功的改編作品有:三體粉絲李圳宜從2014年開始制作的《我的三體》系列,以及王壬執導的短片《水滴》。

《我的三體》是用Minecraft做出的一套動畫,雖然制作粗糙,但勝在風格鮮明,以及對原作精髓有精準的還原;《水滴》則是用一個新奇的概念,以小見大地呈現對于三體宇宙的想象。

這些“飯制”作品能口碑爆炸,當然也存在鼓勵成分。

從去年開始,官方出手。

首先上線的是動畫版《三體》,但可惜,惡評如潮。

抛開建模偷懶與作畫粗糙不談,它落敗的核心原因在于,主創自作聰明地從古筝計劃開啟。

沒有了葉文潔的苦難與絕望作為鋪墊,《三體》的故事便沒了根基。

并且,這部動畫還大動幹戈地制作很多無意義的動作場面,舍本逐末。

而真人版《三體》雖然改編策略保守,但好在對原作有了忠實的還原。

不過,它也存在不少缺憾。

過于追求還原度,就會顯得照本宣科。

觀衆難免會問:“如果一字一句改編,那編劇存在的意義何在?”

此外,真人版《三體》也存在“情節水分大、節奏拖沓”等問題。

比如幽靈倒計時等情節,篇幅過長。

再比如,這部劇新加入了一個名叫慕星的角色,從戲劇層面看,她的戲份與主線故事的關聯并不密切,完全可以删掉。

在中國科幻領域,小說《三體》具有裡程碑的意義,是繞不過去的高山。

但從種種迹象來看,改編這部科幻巨著,任重而道遠。

-END-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