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曾經的雌競選手、缺愛女、戀愛腦,我真的可以說是被女性覺醒這股風吹醒的人,在“建立健康的女性友誼”“與原生家庭和解”等重要的課題上,我遇到了以下幾位重要的女性,她們在人生的不同階段以不同的方式與風格幫助我成長,那些因異性産生的嫉妒、委屈與憤怒,因家庭産生的不安、空虛與逃離,逐漸被女人們以各式各樣的方法撕碎,重構起成年以後,作為一個人的我的“核”。
第一位:高中畢業後兼職花店的老闆——所謂“潑辣女人”帶給陰濕女的能量暴擊以及對自我成長的初步啟發
我們店是小縣城裡最高端、定價最高的花店。我老闆就是這樣的狠人,不管是做生意還是做女人。她看着不比我大幾歲,手腕和虎口常年貼着日本産的膏藥,天知道為了“獨立”她打了多少束花,雖然常常念叨“手廢了”,但動作從來沒有停下的意思。她曾經有過一段婚姻,對方帶她去有海的外國玩,她給我看的照片總是沒有露臉,就像是沒有主演的電影。
最後的離開是因為一句“我這麼辛苦還不是為了你。”這絕對不是導緻一段婚姻結束的最難聽的話,但一定有足夠讓一個女人走出那一方天地去看世界的力量。
對于花藝,她有自己的驕傲,去武漢跟韓國花藝師的課,各種方式學習當下的花藝潮流,花材也是走冷鍊從雲南訂的高品質,這些在小縣城的花藝圈,确實是比較“小衆”的行為。對于每次都買最便宜套餐還強調“把花包大點”的男人,她總是表面打哈哈,背後痛斥“又摳又土”。但碰到母親節為媽媽買花的“囊中羞澀”的小學生,她竟然也會為他破價出售(當然還是會收錢的,她不是那種為了獻愛心讓自己虧本的人)。
我隻是做了兩個月的學徒已經感覺是積勞成疾,不知道她全款買下的房子,是在多少次花開花敗、中醫理療之後達成的“獨立”小目标(因為她還要把店做大做強!)。
她是我第一次踏入社會的“想成為”,是我内心世界永不凋零的卡羅拉。我明白了,那片需要他“帶”去的海并不是旅行的終點,自己雙手打造的花園才是最美的目的地。
第二位:大學期間的朋友們——對雌競式友誼的徹底反思
友人藍:小藍是一位毫無雜質的正能量朋友,她的存在诠釋了安全型依戀,我無法想象和她有争吵,甚至無法想象她和别人發生争吵,她永遠是體面且善良的氣場,在這裡我不想過多描述她如何将我的大學生活(主要是學習領域)拉入正軌,但我确實會有些後知後覺的确幸,好在和她在一個宿舍。
她是一個内外一緻的人,内外一緻的高道德高素養,我是一個對朋友的朋友也會産生嫉妒的人,但她就是好到大家都得愛她,當然她也真誠地愛着每一個朋友。
在與她的相處中,盡管我依舊害怕分離,但我不再擔心重逢。
友人紅:小紅是有些激進女權氣質的高能量朋友,她的能量高到通過微博加上了我朋友的朋友(有共同的愛好)并一直保持聯系,這是我永遠也達不到的勇敢。但現在我明白了,所謂勇敢與不勇敢、外向與内向,隻分程度不分好壞,我就是我,僅此而已。
我突然想到一個很糙的比喻,如果說和小藍的關系是doi,那和小紅就是do恨哈哈哈哈哈。她曾對我說“你有被迫害妄想症吧”,甚至還發生過激烈的争吵(現在已經不敢再提起,或者提起也當笑話),對呀我曾經就是愛搞雌競愛在心裡樹立假想敵的女孩,這個“被迫害妄想症”一說出來,對我建立女性友誼這塊的作用是醍醐灌頂的。雖然小紅可能都忘了哈哈哈,但我有在悄悄改變,以前總是會在内心出現的os、别扭、膽怯,逐漸消失了。
這些的前提是,我知道對面的人是我的朋友,我的朋友很愛我。
