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場關于碰撞的實驗藝術,很喜歡這一部,可能是由于伊莎貝爾·于佩爾(飾 旅韓老師伊莉絲)那種法式由内而外的随性。
由于陌生語言的隔閡,談話就像循規蹈矩的鋼琴曲,體面漂亮但僅有軀殼。洪尚秀的慢鏡頭和演員的真實充分诠釋了這種因隔閡而産生的漫長的局促感,音樂和凝視填補語言的間隙,穿越倫理、文化和教育的錯位,迫使交流回到沒有修飾的本體感受,語言僅僅是工具,需要挖掘的是表達的意義及其承載的美和感受。
伊莉絲樂于行走,浸入自然,雙腳踏進水中的感覺,比觸及客體的心靈還真實。
開頭的年輕女孩和中間的中年女性,都在掩蓋自身不完美的煩惱,和對缺失的父親的矛盾情感。最後出場的是伊莉絲最珍貴的青年朋友,一個溫潤有禮的男孩,實際卻飽受東亞母子關系折磨,被迫壓抑着負面情緒。伊莉絲旅行漫步其間,嘗試得到心的回應,而隻能止于與自然的融合。洪尚秀借助伊莉絲亦師亦友的身份,探讨阻礙真正交流的,究竟是語言的隔閡還是心的隔閡,再用母語記錄下她望見的、以及用自身情感體驗彌補出對方的心的形态,續寫成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