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半集,隔了一天至晚,沐浴更衣更深人靜,方才舍得細細看完。從此真是曾經滄海難為水,此花開盡更無花,六宮粉黛無顔色了……

第一次如此動情而無實質内容地寫劇評,大抵因為亮眼精彩的點實在太多,往日值得大書特書的優秀劇情、人設、視聽語言和表演,在這裡是步步生蓮,實在記不過來了。看這部劇,真的從根本提升了我為人的視野和見解,竟是對人類社會中許多原本模糊不解的現象,頓時“豁然開朗”了。但我想若非先有一番在劇組曆練的“開悟”,也難以從此中看出種種人心的曲徑幽微之處。前兩集是去劇組之前看的,那時覺得看不懂,不好看;三集之後是去完劇組看的,一下全都懂了。

誇哪一處都嫌沒能周全誇到其他處,實在是說不盡的。

總之,通常的劇為了寫出精彩的劇情,時常舍棄次要的劇情,讓人物都為實現某個橋段而服務。《大明》卻是每個人物都在各自的人生軌迹上真實地運動,這首先需要的即是——編劇真的知道這些不同階層三教九流性格各異的人是怎麼想的、又可能怎麼做。隻此一步,已驚為天人,令後來人全部望塵莫及了。

導演的藝術手法也很給力,我認為這是很符合電視劇藝術特性的技巧:到位,精彩,但不搶戲。故事、人物,永遠是第一位的。裡面用黑白鏡頭表現回憶、想象或象征的手法,很有意思。因為其中的指涉不是完全吻合的,倒有點兒左岸派“聲畫對位”那意思了,是更高一層的藝術表達。還有屢次出現的不符合時代的鋼琴和吉他配樂,我很喜歡。用《小狗圓舞曲》寫貪官的強弩之末,多自由。這是大明的故事,但不獨是中國,當然也不止是古代。還有嚴嵩和嘉靖,幾次話語用虎嘯替代,太神了,絕妙。跳切和字幕出現的時機也很有味道。

表演上,好得驚心動魄。是第一次完全理解了真正的好表演是怎樣的表演。原來僅僅借助眼神和肌肉的抽搐,無盡的意思已盡在不言中。根本不需要絮叨的台詞釋義、更不需要突兀的旁白解讀。連配角甚至過場龍套都演技卓絕,真是此生唯一僅見的一部了。在浙江水患缺糧的背景下,一場戲講大人物們在前景談論改稻為桑的事,而遠處後景根本看不清的地方,一個站崗小兵扶着長槍軟倒下去(我也想過是否不是演的,而是龍套演員真的中暑暈倒了,但導演在監視器前不可能看不到,現場也不可能不騷亂,所以最後保留下這個鏡頭也就是一種表達了)。若不是彈幕提及,估計憑我的眼力無論如何注意不到,但諸如此類的細節全部通通都在戲裡。很多時候後景角落裡什麼人在冷笑,什麼人神色不對,這些都是看見了就看見了,沒看見也不影響主線劇情。于是一場戲看出百種情,實是美妙。唯獨芸娘,讓我覺得演技不太好,因此總讓這個角色多了一份矯揉造作之感,和其他人不太匹配得上。得知了什麼叫“好”之後,才能知什麼叫“壞”。

最關鍵的是,導演居然能把這班演員調教成這樣,讓人頂禮膜拜猶覺不足!!這得是多麼融會貫通掰開揉碎地講解前後關系,方能得此呈現啊。望塵莫及,望塵莫及。腦子如此清楚,心腸又如此剔透。

也是這部劇,讓我第一次深刻意識到:情商是與智商完全并駕齊驅的一種能力。高瀚文智商絕對不低,但因情商平平,在劇中簡直成了個遭各方搓揉的“醜角”。這部劇是人與人之間情商的較量,智商倒隻是進入官場的敲門磚而已。有時我甚至在心裡感歎,人類能進化出如此深刻複雜的心智,又如何不是一種偉大?

最後,我好喜歡小閣老(主要是誇演員啦),他好可愛!!????随時随地瘋狗罵人太好玩了,磕一口張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