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很喜歡中校這種處處是不完美但又剛強的形象。但與此同時,我又覺得對于他的“缺點”的塑造太模式化太尋常了,這導緻他盡管有多面,但整體形象仍然過于模式化——一個暴躁、色欲重、剛強、果敢的軍官,太常見了。
2、但話說回來,我覺得中校這個人物在創作的層面上看最有光華的點在于他能随時滑入舞池跳探戈的浪漫和任何事都不管不顧的縱情,片子給他加了“仿佛什麼都看得見的盲人”和“聞香”兩個點,放大了這種光華。這種光華讓這個形象不平庸了。我看到一點真正有審美高度而非隻是人格高度的東西。一點屬于美學而不是宏大命題的東西。
3、補充:他的脆弱也是光華之一。
4、學生的形象也太模式化了,他的故事、人物幾個詞幾句話就可以概括,作為第二主人公不該塑造得如此工具化;
5、“當下的快樂其實是他自殺前的快樂”是情節上最重要的轉折點,這個關鍵點在“抖”出來之前可以鋪墊更好一些。
6、我感覺比較好的是,中校和學生是互相影響的,而不是單向影響,片子也不是隻着力塑造一個形象(雖然隻有一個形象有光華);
7、最後的結尾有一些勵志片的感覺,我想不到怎麼改會更好。好像改别的很難把男學生這條線故事圓回來。但我的直覺是:最後一段為人稱道的演講作結尾,把整個片子的表達矮化了;片子更應該着力的是中校的浪漫、縱情和脆弱,而不是男學生的“原則”。結尾太重要了,用後者作結尾顯然放過了升華的機會,總體來說是很平庸很商業的一個結尾。
有光彩,但整體平庸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