友人綠:原來不隻是執念般的初戀男友會和我聊到深夜,回應我對于深度交流的渴望,直面我内心的陰暗和悲傷。并且!!不會在此之後成為攻擊我的利劍。
和小綠的某次聊天讓我驚訝地發現“她竟然真的在聽我說什麼并且積極回應,沒有因為我言之無物而感到聊不下去,沒有因為我不有趣而冷場,原來真的有人,特别是女人會傾聽我的表達,會理解我的痛苦。”
小綠的出現讓我進一步走進健康的女性交友模式,那是一種建立在完全的尊重之上的良性關系,我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勇氣和力量。
曾經我囿于教室裡明争暗鬥的雌競暗流,噤聲于忐忑發言之後的冷場,至此,我已經成長為可以和世界産生良性聯系的正常人,不再因為“他”的喜惡産生對同性的惡意,不再因為“她”的無視産生對自己的貶低。
第三位:真正的婦女組織工作者、現在的領導——對女性成長的社會化理解與對家庭關系的徹底和解
領導是女性組織的“頭兒”,當然我現在的工作也是和一群女人打交道,那種女性力量的環抱營造出平權的烏托邦,但現實面對的案子卻是最露骨的女性生存困境,領導就是在這樣割裂的環境下對我講出“前半生努力,後半生享福”的口号。
她是和我老闆風格相似的女性,短頭發、黑西裝,強勢且護短,但我相信,就算是我老闆也會被我領導勸婚勸得招架不住,她是舊劇本裡打不死的小強、是走一步看十步的成功人士、是傳統女性裡最會拍抖音的人、是人生困境中堅定的幸福主義者。
在接到離譜的案子後,她會因為擔心年輕人婚姻觀受打擊而“話聊”半小時;對現在的婚戀難題她看到的是“女生都聽話,長大都讀出去了”與之對應的後半句我就不說了;但她也會對年輕妹妹灌輸看似傳統的婚戀的理念——奇怪的是,她說這些,就是非常中聽,不管是讓你談戀愛結婚還是要做賢妻良母,她講出來就是很站得住腳。
她幾乎嚴格地要求我們要奮鬥,要拼搏,可以說有些露骨地讓我們看清現實,但她并不刻意提出女性獨立的話題,隻是一味地讓我們追求幸福、創造幸福、珍惜幸福。當然這裡的幸福包括家庭幸福。
第零位:永遠的家人朋友——如果我再次因為自己的不作為而放棄和她的關系我就該死以及對自己的所有坦然接受
這位朋友已經認識太久,今年我們的關系變得像結婚15年的老妻妻,她就是在我最抽象、最雌競、最回避、最不是人的時候還沒把我一腳zhua開的人,有時候我真覺得該給她磕一個(又裝上癡情女了),在她面前我永遠戲很多,可能是心裡有愧吧。
今年我說“我想你了”已經得不到那種矯情的回答了,隻有抽象表情包,回想起往年,我們也是會親熱的那種妻妻(不是),我其實知道是自己的不作為造成的,不僅是對關系的不作為,也是自身成長的不作為,現在想起來以前的我就是肉包子打狗的狗,農夫與蛇的蛇。多說無益,我不會再承諾,要想達成什麼,自己下定決心去做。
關于我現在的人際關系,她說我可能隻是因為暫時的生活環境才這樣的,一旦回到城市生活就會變回性緣腦本質哈哈哈哈,我完全接受這種想法,她對我的尿性太過了解,我自己也沒有自信完全可以和異性當沒有性别屬性的朋友,不過我現在也不算和異性當朋友隻能算同甘共苦的戰友,真正的朋友全是女性,我喜歡這種良性的女性友誼,如果未來因為生活環境和境遇的變化,回到性緣腦狀态,我也坦然接受,但我可以保證,今後的性緣腦一定是在不傷害同性友誼的前提下展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